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23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单元、携带单元和报警单元,气体供给单元包括氧气瓶、呼吸管以及面罩,氧气瓶上设置有供气接口以及多个气源接口,呼吸管的一端连通供气接口,呼吸管的另一端连通面罩;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灯以及气喇叭,气喇叭连通气源接口,气喇叭上设置有阀门开关;携带单元包括背带以及固定机构;背带安装在固定机构上,氧气瓶的底部卡接在金属底盘上,氧气瓶的上部卡接在金属环中;报警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且位于气体供给单元的顶部。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能够适应复杂嘈杂的环境,能够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且便于被外界接收到,便于消防人员的营救工作,营救更加安全有效。

An Emergency Rescue Device for Fire Figh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消防人员进行救援时,由于救援环境较为复杂,在救援过程中易出现很多不确定的情况,例如救援过程中发现围困群众后,由于救援环境嘈杂,不便于与外界进行联系,或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耽误最佳救援时机;或者由于现场环境复杂,不便于撤离,此时,容易因为救援不及时导致巨大的损失,对被困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常常处于较为嘈杂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与外界的联系较为困难,容易因为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而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消防人员在救灾环境中的联系不便,不便于接收救援过程中的多种指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消防人员使用的救援设备结构单一导致救援不及时造成财产和人员的重大损失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单元、携带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其中:所述气体供给单元包括氧气瓶、呼吸管以及面罩,所述氧气瓶上设置有供气接口以及气源接口,所述呼吸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供气接口,所述呼吸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面罩;所述氧气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沿所述氧气瓶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灯以及气喇叭,所述气喇叭连通所述气源接口,所述气喇叭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与关闭的阀门开关;所述携带单元包括背带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金属底盘、金属环以及多根连接带,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通过所述多根连接带连接,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同轴设置,多根所述连接带围绕所述金属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金属环以及多根所述连接带围成用于放置所述氧气瓶的空间;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金属底盘上,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上,所述卡接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且能够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二卡接凸起卡接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背带的一端连接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金属环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底盘连接;所述报警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且位于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气体供给单元还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套设在所述呼吸管外,所述阀门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管。优选的,多个所述气喇叭均安装于所述安装管。优选的,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多个连接头,每个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于一个所述气喇叭,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管。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凸耳,多个凸耳绕所述安装管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凸耳的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每个所述连接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内螺纹,相配合的所述凸耳与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接。优选的,每个所述阀门开关包括压力阀以及旋控按钮,所述压力阀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压力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气喇叭,所述旋控按钮位于所述压力阀与所述气喇叭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气喇叭的开启与关闭。优选的,每个所述气喇叭的外部设置有金属壳,所述金属壳包裹于所述气喇叭,且所述金属壳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金属壳外部设置有荧光层。优选的,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呈挤压状态且位于所述氧气瓶和所述金属底盘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以及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能够适应复杂嘈杂的环境,能够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且便于被外界接收到,便于消防人员的营救工作,营救更加安全有效。具体如下:该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气体供给单元能够给消防人员或者受灾群众使用,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呼吸,保证生命的安全。在空气呼吸机上安装报警单元,报警单元与空气呼吸机结合为一体,空气呼吸机上有携带单元,便于通过背带将空气呼气器穿戴在人体上,便于携带。报警单元依靠流动的气流发出声音,且发出的声音传播范围广,穿透力强,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作为求救信号使用,便于向周围的救护人员发出指令,以及便于对消防人员发出集合、撤离等指令。报警单元包括气喇叭和报警灯,安装时,气喇叭的输入端与气体供给单元的输出端连通,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能够流动到气喇叭,从而给气喇叭提供气流,气喇叭能够发出声音,气喇叭上安装有阀门开关,阀门开关位于气喇叭和气体供给单元之间,能够控制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流向气喇叭或者将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阻断,便于操控。使用时,将气喇叭的阀门开关打开,使得气体供给单元内的气体进入到气喇叭,启动气喇叭发出声音,进而便于其他人员通过发声的位置快速找到被困人员,进行实时的营救,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气喇叭发出声音后可以对消防人员发出指令,消防人员听到喇叭声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既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安全,同时保证了消防人员的安全。同时,结合报警灯,便于识别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可靠。同时,在未使用该装置时,固定单元便于折叠,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收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实施例一的携带单元与气体供给单元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的携带单元和气体供给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实施例二的金属壳的截面图。附图标记汇总:气体供给单元100,报警单元200,气喇叭101,阀门开关102,氧气瓶103,第一卡接凸起001;第二卡接凸起002;呼吸管104,面罩105,气管106,安装管107,连接头108,压力阀109,旋控按钮110,报警灯111,金属壳201,通孔202,携带单元300,固定机构310,金属环311,定位槽005;金属底盘312,第一卡接槽003;第二卡接槽004;限位槽006;连接带313,背带320;弹性件3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供给单元、携带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其中:所述气体供给单元包括氧气瓶、呼吸管以及面罩,所述氧气瓶上设置有供气接口以及气源接口,所述呼吸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供气接口,所述呼吸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面罩;所述氧气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沿所述氧气瓶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灯以及气喇叭,所述气喇叭连通所述气源接口,所述气喇叭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与关闭的阀门开关;所述携带单元包括背带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金属底盘、金属环以及多根连接带,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通过所述多根连接带连接,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同轴设置,多根所述连接带围绕所述金属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金属环以及多根所述连接带围成用于放置所述氧气瓶的空间;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金属底盘上,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上,卡接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且能够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二卡接凸起卡接在定位槽内;所述背带的一端连接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金属环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底盘连接;所述报警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且位于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供给单元、携带单元以及报警单元,其中:所述气体供给单元包括氧气瓶、呼吸管以及面罩,所述氧气瓶上设置有供气接口以及气源接口,所述呼吸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供气接口,所述呼吸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面罩;所述氧气瓶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沿所述氧气瓶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报警灯以及气喇叭,所述气喇叭连通所述气源接口,所述气喇叭上对应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启与关闭的阀门开关;所述携带单元包括背带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金属底盘、金属环以及多根连接带,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通过所述多根连接带连接,所述金属底盘与所述金属环同轴设置,多根所述连接带围绕所述金属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金属环以及多根所述连接带围成用于放置所述氧气瓶的空间;所述金属底盘上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金属底盘上,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上,卡接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卡接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且能够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二卡接凸起卡接在定位槽内;所述背带的一端连接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金属环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底盘连接;所述报警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且位于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用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夏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康宏利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