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脱避孕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931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脱避孕套,包括套体,套体具有开口端、闭口端、男性侧和女性侧,其中占男性侧底面不少于5%的部分具有能够增加表面积的一级微观结构,所述男性侧底面的单位面积上包括一级微观结构在内的总表面积与单位面积的面积比为1.05~565.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避孕套,在性交时能和男性阴茎保持贴合,可以减少避孕套和阴茎皮肤之间的相对滑动、不易形成皱褶或者脱落减少损伤黏膜和降低不真实感;这种避孕套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避孕套使用意愿,有利于预防性传播疾病。

A Slip-proof Cond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脱避孕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孕套
,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与阴茎皮肤更好贴合的防滑脱避孕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避孕套,在性交时能和男性阴茎保持贴合,可以减少避孕套和阴茎皮肤之间的相对滑动;在性交结束后摘取方便;这种避孕套使用时不易形成皱褶或者脱落,可以减少损伤黏膜和降低不真实感,还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性体验和使用避孕套的意愿,因此有利于预防各种性传播疾病。
技术介绍
避孕套在人类性生活中广泛使用,其常规功能包括避孕、防止各种性传播疾病(STD)原、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交叉感染。使用避孕套时,与男性阴茎接触的套膜内侧称为男性侧1,与腔道(女性阴道或肛门直结肠)接触的套膜外侧称为女性侧2,接收精子的一端为闭口端3、与之对应的一端为开口端4。避孕套结构如图1所示。一项大型调查数据显示,避孕套的使用率并没有足够高。分析发现,对于不愿意使用避孕套的人群而言,避孕套与男性阴茎皮肤没有紧密贴合,易产生相对滑动,有时会使套膜形成皱褶甚至脱落,而出现系列问题,比如:套膜形成的皱褶导致不真实感与异物感;皱褶与黏膜摩擦容易使黏膜受损、导致出血和/或性交痛;避孕套的脱落,导致避孕失败、致病原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使用时需要扯平套膜以去掉较大的皱褶,套膜脱落后需要更换避孕套,导致性行为暂时中断;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性体验感,从而降低了消费者对避孕套的试用意愿。为了克服现有避孕套的上述问题,本领域的研究人员作了一些尝试,包括:中国专利CN203493801U公开了一种旨在通过缩小避孕套的直径而使避孕套与阴茎更好贴合的技术方案。但是这种避孕套在缩小的局部仍然会相对阴茎滑动,而其它未缩小的部位则会更容易滑动;且缩小的局部会压迫血管与神经,并导致佩戴困难。因此,这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中国专利CN201743815U公开了在避孕套两侧表面对称增加凸点颗粒的技术方案,旨在增加性交过程中对男性生殖器的刺激作用,同时起到防止避孕套滑脱的作用。然而,用这种方案制备的避孕套,男性侧的颗粒会使避孕套在局部与阴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减少而使摩擦力降低,无法达到专利技术人所设想的防滑落的效果。美国专利US6135112公开了在避孕套开口端近套环处设置一个或多个环,同时在缩小局部套体的直径的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防滑套。但是这种避孕套使用时在局部缩小部位会因过紧而非常不舒服,同时增加的环也不易穿戴,并导致生产时卷起避孕套的困难。欧盟专利EP1003448B1公开了一种在近避孕套开口端1/3处的内表面上设置粘性层的技术方案,旨在使避孕套在性交过程中保持牢固、避免松滑。但是,粘性层粘附在阴茎皮肤上会导致使用者的不适,且粘性层的存在使得不能对避孕套内表面添加润滑剂、增加了使用时的困难。专利WO95/34261公开了一种通过在避孕套男性侧添加摩擦系数为1.0以上的特定材料作为内层膜的技术方案,旨在增加避孕套男性侧摩擦力并防止避孕套滑动的方案。然而,由于避孕套仅包裹在勃起阴茎皮肤,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压力,无法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达不到防止滑动的目的;此外不同内层膜材料会影响避孕套的高记忆弹性性能与安全性。虽然本领域的研究者尝试了上述不同的技术方案,但是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并没能解决使用时避孕套在阴茎皮肤表面滑动而形成褶皱甚至脱落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以与阴茎皮肤紧密贴合、使用时不易滑动和防脱落的防滑脱避孕套。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能与阴茎皮肤紧密贴合、使用时不易滑动和脱落的防滑脱避孕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避孕套,在使用时,可以与男性阴茎保持贴合,防止避孕套和阴茎皮肤相对滑动;在使用后,可以方便摘取;这种避孕套使用时不会形成套膜皱褶或者脱落,可以避免损伤黏膜和降低不真实感;从而,这种避孕套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的性体验,有助于提高消费者使用避孕套的意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滑脱避孕套,所述避孕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具有开口端、闭口端、男性侧和女性侧,其中男性侧底面不少于5%的部分具有能够增加表面积的一级微观结构,所述男性侧底面的单位面积上包括所述一级微观结构在内的表面积与所述单位面积的面积比为1.05~565.00。所述底面为假想的表面光滑的男性侧面整体或局部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显微镜下,阴茎皮肤表面上的皮沟5和皮丘6,有大量部分脱落的角质细胞,还有很多凹凸不平的显微结构7,其尺寸在数百纳米到数百微米之间(如图2~图3所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性交时避孕套与阴茎皮肤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大、和显微结构互补得越好,则两者贴合越紧密,越不容易滑动。当避孕套的男性侧具有一级微观结构,且其尺寸和形状使其能够与上述阴茎皮肤表面的各种显微结构互补时,这种避孕套套膜的男性侧能够更好地接触到阴茎皮肤表面的各种显微结构,增加套膜男性侧与阴茎皮肤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实现紧密贴合和不滑脱的目的。一级微观结构的表面积越大,避孕套的表面积增加越多,面积比就越大,具有微观结构的套体男性侧与阴茎皮肤的显微结构之间的互补性就越好、有效接触面积也越大。优选的,所述避孕套男性侧底面20%~95%的部分具有能增加表面积的一级微观结构。由此,避孕套男性侧的局部区域内不具有一级微观结构,有助于避孕套带上和从软化的阴茎上取下;通过调节男性侧具有一级微观结构的部分占避孕套男性侧底面的比例,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生理特征和不同需求。优选的,所述避孕套男性侧具有一级微观结构的表面,其面积比为1.1~100.0。更优选的,所述面积比为1.2~50.0。优选的,在所述男性侧的纵轴向和/或横轴向上具有所述一级微观结构的不同区域的平均面积比相同。其中所述平均面积比为:所选区域的男性侧包括一级微观结构在内的总表面积与所选区域的男性侧底面的面积的比值。所述一级微观结构沿男性侧的纵轴向和/或横轴向上的类型和/或密度可以不同。其中,当沿避孕套男性侧的纵轴向(即从闭口端向开口端)的一级微观结构的类型和/或面积比相同时,避孕套横轴向(即等距于闭口端或开口端的某处套膜的圆周)的一级微观结构的类型和/或面积比可以不同;同理,当沿避孕套横轴向的一级微观结构的类型和/或面积比相同时,避孕套纵轴向的一级微观结构的类型和/或面积比可以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微观结构的类型和/密度沿上述避孕套套体的纵轴向和/横轴向上的对称性分布,可以是沿整个轴向、也可以只是特定轴向中的一部分;比如沿纵轴向的一段(当把避孕套套体作为柱面极坐标时为Δz),比如沿横轴向的一个特定圆弧(在上述柱面极坐标中为)。优选的,所述套体上以闭口端为起点的8.0/10~9.8/10处的男性侧底面具有一级微观结构,且面积比为1.1~50.0。由此,避孕套男性侧靠近所述开口端0.2/10~2.0/10的部分(对于长度为180毫米的避孕套,此开口端部分的长度为3.6~36毫米)不具有一级微观结构;一方面是因为此开口端部分对于防滑动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是便于在性交结束后取下避孕套。优选的,所述男性侧表面在纵轴向上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平均面积比;且与闭口端越近的区域具有的平均面积比越大。需要说明的是,阴茎中部至龟头部分神经分布较多、性交时运动强度较大,因此需要更好地与避孕套男性侧贴合;阴茎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孕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具有开口端、闭口端、男性侧和女性侧,其中占男性侧底面不少于5%的部分具有能够增加表面积的一级微观结构,所述男性侧底面的单位面积上包括所述一级微观结构在内的总表面积与所述单位面积的面积比为1.05~56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孕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具有开口端、闭口端、男性侧和女性侧,其中占男性侧底面不少于5%的部分具有能够增加表面积的一级微观结构,所述男性侧底面的单位面积上包括所述一级微观结构在内的总表面积与所述单位面积的面积比为1.05~56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男性侧底面20%~95%的部分具有能够增加表面积的所述一级微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积比为1.1~100.0;优选的,所述面积比为1.2~50.0。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男性侧的纵轴向和/或横轴向上具有所述一级微观结构的不同区域的平均面积比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上以闭口端为起点的8.0/10~9.8/10处的男性侧底面上具有所述一级微观结构,且面积比为1.1~50.0。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男性侧表面在纵轴向上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平均面积比,且与所述闭口端越近的区域具有的平均面积比越大。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上以闭口端为起点的9.0/10处的男性侧底面上具有所述一级微观结构,其中以闭口端为起点的0/10~6.5/10处的所述平均面积比(S1)为1.2~20.0、以闭口端为起点的6.5/10~9.0/10(不含6.5/10处)处的所述平均面积比(S2)为1.1~5.0,且S1大于S2。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微观结构以不同的类型和/或数量、以块状和/或条状分布在男性侧上。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孕套附着有润滑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孕套男性侧的润滑剂的含量为(0.1微克~1.0毫克)/平方毫米(以男性侧表面积计)。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避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微观结构的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智袁永玲卢智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方健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