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以优越的换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空调、供热、食品、化工、动力和机械等行业中。现有的板式热交换器一般由成对板式单元逐层叠加形成,每组成对板式单元至少由两片热交换板配合形成,相邻的热交换板之间呈间距设置并形成用于供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热交换板上具有角孔,流体通过角孔进入介质通道,然后现有的角孔的分流效果不佳,在分配流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死角,从而导致换热不均匀,甚至导致局部低温损坏,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中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通过在热交换板的角孔的外沿设置角孔分流结构,有效的优化了流体在角孔处的流动,降低了流体流动的分配阻力,避免了流体从角孔到板片的分布过程中流速的变化,使得流体分配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换热均匀性和充分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由若干成对板单元相互堆叠配合而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至少两片热交换板堆叠构成,所述热交换板为四边形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成对板单元相互堆叠配合而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至少两片热交换板堆叠构成,所述热交换板为四边形结构且其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角孔,所述热交换板从左往右依次分为液相换热区、两相换热区和汽相换热区;在所述液相换热区和汽相换热区内,所述热交换板对应角孔的外沿设置有角孔分流结构,所述角孔分流结构包括:支撑台,其为环绕角孔外沿冲制的、环状的隆起结构,且热交换板上同端的两个支撑台的凸起方向呈相反设置;分流槽道,其环绕支撑台外沿冲制且呈辐射状分布,在热交换板板面上形成有交替设置的第一脊部和第一槽部;所述分流槽道包括起始端、以及向外辐射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成对板单元相互堆叠配合而成,所述成对板单元由至少两片热交换板堆叠构成,所述热交换板为四边形结构且其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角孔,所述热交换板从左往右依次分为液相换热区、两相换热区和汽相换热区;在所述液相换热区和汽相换热区内,所述热交换板对应角孔的外沿设置有角孔分流结构,所述角孔分流结构包括:支撑台,其为环绕角孔外沿冲制的、环状的隆起结构,且热交换板上同端的两个支撑台的凸起方向呈相反设置;分流槽道,其环绕支撑台外沿冲制且呈辐射状分布,在热交换板板面上形成有交替设置的第一脊部和第一槽部;所述分流槽道包括起始端、以及向外辐射延伸形成的辐射端,所有所述分流槽道的起始端均落在支撑台的外环圆上,所有所述分流槽道的辐射端之间均采用平滑的曲线相连并形成第二圆,且该第二圆与外环圆、角孔圆为同心圆结构;在所述两相换热区内,所述热交换板的板面上冲制有压型图案,在热交换板板面上形成有呈交替设置的第二脊部和第二槽部;相邻的热交换板之间通过压型图案相互抵靠支撑形成介质通道,相邻的热交换板上的支撑台相互抵靠配合形成供流体流入或者流出介质通道的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于相变过程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分流槽道的起始端与角孔的圆心相连所构成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军,卓宏强,孙旭光,颜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