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振欣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93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支撑板,两个侧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箱,且支撑箱的内壁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理桌板,且护理桌板位于两个侧支撑板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能够利用药液对病人眼部进行雾化护理治疗,避免了以往需要使用传统的滴眼药水进行护理的弊端,这样护理人员不需要用手撑开病人眼皮,以防止造成刀口二次裂开,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了药液对眼部的护理疗效,而且护理桌板的高度便于调节,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病人患者的使用需要。

A nursing device after retinal reattachment in ophthalm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视网膜脱离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以期达到视网膜复位,而术后视力的恢复除了与视网膜脱离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手术顺利与否以及患者的全身基本情况有关外,术后的常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特别是患者离院以后,由于缺乏相关专业护理知识,有可能导致视力恢复欠佳、甚至视网膜脱离复发、视力进一步下降。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术后护理措施需要根据病情不同,术后遵医嘱严格执行特殊体位,常常采取俯卧位。视网膜脱离术后,打硅油或气体填充的患者手术后需要三个月内保持眼底向上的状态,以封闭裂孔。目前仅使用枕头,面向下趴在枕头上坚持,或者使用简单的趴架或者专门的护理桌子,现有的趴架和护理桌子高度难以调节,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另外,眼科病人手术后,除了常规的眼内护理外,还要遵医嘱定期滴眼药水,滴眼药水时,护理人员需要用手撑开眼皮,对于手术刀口在眼睑位置的患者,容易造成刀口二次裂开,不利于术后恢复,同时对眼睛的刀口产生不良刺激,使药液疗效降低。而雾化治疗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凝胶,多用于呼吸道及肺部吸入治疗,而呼吸道与眼部的眼线液相通的,若呼吸道吸入的雾化药液渗入眼部,最终也能达到更好的眼部治疗护理的目的。但目前的趴架和护理桌子中也都没有雾化治疗护理装置,影响术后护理恢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支撑板,两个侧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箱,且支撑箱的内壁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理桌板,且护理桌板位于两个侧支撑板的上方,两个侧支撑板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机构,且侧支撑板通过升降机构对护理桌板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所述护理桌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处设置有缓冲垫圈,所述支撑箱的内部设置有雾化护理装置,且雾化护理装置经过通孔对病人患者的眼部进行雾化护理治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侧支撑板顶部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延伸至侧支撑板的上方并与护理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箱内部的活塞箱和位于活塞箱右侧的药液箱,所述活塞箱与药液箱之间连接有进液导管,位于活塞箱左侧的支撑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盘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且活塞杆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杆的右端活动贯穿至活塞箱内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为橡胶材质,且活塞板与活塞箱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箱的右侧连接有出液导管,所述出液导管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雾化头,且雾化头位于通孔的下侧。优选的,所述进液导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液导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活塞箱的顶部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顶部贯穿护理桌板,且加药管的顶部设置有塞头盖,所述塞头盖位于缓冲垫圈的右侧。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H型支架,且活塞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H型支架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活塞箱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套接有密封滑套,且活塞杆活动贯穿密封滑套并与密封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滑槽,两个侧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设置有固定滑块,且支撑箱通过导向滑槽与固定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右侧底部内壁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撑箱正面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电动伸缩杆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电机、转动盘、连杆、活塞杆、活塞板、活塞箱、进液导管、第一单向阀、药液箱、出液导管、第二单向阀以及雾化头的相配合,可以将药液进行雾化,然后病人通过呼吸道吸入药液,而呼吸道与眼部的眼线孔相通的,随后呼吸道将吸入的雾化药液渗入眼部,进而对病人的眼部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避免了以往需要使用传统的滴眼药水进行护理的弊端,即护理人员不需要用手撑开病人眼皮,以防止造成刀口二次裂开,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了药液对眼部的护理疗效。2、本专利技术中,护理桌板的高度还便于人们进行升降调节,只需要通过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的伸缩,即可对护理桌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病人患者的使用需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的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能够利用药液对病人眼部进行雾化护理治疗,避免了以往需要使用传统的滴眼药水进行护理的弊端,这样护理人员不需要用手撑开病人眼皮,以防止造成刀口二次裂开,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了药液对眼部的护理疗效,而且护理桌板的高度便于调节,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病人患者的使用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的剖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局部细节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板、驱动电机以及转动盘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护理桌板与缓冲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支撑板、2支撑箱、211活塞箱、212药液箱、213进液导管、214出液导管、215雾化头、216立板、217驱动电机、218转动盘、219连杆、220活塞杆、221活塞板、222第一单向阀、223第二单向阀、224密封滑套、225加药管、226塞头盖、3护理桌板、4通孔、5缓冲垫圈、6控制开关、7支撑槽、8电动伸缩杆、9固定滑块、10导向滑槽、11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支撑板1,两个侧支撑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箱2,且支撑箱2的内壁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理桌板3,且护理桌板3位于两个侧支撑板1的上方,两个侧支撑板1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机构,且侧支撑板1通过升降机构对护理桌板3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所述护理桌板3上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边缘处设置有缓冲垫圈5,所述支撑箱2的内部设置有雾化护理装置,且雾化护理装置经过通孔4对病人患者的眼部进行雾化护理治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侧支撑板1顶部的支撑槽7,所述支撑槽7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轴延伸至侧支撑板1的上方并与护理桌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箱2内部的活塞箱211和位于活塞箱211右侧的药液箱212,所述活塞箱211与药液箱212之间连接有进液导管213,位于活塞箱211左侧的支撑箱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立板216,所述立板216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17,所述驱动电机217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盘218,所述转动盘218的盘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杆219,所述连杆219远离转动盘2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220,且活塞杆220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杆220的右端活动贯穿至活塞箱211内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板221,所述活塞板221为橡胶材质,且活塞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支撑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箱(2),且支撑箱(2)的内壁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理桌板(3),且护理桌板(3)位于两个侧支撑板(1)的上方,两个侧支撑板(1)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机构,且侧支撑板(1)通过升降机构对护理桌板(3)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所述护理桌板(3)上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边缘处设置有缓冲垫圈(5),所述支撑箱(2)的内部设置有雾化护理装置,且雾化护理装置经过通孔(4)对病人患者的眼部进行雾化护理治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侧支撑板(1)顶部的支撑槽(7),所述支撑槽(7)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轴延伸至侧支撑板(1)的上方并与护理桌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箱(2)内部的活塞箱(211)和位于活塞箱(211)右侧的药液箱(212),所述活塞箱(211)与药液箱(212)之间连接有进液导管(213),位于活塞箱(211)左侧的支撑箱(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立板(216),所述立板(216)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17),所述驱动电机(217)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盘(218),所述转动盘(218)的盘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杆(219),所述连杆(219)远离转动盘(2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220),且活塞杆(220)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杆(220)的右端活动贯穿至活塞箱(211)内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板(221),所述活塞板(221)为橡胶材质,且活塞板(221)与活塞箱(21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箱(211)的右侧连接有出液导管(214),所述出液导管(214)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雾化头(215),且雾化头(215)位于通孔(4)的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侧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支撑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支撑箱(2),且支撑箱(2)的内壁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理桌板(3),且护理桌板(3)位于两个侧支撑板(1)的上方,两个侧支撑板(1)的顶部均设有升降机构,且侧支撑板(1)通过升降机构对护理桌板(3)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所述护理桌板(3)上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边缘处设置有缓冲垫圈(5),所述支撑箱(2)的内部设置有雾化护理装置,且雾化护理装置经过通孔(4)对病人患者的眼部进行雾化护理治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侧支撑板(1)顶部的支撑槽(7),所述支撑槽(7)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轴延伸至侧支撑板(1)的上方并与护理桌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撑箱(2)内部的活塞箱(211)和位于活塞箱(211)右侧的药液箱(212),所述活塞箱(211)与药液箱(212)之间连接有进液导管(213),位于活塞箱(211)左侧的支撑箱(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立板(216),所述立板(216)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17),所述驱动电机(217)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盘(218),所述转动盘(218)的盘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杆(219),所述连杆(219)远离转动盘(2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杆(220),且活塞杆(220)水平设置,所述活塞杆(220)的右端活动贯穿至活塞箱(211)内并固定连接有活塞板(221),所述活塞板(221)为橡胶材质,且活塞板(221)与活塞箱(21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箱(211)的右侧连接有出液导管(214),所述出液导管(2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振欣窦金兰
申请(专利权)人:田振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