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82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和球状电极头,所述刀杆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通过陶瓷件固定在刀杆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表面具有凹槽及负吸通孔的球状电极头,使医生可使用单把手术电极对不同角度的部位同时进行操作,并使残留物可沿凹槽流至负吸通孔吸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球状电极头,极大地扩展了刀头的可操作的方向空间,减少更换及调试不同形态等离子刀头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且使残留物更易被吸附走,提高了手术的质量。

A Spherical Stereo Radiofrequency Plasma Surgical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领域中的一种手术电极,特别是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
技术介绍
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为临床外科手术常用的医疗器械。医生在手术使用中,对于人体有些部位要求达到全方位同时作用减少治疗时间的效果。这就要求手术电极具有全角度同时作用的功能才能同时作用于不同方位,但现有的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在形体状态上仅能实现单方位的作用效果,对于全方位的需要转动手术电极实现,这样不仅延长了治疗的时间,加大患者的疼痛,而且不能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现有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有针状和平行体状;30度、45度、60度和90度等各形态等离子电极;在手术工作使用中,能针对性的实现不同人体方位的治疗效果,但不能同时实现全方位治疗效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更换不同电极角度的手术刀,才能完美地完成手术。若同时使用多把等离子电极进行手术,不但成本高昂,加重患者支付费用压力,同时也由于医生在手术中需更连续重复更换并调试各形态的刀头电极从而大大增加手术时间与难度,且使用不同角度的手术电极,其棱角对人体接触时碰撞时,会有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能对手术部位进行全方位的同时治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和球状电极头,所述刀杆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通过陶瓷件固定在刀杆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的内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负吸内管,所述负吸内管贯穿刀杆,所述负吸内管的第一端连接球状电极头,所述负吸内管的第二端连接至负吸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状电极头通过医用金属管与负吸内管连接连通,所述医用金属管的第一端与插入球状电极头的圆柱管部的内壁连接,所述医用金属管的第二端插入与负吸内管的第一端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极通过耐温导线与球状电极头连接,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极与刀杆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温导线焊接在球状电极头的圆柱管的外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套装在刀杆外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条,其中一条所述凹槽位于平行于刀杆端面的沿球状电极头的纬线上分布,余下四条所述凹槽位于沿球状电极头的经线分布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表面具有凹槽及负吸通孔的球状电极头,使医生可使用单把手术电极对不同角度的部位同时进行操作,并使残留物可沿凹槽流至负吸通孔吸走。本技术通过设置球状电极头,极大地扩展了刀头的可操作的方向空间,减少更换及调试不同形态等离子刀头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且使残留物更易被吸附走,提高了手术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刀头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刀头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手柄、刀杆与刀头部分的零件拆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4,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4和球状电极头1,所述刀杆4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1通过陶瓷件2固定在刀杆4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4的内侧。还包括负吸内管5,所述负吸内管5贯穿刀杆4,所述负吸内管5的第一端连接球状电极头1,所述负吸内管5的第二端连接至负吸管。球状电极头1为特种比例成分的钨材质,陶瓷件2为环保耐高温氧化锆材质。球状电极头1的表面设置凹槽,使处理后的残留物更易沿着凹槽从负吸通孔流入负吸内管至负吸管。负吸内管5与负吸管之间通过AB胶粘接,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防水性。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球状电极头1通过医用金属管3与负吸内管5连接连通,所述医用金属管3的第一端与插入球状电极头1的圆柱管部的内壁连接,所述医用金属管3的第二端插入与负吸内管5的第一端连接。球状电极头1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切割后的组织进行吸收处理的负吸通孔,负吸通孔、医用金属管3、吸附内管5和吸附管形成一条通路。在手术过程中,在吸附管的吸力作用下,经处理后的病变组织被吸入手术电极,从球状电极头1的负吸通孔依次经过医用金属管3、吸附内管5和吸附管,最后排出,有效地清理病变组织之余,还保证了病变组织不会发生泄露,不会污染手术电极的内部结构环境。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第一极通过耐温导线7与球状电极头1连接,所述电源线的第二极与刀杆4连接。所述耐温导线7焊接在球状电极头1的圆柱管的外壁上。电源线的第一极是能力输出极,第二极是能力回路极。通过第一极连接耐温导线7,耐温导线7连接球状电极头1而输出360度全方位的能量。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绝缘套管6,所述绝缘套管6套装在刀杆4外表面。在刀杆4上套装并热缩上PVDF铁氟龙耐温超过200度以上的绝缘套管6,使绝缘套管6紧紧地包裹刀杆4的外表面,以保证手术电极使用时的安全。本技术的绝缘套管6中套装有刀杆4,刀杆4内安装有负吸内管5,负吸内管5中插入有医用金属管3以连通球状电极头1的负吸通孔,耐温导线7安装在刀杆7和负吸内管5之间。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条,其中一条所述凹槽沿球状电极头1的纬线分布,余下四条所述凹槽沿球状电极头1的经线分布。四条位于球状电极头1的经线上的凹槽均匀地分布在球状电极头1上,并分别与沿球状电极头1的纬线分布的凹槽相交,球状电极头1的各纬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刀杆4的端面。所有凹槽的相交处都设有负吸通孔,以便于吸入处理后的病变组织。球状电极头1的表面设有多条凹槽有利于引导不同角度位置的处理后的病变组织流走,更好地配合球状电极头1的立体使用范围。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4)和球状电极头(1),所述刀杆(4)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1)通过陶瓷件(2)固定在刀杆(4)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4)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手柄、刀杆(4)和球状电极头(1),所述刀杆(4)的第一端与手柄的通孔连接,所述球状电极头(1)通过陶瓷件(2)固定在刀杆(4)的第二端,所述球状电极头(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凹槽,所有所述凹槽的交点处设有负吸通孔连接至刀杆(4)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吸内管(5),所述负吸内管(5)贯穿刀杆(4),所述负吸内管(5)的第一端连接球状电极头(1),所述负吸内管(5)的第二端连接至负吸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状立体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电极头(1)通过医用金属管(3)与负吸内管(5)连通,所述医用金属管(3)的第一端插入球状电极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朱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帕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