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头3D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87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品,公开了一种骨头3D枕,包括枕芯、包覆于枕芯外的枕套,枕芯、枕套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第一3D网布包括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以及位于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之间的第一支撑纱,第一支撑纱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第一支撑纱与第一面纱之间的夹角在50‑80°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枕芯和枕套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能带走汗液和湿气,不闷湿,保持皮肤和材料接触面干爽,不易发臭,可水洗,清洗方便,且水洗后可快速晾干;第二3D网布制成的加固层可提高枕芯的硬度,避免枕芯往旁边变形,影响支撑效果;采用3D网布制成的骨头3D枕能够有效的支撑人体颈部,且舒适度较好。

A Bone 3D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头3D枕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尤其涉及了一种骨头3D枕。
技术介绍
骨头枕可用于缓解长期驾车时的颈部劳累酸痛情况,但现有的骨头枕一般是采用棉质材料、或乳胶材料制成,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疲劳,但是清洗不易,且易发臭老化。另外其支撑力度不够,无法有效的保护脆弱的颈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清洗不方便,易发臭,且支撑力度不够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骨头3D枕,透气性好,清洗方便,耐用且不易变形,且能够有效的支撑人体颈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骨头3D枕,包括枕芯、包覆于枕芯外的枕套,枕芯、枕套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第一3D网布包括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以及位于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之间的第一支撑纱,第一支撑纱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第一支撑纱与第一面纱之间的夹角在50-80°之间。作为优选,枕芯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采用第二3D网布制成,第二3D网布包括第二面纱、第二底纱以及位于第二面纱、第二底纱之间的第二支撑纱,第二支撑纱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相邻两个第二支撑纱之间的夹角为90°。作为优选,枕套背面均匀的滴塑有防滑胶点。作为优选,第一支撑纱外表面缠绕有丝线。作为优选,枕套正面具有用于支撑颈椎的前凸出部,枕套背面具有用于卡在汽车座椅靠背和汽车座椅头枕之间空隙的后凸出部,前凸出部位于后凸出部上方。作为优选,枕套上端一体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上支撑部。作为优选,枕套下端一体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下支撑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枕芯和枕套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每一层均为中空立体结构,上下双面网孔,六面通风,中空立体结构里面形成一种微循环空气层,夏天人体皮肤接触会感到干爽,而冬天则感到暖和,能带走汗液和湿气,不闷湿,保持皮肤和材料接触面干爽,不易发臭。可水洗,清洗方便,且水洗后可快速晾干。第二3D网布制成的加固层可提高枕芯的硬度,避免枕芯往旁边变形,影响支撑效果。采用3D网布制成的骨头3D枕能够有效的支撑人体颈部,且舒适度较好。骨头3D枕上的前凸出部位于后凸出部上方,是人体颈部能获得较为舒适的支撑感,枕套上端一体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上支撑部,上支撑部可对人体头部形成一定程度的包裹,提高支撑的舒适性;枕套下端一体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下支撑部,下支撑部可在人体背部与人体颈椎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过渡,提高支撑的舒适性。防滑胶点可使骨头3D枕不会滑动,避免跑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3D网布的平面简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支撑纱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3D网布的平面简易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其中1—枕芯、2—枕套、3—加固层、4—第一面纱、5—第一底纱、6—第一支撑纱、7—第二支撑纱、8—第二面纱、9—第二底纱、10—防滑胶点、11—丝线、12—后凸出部、13—前凸出部、14—下支撑部、15—上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骨头3D枕,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枕芯1、包覆于枕芯1外的枕套2,枕芯1、枕套2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第一3D网布包括第一面纱4、第一底纱5以及位于第一面纱4、第一底纱5之间的第一支撑纱6,第一支撑纱6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使得整个枕套2、枕芯1具有较好的透水透气性,易洗易晒干。第一支撑纱6与第一面纱4之间的夹角在50-80°之间,可尽可能的提高骨头3D枕的柔软性,提高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纱6与第一面纱4之间的夹角为60°。枕芯1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固层3,加固层3采用第二3D网布制成,第二3D网布包括第二面纱8、第二底纱9以及位于第二面纱8、第二底纱9之间的第二支撑纱7,第二支撑纱7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使得加固层3具有较好的透水透气性,易洗易晒干。相邻两个第二支撑纱7之间的夹角为90°,提高加固层3的硬度,避免枕芯1过软而在使用时往旁边晃,发生形变,影响使用。加固层3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较为不易变形。枕套2背面均匀的滴塑有防滑胶点10,防滑胶点10可提高枕套2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支撑纱6外表面缠绕有丝线11,丝线11采用涤纶低弹丝制成,枕套2和枕芯1受到外力的压迫时,第一支撑纱6之间的摩擦力受到丝线11的缓冲,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提高舒适度。枕套2正面具有用于支撑颈椎的前凸出部13,枕套2背面具有用于卡在汽车座椅靠背和汽车座椅头枕之间空隙的后凸出部12,汽车座椅上,人体后脑部处于汽车座椅靠背与汽车座椅头枕之间空隙的上方时,能获得较为舒适的支撑感,因此前凸出部13位于后凸出部12上方,即前凸出部13设置在相对高位,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枕套2上端一体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后脑部的上支撑部15,上支撑部15可对人体头部形成一定程度的包裹,提高支撑的舒适性。枕套2下端一体式连接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下支撑部14,下支撑部14可在人体背部与人体颈椎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过渡,提高支撑的舒适性。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头3D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包覆于枕芯外的枕套,枕芯、枕套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第一3D网布包括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以及位于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之间的第一支撑纱,第一支撑纱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第一支撑纱与第一面纱之间的夹角在50‑8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头3D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包覆于枕芯外的枕套,枕芯、枕套均采用第一3D网布制成,第一3D网布包括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以及位于第一面纱、第一底纱之间的第一支撑纱,第一支撑纱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第一支撑纱与第一面纱之间的夹角在50-8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头3D枕,其特征在于:枕芯中间位置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采用第二3D网布制成,第二3D网布包括第二面纱、第二底纱以及位于第二面纱、第二底纱之间的第二支撑纱,第二支撑纱由涤纶单丝经编成X交叉结构,相邻两个第二支撑纱之间的夹角为90°。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敬阳连辉阳连杰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安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