机动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223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液压换向阀,它对现有技术中的机动换向阀做了改进,在换向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设有一空隙3,在拨杆1上还有一个不稳定机构4。拨杆1在开始摆动时要首先走过空隙3后才能拨动阀芯2,当阀芯2达到中间“死点”位置时,拨杆1由于空隙3的原因已越过了中间位置,于是设在拨杆1上的不稳定机构4带动拨杆1继续摆动,推动阀芯2直至换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克服“死点”,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换向阀,特别是一种能够克服“死点”的机动液压换向阀。液压换向阀主要用于控制各种磨床的工作台做直线往复运动。目前用于控制工作台自动往复运动的换向阀有机动换向阀、电碰换向阀和机动——液动换向阀三种。现有技术中的机动换向阀结构非常简单,它是在换向阀阀芯上绞接一个有支点的拨杆,利用工作机构的行程撞块碰撞拨杆的另一头,由此拨动换向阀阀芯实现换向。这种形式虽能实现自动换向,但当工作台运动速度较低时,换向阀阀芯移动的速度也较低,因此,当撞块将拨杆拨动换向阀阀芯到中位时,不管油缸两腔是互通压力油或互通回油或两腔均闭死,两腔此时没有液压力推动,台面失去动力而停止,出现“死点”现象;采用电磁换向阀,由行程撞块推动行程开关发出换向信号使电磁铁动作推动阀芯换向,可避免“死点”,但存在换向冲击,容易产生故障,寿命短;机动一液动换向阀虽然能够克服上面二种换向阀的缺点,但增加了一个先导阀和辅助油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以得到一种既能克服“死点”,又具有合理简单结构的机动换向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新型提出的机动换向阀包括油缸、阀芯和换向拨杆,由工作机构的行程撞块碰撞换向拨杆,由换向拨杆拨动阀芯实现换向,在换向拨杆与阀芯的拨动配合处设有一空隙,拨杆在走过空隙后才能接触到阀芯,拨动其换向,拨杆上设有一个不稳定机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油缸、阀芯2和换向拨杆1,由工作机构的行程撞块5碰撞换向拨杆1,由换向拨杆1拨动阀芯2实现换向。为克服“死点”,本技术在换向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设有一空隙3,拨杆1在走过空隙3后才能接触到阀芯2拨动其换向,拨杆1上设有一个不稳定机构4,当工作机构运动速度较低时,工作机构的行程撞块5刚开始碰撞拨杆1并推动其摆动时,由于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设有空隙3,所以拨杆1摆动而阀芯2并没有移动,待拨杆1的摆动消除了这段空隙3后,拨杆1才拨动阀芯2移动。当阀芯2移动到中间位置,也就是要出现“死点”时,由于拨杆1已经先摆过了这段空隙3的距离,即已越过了中间位置,设在拨杆1上的不稳定机构4也已过了中间位置,此时拨杆1在不稳定机构4的带动下摆动推动阀芯2直至换向,完成一次换向过程。此时阀芯2的位置是稳定的,它不会因与拨杆1之间有空隙3而游动。换向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可设在阀芯2的一端,如图2所示;也可设在阀芯2的中部,如图1所示。在阀芯2上开有一个比拨杆1头部宽的凹槽6,以形成空隙3,如图1所示;也可在阀芯2上设有一个凸块9,在拨杆1的头部开有一个比阀芯2上的凸块9宽的凹槽10,以形成空隙3,如图2所示。空隙3的大小应是合适的,以保证不稳定机构有效地工作。设在拨杆1上的不稳定机构4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实施例1,在拨杆1的顶端设有一个与拨杆1垂直的滚道腔7,其内放置一个钢球8,构成不稳定机构4,如图1所示;实施例2,在拨杆1内沿其轴向设有一弹簧11,其活动端顶住一个钢球12在一个三角台1 3上来回滚动,构成一个不稳定机构4,其中间位置在三角台13的顶端,如图2所示。本技术不仅可以克服“死点”,而且结构亦很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于电磁换向阀和机动—液动换向阀。另外,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亦能克服换向冲击,如给拨杆支点两端合适的长短配比,适当调查不稳定机构4的钢球重量、弹簧预紧力等,在空隙3处施加软性材料等方法,且空隙3本身应能起到缓冲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换向阀,包括油缸、阀芯和换向拨杆,由工作机构的行程撞块碰撞换向拨杆,由换向拨杆拨动阀芯实现换向,其特征在于在换向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设有一空隙(3),拨杆(1)在走过空隙(3)后才能接触到阀芯(2),拨动其换向,拨杆(1)上设有一个不稳定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在阀芯(2)上开有一个比拨杆1头部宽的凹槽(6),以形成空隙(3)。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在阀芯(2)上设有一个凸块(9),在拨杆(1)的头部开有一个比阀芯(2)上的凸块(9)宽的凹槽(10),以形成空隙(3)。专利摘要一种机动液压换向阀,它对现有技术中的机动换向阀做了改进,在换向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设有一空隙3,在拨杆1上还有一个不稳定机构4。拨杆1在开始摆动时要首先走过空隙3后才能拨动阀芯2,当阀芯2达到中间“死点”位置时,拨杆1由于空隙3的原因已越过了中间位置,于是设在拨杆1上的不稳定机构4带动拨杆1继续摆动,推动阀芯2直至换向。本技术不仅能克服“死点”,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文档编号F15B13/02GK2217136SQ9520146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胡福根, 李光胜, 潘纪根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换向阀,包括油缸、阀芯和换向拨杆,由工作机构的行程撞块碰撞换向拨杆,由换向拨杆拨动阀芯实现换向,其特征在于:在换向拨杆(1)与阀芯(2)的拨动配合处设有一空隙(3),拨杆(1)在走过空隙(3)后才能接触到阀芯(2),拨动其换向,拨杆(1)上设有一个不稳定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根李光胜潘纪根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