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520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安装有具有散热功能的变压器,所述保护箱的右侧边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顶部嵌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保护箱内顶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保护箱的左侧壁顶部开设有过线孔,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左侧安装有互感补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气温较低时,推动电机反转带动转动板顺时针旋转,两个导向轮同时顺时针旋转,可以将电线下压,使得因为低温而绷紧的电线变得松弛,避免电线因为低温绷紧与变压器分离,温度较高时,推动电机正转,可以带动转动板逆时针旋转,将因为高温而变得松弛的电线绷紧,可以保持电线与变压器连接的稳定性。

An Information-based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配电系统是按用户的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而二次开发的一套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等特点的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管理系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张、环境恶化已受到全球的密切关注。其中,电能在所有能源中消耗量比较大,对电能的统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对电能进行准确可靠的计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节约电能,在配电的过程中,变压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在变压器与电线连接的时候,由于电线的长度一定,在电线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的时候会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电线的长度变化,影响电线与变压器的连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安装有具有散热功能的变压器,所述保护箱的右侧边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顶部嵌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保护箱内顶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保护箱的左侧壁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包括保护箱(1),所述保护箱(1)的内部安装有具有散热功能的变压器(2),所述保护箱(1)的右侧边铰接有箱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3)的顶部嵌设有温度感应器(4),所述保护箱(1)内顶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5);所述保护箱(1)的左侧壁顶部开设有过线孔(6),所述保护箱(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互感补偿器(7),所述保护箱(1)顶部的右侧铰接有转动板(8),所述保护箱(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9),所述推动机构(9)的输出端铰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顶端与转动板(8)的底部铰接;所述转动板(8)的右侧面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安装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包括保护箱(1),所述保护箱(1)的内部安装有具有散热功能的变压器(2),所述保护箱(1)的右侧边铰接有箱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3)的顶部嵌设有温度感应器(4),所述保护箱(1)内顶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5);所述保护箱(1)的左侧壁顶部开设有过线孔(6),所述保护箱(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互感补偿器(7),所述保护箱(1)顶部的右侧铰接有转动板(8),所述保护箱(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9),所述推动机构(9)的输出端铰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顶端与转动板(8)的底部铰接;所述转动板(8)的右侧面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安装板(11),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11)之间均设有两组导向轮(12),所述保护箱(1)的顶部且位于转动板(8)与推动机构(9)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温度感应器(4)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5)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智能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9)包括与保护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推动电机(14),所述推动电机(14)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英庄磊于冰洋宋铮铮米娜胡立章赵邵康张志刘咸通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