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45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干式变压器的降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通风筒,且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间开设有腔槽,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且箱体的内部通过脚架安装有干式变压器,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靠近干式变压器的下方安装有扇叶,所述腔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扇叶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筒的内部中间通过支架固定有排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风机、循环水泵、外水箱、内水箱和降温管,解决了干式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热空气无法有效排出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

A New Cooling Structure of Dry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
本技术属于干式变压器的降温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
技术介绍
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冷却方式分为自然空气冷却(AN)和强迫空气冷却(AF),自然空冷时,变压器可在额定容量下长期连续运行,强迫风冷时,变压器输出容量可提高50%。适用于断续过负荷运行,或应急事故过负荷运行,由于过负荷时负载损耗和阻抗电压增幅较大,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故不应使其处于长时间连续过负荷运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干式变压器通常采用设置风扇进行散热,而干式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热空气无法有效排出,另外温度过高超过绝缘耐受温度时,会使绝缘层烧毁,导致变压器损坏,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干式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热空气无法有效排出,以及温度过高超过绝缘耐受温度时,会使绝缘层烧毁,导致变压器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通风筒,且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间开设有腔槽,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且箱体的内部通过脚架安装有干式变压器,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靠近干式变压器的下方安装有扇叶,所述腔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扇叶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且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通风筒的内部中间通过支架固定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箱体一侧的位置处安装有外水箱,所述箱体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循环水泵,且箱体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内水箱,所述循环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循环水泵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外水箱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顶部设置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远离循环水泵的一端与内水箱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干式变压器的底部安装有热敏传感器,所述热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靠近通风筒的一侧设置有报警信号灯,所述报警信号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通风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降温管呈倒U型结构且覆盖于干式变压器的外壳表面。优选的,所述通风筒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部设置有双层过滤网层。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脚垫,所述脚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排风机、循环水泵、外水箱、内水箱和降温管,通过控制器启动排风机,排风机工作产生气流以带动箱体内的气流循环,然后进一步地将热空气排出,操作控制器启动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工作将外水箱内的水抽出,而后流经降温管,进入内水箱中,进而通过水流的温度对变压器的表面进行散热,达到散热的效果,解决了干式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热空气无法有效排出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2)本技术设置了热敏传感器和报警信号灯,当干式变压器的温度继续升高,超过绝缘耐受温度时,热敏传感器传输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使报警信号灯闪烁,进而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关闭变压器,防止高温损坏变压器,提到了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箱体;2-通风筒;3-底座;4-控制器;5-外水箱;6-干式变压器;7-降温管;8-循环水泵;9-内水箱;10-腔槽;11-电机;12-扇叶;13-排风机;14-过滤网;15-热敏传感器;16-报警信号灯;17-脚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通风筒2,且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底座3的内部中间开设有腔槽10,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4,控制器4采用的型号为MINI-S,额定功率:0.4Kw-1.5Kw,额定电压:220V,且箱体1的内部通过脚架安装有干式变压器6,箱体1的内部底端靠近干式变压器6的下方安装有扇叶12,腔槽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采用的型号为235IK120RA-CF,额定功率:120W,额定电流:0.52A-1.12A,电机11与扇叶12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且电机11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通风筒2的内部中间通过支架固定有排风机13,排风机13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底座3的顶部靠近箱体1一侧的位置处安装有外水箱5,箱体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采用50CQ-25水泵,其电压为220-380V,转速为2900r/min,流量为14.4m3/h,且箱体1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内水箱9,循环水泵8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且循环水泵8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外水箱5相连通,循环水泵8的顶部设置有降温管7,降温管7远离循环水泵8的一端与内水箱9相连通,当干式变压器6工作时,通过控制器4启动电机11与排风机13,电机11工作使扇叶12转动,同时排风机13工作产生气流以带动箱体1内的气流循环,然后将热空气抽出,操作控制器4启动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工作将外水箱5内的水抽出,而后流经降温管7,进入内水箱9中,进而通过水流的温度对干式变压器6的表面进行散热,达到散热的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进一步的,干式变压器6的底部安装有热敏传感器15,热敏传感器15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箱体1的顶部靠近通风筒2的一侧设置有报警信号灯16,报警信号灯16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当干式变压器6的温度继续升高,超过绝缘耐受温度时,热敏传感器15传输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接收信号使报警信号灯16闪烁,进而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关闭变压器,防止高温损坏变压器,提到了安全保障。进一步的,通风筒2的横截面为圆形,降温管7呈倒U型结构且覆盖于干式变压器6的外壳表面。具体地,通风筒2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的内部设置有双层过滤网层,过滤网14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具体地,底座3的底部安装有脚垫17,脚垫1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箱体1内部通电,而后通过控制器4启动电机11与排风机13,电机11工作使扇叶12转动,同时排风机13工作产生气流以带动箱体1内的气流循环,然后将热空气抽出,操作控制器4启动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工作将外水箱5内的水抽出,而后流经降温管7,进入内水箱9中,进而通过水流的温度对干式变压器6的表面进行散热,达到散热的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当干式变压器6的温度继续升高,超过绝缘耐受温度时,热敏传感器15传输信号到控制器4,控制器4接收信号使报警信号灯16闪烁,进而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关闭变压器,防止高温损坏变压器,提到了安全保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通风筒(2),且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部中间开设有腔槽(10),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4),且箱体(1)的内部通过脚架安装有干式变压器(6),所述箱体(1)的内部底端靠近干式变压器(6)的下方安装有扇叶(12),所述腔槽(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与扇叶(12)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且电机(11)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筒(2)的内部中间通过支架固定有排风机(13),所述排风机(13)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所述底座(3)的顶部靠近箱体(1)一侧的位置处安装有外水箱(5),所述箱体(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循环水泵(8),且箱体(1)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内水箱(9),所述循环水泵(8)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且循环水泵(8)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外水箱(5)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8)的顶部设置有降温管(7),所述降温管(7)远离循环水泵(8)的一端与内水箱(9)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的冷却降温结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通风筒(2),且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部中间开设有腔槽(10),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4),且箱体(1)的内部通过脚架安装有干式变压器(6),所述箱体(1)的内部底端靠近干式变压器(6)的下方安装有扇叶(12),所述腔槽(10)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与扇叶(12)通过转轴固定连接,且电机(11)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筒(2)的内部中间通过支架固定有排风机(13),所述排风机(13)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所述底座(3)的顶部靠近箱体(1)一侧的位置处安装有外水箱(5),所述箱体(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循环水泵(8),且箱体(1)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内水箱(9),所述循环水泵(8)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且循环水泵(8)的一侧通过水管与外水箱(5)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雷阳陈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图之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