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3D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0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经编面料领域,具体指一种经编3D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应用,尤其是床垫用3D面料,其包括面层、连接层和底层,其中,所述面层包括依次循环编织的第一网孔纵列和第二网孔纵列,所述第一网孔纵列包括呈纵向波浪状的第一纵列和第二纵列并形成第一路网孔,所述第二网孔纵列包括呈纵向波浪状的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并形成第三路网孔,且所述第三纵列与第二纵列形成第二路网孔;所述连接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单丝连接部和膨体纱连接部,所述单丝连接部的单丝连接面层和底层,且单丝呈弯曲C型,所述膨体纱连接部的膨体纱连接面层和底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连接层的设置,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及更好的支撑性和饱满性,兼具柔软性与支撑性。与支撑性。与支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编3D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经编面料领域,具体指一种经编3D面料。

技术介绍

[0002]3D面料是指在两层面料层之间设有中间支撑层,且中间支撑层由单丝编织形成,中间单丝以X

90
°
竖向排列,突破传统散纤0
°
支撑,密度是弹簧的800倍,使其能够提供缓冲保护作用,非常适合床垫、坐垫类产品和其他需要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产品。提高单丝的密度以及直径,可以提高其支撑性,但同时柔软舒适性下降,且同一面料的弹性性能相同,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对不同弹性和支撑性的需求。
[0003]且当3D面料作为面料层使用时,其需要良好的透气性以提高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任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经编3D面料,包括面层、连接层和底层,其中,
[0005]所述面层包括依次循环编织的第一网孔纵列和第二网孔纵列,所述第一网孔纵列包括呈纵向波浪状的第一纵列和第二纵列,所述第一纵列的波峰与第二纵列的波谷连接,所述第一纵列的波谷与第二纵列的波峰相对并形成第一路网孔,所述第二网孔纵列包括呈纵向波浪状的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所述第三纵列的波峰与第四纵列的波谷连接,所述第三纵列的波谷与第四纵列的波峰相对并形成第三路网孔,且所述第三纵列的波谷与第二纵列的波峰连接,所述第三纵列的波峰与第二纵列的波谷相对形成第二路网孔;
[0006]所述连接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单丝连接部和膨体纱连接部,所述单丝连接部的单丝连接面层和底层,且单丝呈弯曲C型,所述膨体纱连接部的膨体纱连接面层和底层;
[0007]所述底层为化学长丝纤维编织的网孔组织。
[0008]进一步的,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呈纵向波浪型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呈菱形状框架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呈三角形状框架分布。
[0011]进一步的,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包括若干个,其沿着面料的纬向间隔分布,且布中向两侧布边方向,膨体纱连接部的宽度均逐渐减少。
[0012]进一步的,所述膨体连接部的膨体纱在底层的外表面衬纬并形成凸起提花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为异形截面的导湿纱线。
[0014]进一步的,所述膨体纱为腈纶与竹纤维纱线混纺纱。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经编3D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1)材料准备:根据3D面料的工艺要求,选择编织材料;
[0017](2)机台准备:准备具有六把梳栉的双面经编机,并进行穿纱,其中中间梳栉至少一把穿纱为膨体纱;
[0018](3)编织工艺:按照编织工艺进行编织,其中前两把梳栉在前针床编织形成面层,其垫纱组织分别为:GB1为(10/12)*2/(34/32)*2//,GB2为(34/32)*2/(10/12)*2//,穿纱方式均为M穿N空,其中M,N均为正整数,以此形成面层;中间梳栉在前后针床轮流编织形成连接层,其垫纱数码为:GB3穿纱为膨体纱,其垫纱组织为(1010/...2425/...2121) *2//,GB4穿纱为膨体纱,其垫纱组织为(2425/...1010/...2324)*2//,以此形成连接层的菱形状的膨体纱连接部,GB5穿纱为单丝,其垫纱组织为1021/2312//,以此形成C型的单丝连接部;后一把梳栉在后针床编织底层,其垫纱组织为12/10//;
[0019](4)定型工艺:对经编后的毛胚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需经过浸洗、消毒;浸洗、消毒后的产品送入定型机中进行定型烘干,再对定型后的光胚产品进行检验。
[0020]进一步的,膨体纱连接部还可以是波浪型分布,其编织工艺中,梳栉GB1不参与编织, GB2和GB3在前针床编织形成面层,其垫纱组织分别为:GB2为(10/12)*2/(34/32)*2//, GB3为(34/32)*2/(10/12)*2//,
[0021]梳栉GB4和GB5在前后针床轮流垫纱成圈形成连接层,其中GB4穿纱为膨体纱,其垫纱组织为(1010)*7/(1212)*2/(2323)*2/3434/5656/7878/910910/11121112/1213 1213/1314 1314/(1415 1415)*2/(1516 1516)*2/(1617 1617)*7/(1615 1615)*2/(1514 1514)*2/14131413/13121312/11101110/9898/7676/5454/4343/(3232)*2/(21 21)*2//,以此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波浪型分布,梳栉GB5穿纱为单丝,其垫纱组织为1021/23 12//,梳栉GB6在后针床垫纱编织底层,梳栉GB4的穿纱方式为5穿23空11穿17空17穿 11空24穿11空17穿17空11穿23空5穿30空。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如上所述的3D面料的应用,其用作床垫面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4]1本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连接层采用膨体纱连接部与单丝连接部间隔设置,其既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也具有更好的支撑性和饱满性,面料整体兼具支撑性和柔软性,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比例调整。
[0025]2本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连接层采用腈纶与竹纤维混合的膨体纱,其既可以起到填充作用,从而增加面料的支撑性,其相较于单丝连接部部分,还可以增加连接层整理的吸湿性,利于汗液的吸收,同时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从而使得面料具备抗菌性,且无需其他整理工艺,工艺简洁且效果持久。
[0026]3本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面层通过波浪型纵列的连接,形成若干网孔,可大大提高面料表层的透气性。
[0027]4本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面层采用具有导湿效果的纱线编织,更有利于汗液的导湿,从而保持表面的干爽。
[0028]5本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连接层在底层的外表面衬纬,从而形成具有提花效果的底层,另外,其也可以增加底面与其接触面的粗糙度,起到一定防滑效果。
[0029]6本专利技术的3D面料的连接层整体呈C型,相较于垂直设置的单丝,其舒适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面层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面料编织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面料部分编织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面料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面料编织结构示意图。
[0037]面层1,第一网孔纵列10,第一纵列101,第二纵列102,第二网孔纵列11,第三纵列 111,第四纵列112,连接层2,膨体纱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连接层和底层,其中,所述面层包括依次循环编织的第一网孔纵列和第二网孔纵列,所述第一网孔纵列包括呈纵向波浪状的第一纵列和第二纵列,所述第一纵列的波峰与第二纵列的波谷连接,所述第一纵列的波谷与第二纵列的波峰相对并形成第一路网孔,所述第二网孔纵列包括呈纵向波浪状的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所述第三纵列的波峰与第四纵列的波谷连接,所述第三纵列的波谷与第四纵列的波峰相对并形成第三路网孔,且所述第三纵列的波谷与第二纵列的波峰连接,所述第三纵列的波峰与第二纵列的波谷相对形成第二路网孔;所述连接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单丝连接部和膨体纱连接部,所述单丝连接部的单丝连接面层和底层,且单丝呈弯曲C型,所述膨体纱连接部的膨体纱连接面层和底层;所述底层为化学长丝纤维编织的网孔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呈纵向波浪型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呈菱形状框架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呈三角形状框架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体纱连接部包括若干个,其沿着面料的纬向间隔分布,且布中向两侧布边方向,膨体纱连接部的宽度均逐渐减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体连接部的膨体纱在底层的外表面衬纬并形成凸起提花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为异形截面的导湿纱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3D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体纱为腈纶与竹纤维纱线混纺纱。9.一种如权利要求1

8任一所述的经编3D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根据3D面料的工艺要求,选择编织材料;(2)机台准备:准备具有六把梳栉的双面经编机,并进行穿纱,其中中间梳栉至少一把穿纱为膨体纱;(3)编织工艺:按照编织工艺进行编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辉阳连敬阳连杰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安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