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040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包括刀头和主体手柄,主体手柄上设按钮式开关,按钮式开关下方设有开关导电弹片。主体手柄壳体后部设有电池作为电源,刀头最前端为手术用发热丝部分,该发热丝后部两端分别插入通过刀头注塑件固定的两支平行的铜管内部,所述两铜管在刀头注塑件中方向发生改变,穿出刀头注塑件后,一铜管与刀头注塑件后部的圆柱体同轴心,另一铜管与其保持平行;在另一铜管后端部相应位置纵向设有与其接触导通的圆形导通件。手术医生只需用持电凝切割器的单手手指转动刀头注塑件前部位置,就能轻松调整刀头前端手术用电热丝角度,而不需要转动手腕,非常有利于手术操作。

Rotary knife-head portable electric coagulation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医用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
技术介绍
本技术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微血管电凝止血及小组织的切割。现有常规的医用便携电凝切割器,其刀头前端的电热丝角度固定,在手术过程中不能旋转,医生经常需要转动手腕来适应手术操作,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术中不用转动手腕其刀头前端的电热丝角度可调的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包括刀头1、主体手柄2,主体手柄2上设按钮式开关3,所述按钮式开关3下方设有开关导电弹片6,主体手柄2的筒形绝缘壳体后部设有电池4作为电源,刀头1最前端为手术用发热丝11,发热丝11后部两端分别插入通过刀头注塑件16固定的两支平行的第一铜管12和第二铜管13的内部,并压合在两只铜管腔内,所述第一铜管12和第二铜管13在刀头注塑件16中方向发生改变,穿出刀头注塑件16后第三铜管14与刀头注塑件16后部的圆柱体同轴心,第四铜管15与第三铜管14保持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铜管12和第四铜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包括刀头(1)、主体手柄(2),主体手柄(2)上设按钮式开关(3),所述按钮式开关(3)下方设有开关导电弹片(6),主体手柄(2)的筒形绝缘壳体后部设有电池(4)作为电源,刀头(1)最前端为手术用发热丝(11),发热丝(11)后部两端分别插入通过刀头注塑件(16)固定的两支平行的第一铜管(12)和第二铜管(13)的内部,并压合在两只铜管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管(12)和第二铜管(13)在刀头注塑件(16)中方向发生改变,穿出刀头注塑件(16)后第三铜管(14)与刀头注塑件(16)后部的圆柱体同轴心,第四铜管(15)与第三铜管(14)保持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铜管...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刀头式便携电凝切割器,包括刀头(1)、主体手柄(2),主体手柄(2)上设按钮式开关(3),所述按钮式开关(3)下方设有开关导电弹片(6),主体手柄(2)的筒形绝缘壳体后部设有电池(4)作为电源,刀头(1)最前端为手术用发热丝(11),发热丝(11)后部两端分别插入通过刀头注塑件(16)固定的两支平行的第一铜管(12)和第二铜管(13)的内部,并压合在两只铜管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管(12)和第二铜管(13)在刀头注塑件(16)中方向发生改变,穿出刀头注塑件(16)后第三铜管(14)与刀头注塑件(16)后部的圆柱体同轴心,第四铜管(15)与第三铜管(14)保持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铜管(12)和第四铜管(15)为一体,第二铜管(13)和第三铜管(14)为一体;在第四铜管(15)后端部相应位置纵向设有与其接触导通的金属材质导通件(5),所述导通件(5)截面总体为圆形,周边与主体手柄绝缘壳体内壁相卡接固定,不可转动;所述导通件(5)与第四铜管(15)相接触一侧呈轮毂状,正中心为可穿过第三铜管(14)的圆形通孔(52),圆形通孔(52)周缘设有第二圆环状凸缘(55),圆形通孔(52)外周相应位置与其相配合设有第一圆环状凸缘(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萍高德
申请(专利权)人:鑫海合星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