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霞专利>正文

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12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包括袖套、气囊臂带、气压传感器、连通气管、第一软管、出气孔、滑槽、固定架、滑杆、把手、通孔、连接杆、气囊环、电加热丝、电加热套、第二软管、泄压阀、气囊球、控制箱、控制开关、定时模块、电动气泵、进气孔和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病人手握气囊球控制气囊臂带与气囊环内气压,使气囊臂带与气囊环内的气囊压力增加与减小,刺激手臂血管的一张一弛实现锻炼的效果,刺激血管壁生长和增厚,增加血管壁弹性以及伸缩性,通过电加热套与电加热丝对袖套内进行预热,避免手臂过冷,血管张弛效果不明显。

A Vascular Maturation Exerciser for Di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炼器,具体为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现代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有近百万终末期肾病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生存,常用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及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管的占有比为≥90,因此初步估算动静脉内瘘血管患者约为447350×90%=402615名,动静脉内瘘吻合术是将相邻的动脉和静脉按照病人的血管条件进行侧侧吻合、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将部分动脉血液引入静脉血管系统当中,使得静脉血管动脉化并长期使用,同时达到体外循环所需要的血流量。目前临床实践是终末期患者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的血管锻炼没有统一标准,只是告知和指导患者术后三天内轻握拳;三天后增加活动量轻握健身手圈;拆线后手握内瘘侧肢体上端,阻断扩张的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同时手握健身手圈进行锻炼。并且我们一直在寻找如何标准的达到锻炼血管,能够使血管长期使用的方法,且现有的锻炼器袖带不可调节,只能单独对手臂一段距离进行锻炼,且不能手动控制充其量和放气时间,一般的锻炼器不具有加热功能,病人由于手臂裸露温度较低,血管收缩不利于血管的张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包括袖套,所述袖套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气囊臂带,所述气囊臂带的内部固定连接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囊臂带的两端通过第一软管与连通气管分别连通气囊环与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固定连接在控制箱的一端侧壁,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连接电动气泵、定时模块和单片机,所述电动气泵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连通进气孔与出气孔,所述控制箱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控制开关,所述气囊环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的底端侧壁,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均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袖套的一端侧壁,所述袖套的另一端侧壁内固定连接电加热套,所述电加热套内固定连接电加热丝,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滑槽,所述滑槽固定连接在袖套的一端侧壁,所述气囊环的一端侧壁连通第二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气囊球,所述气囊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泄压阀。优选的,所述气囊环通过固定架和通孔与连接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加热丝、电动气泵、单片机、气压传感器和定时模块均电性连接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把手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滑槽。优选的,所述袖套与气囊环同轴,且气囊环的长度小于袖套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气囊环的两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分别连通气囊球与气囊臂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病人手握气囊球控制气囊臂带与气囊环内气压,使气囊臂带与气囊环内的气囊压力增加与减小,刺激手臂血管的一张一弛实现锻炼的效果,刺激血管壁生长和增厚,增加血管壁弹性以及伸缩性,通过电加热套与电加热丝对袖套内进行预热,避免手臂过冷,血管张弛效果不明显。2、通过把手、滑槽和滑杆控制气囊环与固定架在连接杆上滑动,从而控制气囊环对手臂不同部位进行刺激,使手臂得到充分锻炼,通过定时模块、气压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电动气泵的充气气压和充放气的时间,防止气压过大压迫血管,实现气囊环与气囊臂带内的气压可调节,通过泄压阀,可手动对气囊内的气压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杆、滑槽、固定架以及气囊环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图。图中:1、袖套,2、气囊臂带,3、气压传感器,4、连通气管,5、第一软管,6、出气孔,7、滑槽,8、固定架,9、滑杆,10、把手,11、通孔,12、连接杆,13、气囊环,14、电加热丝,15、电加热套,16、第二软管,17、泄压阀,18、气囊球,19、控制箱,20、控制开关,21、定时模块,22、电动气泵,23、进气孔,24、单片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包括袖套1,所述袖套1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气囊臂带2,所述气囊臂带2的内部固定连接气压传感器3,所述气囊臂带2的两端通过第一软管5与连通气管4分别连通气囊环13与出气孔6,所述出气孔6固定连接在控制箱19的一端侧壁,所述控制箱19的内部固定连接电动气泵22、定时模块21和单片机24,便于控制电动气泵的充气气压和充放气的时间,所述电动气泵22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连通进气孔23与出气孔6,所述控制箱19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控制开关20,所述气囊环13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8的底端侧壁,所述固定架8的两端均开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滑动连接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袖套1的一端侧壁,便于手动控制气囊环13的锻炼部位,所述袖套1的另一端侧壁内固定连接电加热套15,所述电加热套15内固定连接电加热丝14,便于对袖套内提供加热,防止手臂温度过低,影响血管张弛,所述固定架8的顶端固定连接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滑杆9,所述滑杆9滑动连接滑槽7,所述滑槽7固定连接在袖套1的一端侧壁,所述气囊环13的一端侧壁连通第二软管16的一端,所述第二软管16的另一端连通气囊球18,所述气囊球18的一端固定连接泄压阀17,便于手动控制气囊内气压的高低。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气囊环13通过固定架8和通孔11与连接杆12滑动连接,便于气囊环13在袖套内移动,对手臂各个部位进行锻炼。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电加热丝14、电动气泵22、单片机24、气压传感器3和定时模块21均电性连接控制开关20,结构更加合理,便于操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把手10通过滑杆9滑动连接滑槽7,便于手动控制锻炼的部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袖套1与气囊环13同轴,且气囊环13的长度小于袖套1的长度,结构更加合理,限制气囊环13的移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气囊环13的两端通过第一软管5与第二软管16分别连通气囊球18与气囊臂带2,便于气囊环13与气囊臂带2对手臂进行增压和降压操作,刺激血管壁的生长与增厚。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和电源,然后将病人的手臂伸入袖套1内,并将气囊臂带2与气囊环13套接在手臂上,通过控制开关20打开电动气泵22,电动气泵22工作,将空气通过进气孔23吸入,电动气泵22与出气孔6通过连通气管4将气体输送至气囊臂带2内,气囊臂带2充气膨胀,空气通过气囊臂带2与第一软管5输送至气囊环13内,气囊环13接收气体膨胀,空气通过气囊环13与第二软管16,将气体输送至气囊,18内,病人手握气囊球18之后,气囊臂带2与气囊环13内的气囊压力增加,刺激手臂血管,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包括袖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1)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气囊臂带(2),所述气囊臂带(2)的内部固定连接气压传感器(3),所述气囊臂带(2)的两端通过第一软管(5)与连通气管(4)分别连通气囊环(13)与出气孔(6),所述出气孔(6)固定连接在控制箱(19)的一端侧壁,所述控制箱(19)的内部固定连接电动气泵(22)、定时模块(21)和单片机(24),所述电动气泵(22)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连通进气孔(23)与出气孔(6),所述控制箱(19)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控制开关(20),所述气囊环(13)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8)的底端侧壁,所述固定架(8)的两端均开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滑动连接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袖套(1)的一端侧壁,所述袖套(1)的另一端侧壁内固定连接电加热套(15),所述电加热套(15)内固定连接电加热丝(14),所述固定架(8)的顶端固定连接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滑杆(9),所述滑杆(9)滑动连接滑槽(7),所述滑槽(7)固定连接在袖套(1)的一端侧壁,所述气囊环(13)的一端侧壁连通第二软管(16)的一端,所述第二软管(16)的另一端连通气囊球(18),所述气囊球(18)的一端固定连接泄压阀(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用促内瘘血管成熟锻炼器,包括袖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1)的一端内部固定连接气囊臂带(2),所述气囊臂带(2)的内部固定连接气压传感器(3),所述气囊臂带(2)的两端通过第一软管(5)与连通气管(4)分别连通气囊环(13)与出气孔(6),所述出气孔(6)固定连接在控制箱(19)的一端侧壁,所述控制箱(19)的内部固定连接电动气泵(22)、定时模块(21)和单片机(24),所述电动气泵(22)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连通进气孔(23)与出气孔(6),所述控制箱(19)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控制开关(20),所述气囊环(13)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架(8)的底端侧壁,所述固定架(8)的两端均开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滑动连接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袖套(1)的一端侧壁,所述袖套(1)的另一端侧壁内固定连接电加热套(15),所述电加热套(15)内固定连接电加热丝(14),所述固定架(8)的顶端固定连接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滑杆(9),所述滑杆(9)滑动连接滑槽(7),所述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艳沈霞王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沈霞周艳王红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