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04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管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杆,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该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通过在软管泵腔的顶部安装微型油箱,固定块能够提高微型油箱的稳固性,微型油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漏油管添加到挤压轮的表面,涂抹均匀,通过橡胶软片增加气密性,使润滑油不会轻易漏出,利用密封增压盖和微型油箱之间的螺纹连接,密封增压盖螺旋向下的同时挤压微型油箱内的空气,将润滑油挤压至漏油管内,涂抹到挤压轮上,并且涂抹均匀,减少浪费,减少了使用者加润滑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Hose Pump Hose Lubr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管泵
,具体为一种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软管泵属于蠕动泵的范畴,蠕动泵是转子式容积泵的一种,因其工作原理类似消化道以蠕动方式输送气固液三相介质而得名,软管泵与蠕动泵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蠕动泵指小流量(以毫升/分计)和低出口压力(不超过3kg/cm2),多用于卫生领域及实验室计量,而软管泵是指大流量(最大可达80立米/小时)和高输出压力(最大可达16kg/cm2),多用于工业场合大流量输送及计量。软管泵具有更好的自吸能力,几乎可以产生完美的真空来吸液,输送含气液和泡沫液而无气阻,输送高粘度和剪切敏感性介质也是强项,每转固定的排量而与出口压力无关,是天生的计量泵。但是目前的软管泵在工作时会产生磨损以及热量,需要使用者经常性的加入润滑剂,保证使用寿命,而加入润滑剂的多寡不容易判断,同时需要润滑剂的地方不能充分的接收到润滑剂,不能达到使用者的理想状态,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故而提出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具备能够更加方便的添加润滑剂,且添加的速度可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杆(3),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接块(6),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转接块(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泵腔(8),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软管泵腔(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9),所述软管泵腔(8)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法兰接管(10),所述软管泵腔(8)的内部中央活动连接有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软管泵软管润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杆(3),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接块(6),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转接块(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泵腔(8),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软管泵腔(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9),所述软管泵腔(8)的右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法兰接管(10),所述软管泵腔(8)的内部中央活动连接有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板(12),所述转板(1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短轴(13),所述短轴(13)固定连接有挤压轮(14),所述软管泵腔(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油箱(16),所述微型油箱(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块(15)并延伸至软管泵腔(8)内部的漏油管(17),所述漏油管(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软片(18),所述微型油箱(1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增压盖(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乡赵远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乡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