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业高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供氧装置及智能化供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211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供氧装置及智能化供氧系统,该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包括弥散供氧装置和设置于人活动频繁区域的输氧口,该弥散供氧装置包括进氧口、能够弥散性出氧的出氧口以及连通该进氧口和出氧口的氧气通道。所述输氧口与所述进氧口连通以使需氧时将输氧口的氧气流入弥散供氧装置中实现弥散供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针对高原缺氧人群长期用鼻吸式软管吸氧造成鼻腔黏膜损害、出血等伤害的情况,通过便携式弥散供氧装置,在人活动频繁区域,增加出氧口前端空气中的氧浓度,能够在适宜的范围内形成局部的富氧环境,既满足人的吸氧需求,缓解高原缺氧症状,又不至于使鼻腔黏膜受到伤害,还可降低吸氧费用。

A Movable Dispersive Oxygen Supply System, Oxygen Supply Device and Intelligent Oxygen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供氧装置及智能化供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弥散供氧系统、供氧装置及智能化供氧系统。
技术介绍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低而造成高原人群缺氧。为缓解缺氧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医用鼻吸式软管吸氧。然而,由于医用鼻吸式软管吸氧影响人的行动自由,使用不方便,而且使用时也对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具有较大影响;更重要的事,长期使用会产生鼻腔黏膜受损等后遗症,且增加吸氧过程中的不舒适感。因此,改变鼻吸式软管吸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类似弥散性供氧大多都是针对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而言,可以将整个房间作为弥散式供氧对象,而这些地方由于人们待的时间较短以及不同人对氧气的需求不同等,往往会造成氧气浪费,增加用氧成本。若在办公室或卧室也采取这种方式,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而本申请拟在办公室、卧室等人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的地方,将氧气以一定流量持续供给,在人的面部附近创造富氧环境,确保人吸入空气中的氧浓度高于空气,从而在不浪费氧气和造成鼻腔黏膜损害的前提下,破解高原人的缺氧难题,提升高原人的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移动弥散供氧系统、供氧装置及智能化供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的一个专利技术点为提供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包括弥散供氧装置,该弥散供氧装置包括进氧口、能够弥散性出氧的出氧口以及连通该进氧口和出氧口的氧气通道。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人活动频繁区域的输氧口,所述输氧口与所述进氧口连通以使需氧时将输氧口的氧气流入弥散供氧装置中实现弥散供氧。进一步地,所述人活动频繁区域包括靠近床、桌子、椅子或墙壁的地方。进一步地,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出氧口处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弥散板,该弥散板的外边缘与外壳的内壁连接以使氧气无法通过,所述弥散板上设有通孔以使氧气从通孔内弥散出去。进一步地,所述弥散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实现更好的弥散。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氧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为开放式的敞口以利于氧气弥散出去。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与氧气通道连通的一端设有供氧气通过的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弥散板之间设有空隙以利于氧气较为均匀的从弥散板上不同地方的通孔中传出。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通孔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延伸至弥散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氧气通道外围的、并能够随意弯折和定型的挠性麦臂以使其能够随意调节高度、弯度和角度等;所述挠性麦臂设置于氧气通道外。进一步地,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底座以使其放置更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挠性麦臂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氧气口,该氧气口与所述氧气通道上的进氧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口与所述输氧口为可拆装连接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氧气通道或气流通道上设有能够控制气流通过或通过的气流量的第一阀体;所述输氧口设有能够控制气流通过或通过的气流量的第二阀体。进一步地,所述挠性麦臂上或底座上设有环或槽以使该弥散供氧装置方便固定在需要吸氧的地方。本专利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点为提供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装置,该可移动弥散供氧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弥散供氧装置。本专利的又一个专利技术点为提供一种智能供氧系统,该智能供氧系统包括监控系统和供氧系统,该供氧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弥散供氧系统或弥散供氧装置。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氧气流量的传感器和用于调节氧气通闭或气流大小的电磁阀,所述流量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或电磁阀设置于氧气流经的通道中,所述流量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弥散供氧系统、供氧装置及智能化供氧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高原缺氧人群长期用鼻吸式软管吸氧造成鼻腔黏膜损害、出血等伤害的情况,通过便携式弥散供氧装置,在人活动频繁区域(办公桌或床边等),增加出氧口前端空气中的氧浓度,能够在适宜的范围内形成局部的富氧环境,既满足人的吸氧需求,缓解高原缺氧症状,又不至于使鼻腔黏膜受到伤害,还可降低吸氧费用。本技术技术是以人的主要活动范围的空气作为富氧对象,通过较小流量的氧气,快速提升较小范围内的氧气浓度,从而在不浪费氧气的前提下,保障高原人群能呼吸到较高氧浓度的富氧空气,从而破解高原缺氧难题。成本低,效果高,不会限制吸氧人的行动自由,更不会造成吸氧人的损伤。另外,本技术还可进行智能化的监测和条件流量流速等。综上,本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弥散供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弥散供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弥散供氧系统的的一个示意图。图中,1、喷头,2、弥散板,3、通孔,4、挠性麦臂,5、底座,6、氧气口,7、氧气通道,9、软管,10、外壳,11、气流通道,12、喷嘴,13、空腔,14、输氧口,15、软性管,16、桌子,17、提供氧装置,18、软性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装置,其包括弥散供氧装置,该弥散供氧装置包括进氧口、能够弥散性出氧的出氧口以及连通该进氧口和出氧口的氧气通道7;弥散性的供氧装置使得吸氧就像人们日常呼吸一般,不需要插入鼻管或氧气罩,解决了鼻插式供氧对身体具有一定伤害或损伤的不足。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出氧口处的喷头1,所述喷头1包括外壳10以及设置于外壳10内的弥散板2,该弥散板2的外边缘与外壳10的内壁连接以使氧气无法通过,所述弥散板2上设有通孔3以使氧气从通孔3内弥散出去。弥散板2的设置有助于氧气在较大面积范围内进行扩散,有利于氧气的弥散,从而有助于人们的顺畅吸氧。所述外壳10的一端与氧气通道7连通,另一端为开放式的敞口以利于氧气弥散出去。所述弥散板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以实现更好的弥散。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氧气通道7外围的、并能够随意弯折和定型的挠性麦臂4以使其能够随意调节高度、弯度和角度等。该挠性麦臂4的设置使得使用更便利,能够随意调节弯曲度,如目前一些台灯等上使用的可调节弯曲度和角度的臂。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孔3可均匀设置于弥散板2上;也可以弥散板2的中央不设置通孔3,而是以中央为中心点,呈环形均匀设置于弥散板2的四周,这种只在四周设置通孔3的结构,在弥散出去以后,由于每一柱气流均会向四周弥散,故整体而言,四周和中间都会有浓度适中的氧气流,其整体的弥散范围也适中,因此,在实践中,优选中央不设置通孔3,也基本不影响氧气的良好弥散,而且使得气流冲击在弥散板2中央后,冲击力更强,从而更容易弥散都四周使得边缘的各个通孔3均能较为均为、量比较适中的出氧,因此,总体的弥散效果好。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中央和四周均匀设置通孔3。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包括弥散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弥散供氧装置包括进氧口、能够弥散性出氧的出氧口以及连通该进氧口和出氧口的氧气通道;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人活动频繁区域的输氧口,所述输氧口与所述进氧口连通以使需氧时将输氧口的氧气流入弥散供氧装置中实现弥散供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包括弥散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弥散供氧装置包括进氧口、能够弥散性出氧的出氧口以及连通该进氧口和出氧口的氧气通道;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人活动频繁区域的输氧口,所述输氧口与所述进氧口连通以使需氧时将输氧口的氧气流入弥散供氧装置中实现弥散供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出氧口处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弥散板,该弥散板的外边缘与外壳的内壁连接以使氧气无法通过,所述弥散板上设有通孔以使氧气从通孔内弥散出去;所述弥散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其弥散效果更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氧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为开放式的敞口以利于氧气弥散出去;所述外壳上与氧气通道连通的一端设有供氧气通过的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与弥散板之间设有空隙以利于氧气较为均匀的从弥散板上不同地方的通孔中传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活动频繁区域包括靠近床、桌子、椅子或墙壁的地方;所述弥散供氧装置还包括底座以使其放置更方便稳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弥散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孔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延伸至弥散板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业高
申请(专利权)人:丁业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