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98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包括分体式的顶盖板和上下两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分体式的四个连接件以及四个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能拆卸的连接,所述顶盖板的底面凸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箱体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箱体的上端敞口内。采用分体式设计,运输时,可以将顶盖板、侧板、连接件分别堆叠放置,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将所述箱体的内腔作为楼盖的栅格凹槽,大大简化楼盖的建造技术,同时提高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环保节能,免装修,降低成本。

A Removable Floor Mold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
本技术涉及建筑中楼盖的制造技术,特别是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楼盖的制造技术越来越丰富多样,有传统的布设钢筋网浇筑混凝土的实体楼盖,也有采用空心楼盖装配箱进行建造的楼盖,而空心楼盖装配箱建造楼盖的话,空心楼盖装配箱的底座必须要混凝土底座且内部需要预埋钢筋网,这样才能进行吊顶或者满足其它对装配力有要求的使用需求,而这种建造方式如果应用到那些对装配力无要求的情况,则会造成大材小用的浪费,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建筑的地下室看到,地下室的天花板并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平面形状或有吊顶的,而是有一排排的栅格凹槽100构成的,如图1所示,这种由复数个的栅格凹槽100组成的楼盖,因其具有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等优势,而越来越受青睐,特别适用于对天花板无装配力要求的楼盖上,例如,适用于无需吊顶的楼盖、地下室等。如图2所示,这种具有栅格凹槽100的楼盖制造工艺是先搭建支撑模板200,支撑模板200上用模板钉出一个个向上凸起的凸块300,然后铺设钢筋网,接着浇筑混凝土,通过这些凸块300形成一个个栅格凹槽100,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后拆除支撑模板200和各个凸块300的模板,最后对各个栅格凹槽100进行粉刷装修。然而这种制造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制造时需要用模板钉出一个个凸块300,这种制造方法很繁琐,需要事先锯好一大堆的模板,然后将模板钉成凸块300,以一般商场的地下室为例,采用这种结构的楼盖,需要钉数百个甚至上千个,耗时耗力。其次,拆模时需要将组成凸块300的模板撬掉,对于模板来说损坏非常严重,一般一套模板用一次后损坏非常严重,很多不能进行重复利用,只能报废处理,浪费材料,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最后,还要对各个栅格凹槽100进行粉刷装修,也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大大简化楼盖的制造技术,同时提高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免装修,降低运输和制造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包括分体式的顶盖板和上下两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分体式的四个连接件以及四个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能拆卸的连接,所述顶盖板的底面凸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箱体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箱体的上端敞口内。进一步地,每所述连接件为直角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的两直角端分别开设有一卡槽,且两卡槽互相垂直;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分别对应嵌入同一所述连接件的两卡槽内。进一步地,每所述卡槽内还凸设有防脱凸块,每所述侧板对称开设有防脱槽,每所述防脱凸块一一对嵌入所述防脱槽。进一步地,每所述卡槽内的防脱凸块有两个,且两防脱凸块对应布置在所述卡槽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同时两防脱凸块错位布置,每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对称开设有两防脱槽。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上小下大形状,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箱体的内腔相匹配;所述支撑板能拆卸的嵌入所述箱体的下端敞口内,且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和所述箱体的底端平齐。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柱套筒,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心位置凸设有一限位凸柱,所述限位凸柱能拆卸的嵌入所述支撑柱套筒底端内,所述支撑柱套筒的顶端抵住所述限位块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柱具有一锥度使其上小下大。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为高强度陶瓷顶盖板。进一步地,每所述侧板为高强度陶瓷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硬质合金连接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包括分体式的顶盖板和上下两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分体式的四个连接件以及四个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能拆卸的连接,所述顶盖板的底面凸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箱体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箱体的上端敞口内。采用分体式设计,运输时,可以将顶盖板、侧板、连接件分别堆叠放置,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将所述箱体的内腔作为楼盖的栅格凹槽,大大简化楼盖的建造技术,同时提高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环保节能,免装修,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具有栅格凹槽的楼盖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建造栅格凹槽的支撑模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楼盖模壳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顶盖板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顶盖板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侧板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侧板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板的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所述的支撑板的俯视图。图中:100、栅格凹槽,200、支撑模板,300、凸块,1、顶盖板,11、限位块,2、箱体,21、连接件,211、卡槽,212、防脱凸块,22、侧板,221、防脱槽,3、支撑板,31、限位凸柱,4、支撑柱套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1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包括分体式的顶盖板1和上下两端敞口的箱体2,所述箱体2包括分体式的四个连接件21以及四个侧板22,相邻两个侧板22的相邻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1能拆卸的连接,所述顶盖板1的底面凸设有一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和所述箱体2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11嵌入所述箱体2的上端敞口内。分体式设计,使得运输时,可以将各个顶盖板1堆叠在一起,各个侧板22堆叠在一起,各个连接件21堆叠在一起,使得空间更紧凑,提高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使用时,先搭建支撑模板,然后按照设计尺寸,在支撑模板上的安装位置将本技术所述侧板22和连接件21先装配组合成箱体2,然后在将所述顶盖板1卡入所述箱体2的上端敞口内,以此类推,将所有的本技术所述楼盖模壳安装好,然后铺设钢筋网,最后浇筑混凝土,待静置凝固后拆除支撑模板,然后本技术所述箱体1的内腔和顶盖板1即组成栅格凹槽,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楼盖模壳,在建造时无需再用模板钉出形成栅格凹槽的凸块,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减少了对模板的损耗,提高了支撑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同时无需再进行重新粉刷装修,更进一步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每所述连接件21为直角连接件21,每所述连接件21的两直角端分别开设有一卡槽211,且两卡槽211互相垂直;相邻两个侧板22的相邻端分别对应嵌入同一所述连接件21的两卡槽211内。采用侧板22嵌入卡槽211的安装方式,使得拆装更方便。每所述卡槽211内还凸设有防脱凸块212,每所述侧板22对称开设有防脱槽221,每所述防脱凸块212一一对嵌入所述防脱槽221。通过防脱凸块212和防脱槽221相互嵌合,防止所述侧板22和连接件21组装后发生脱离,使得组装更牢固。每所述卡槽211内的防脱凸块212有两个,且两防脱凸块212对应布置在所述卡槽211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同时两防脱凸块212错位布置,每所述侧板2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对称开设有两防脱槽221。通过两个错位布置的防脱凸块212在侧板22的内外两个侧对侧板进行限位,更进一步的防止箱体2组装后松动太大,使得组装更牢固。还包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的顶盖板和上下两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分体式的四个连接件以及四个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能拆卸的连接,所述顶盖板的底面凸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箱体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箱体的上端敞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的顶盖板和上下两端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分体式的四个连接件以及四个侧板,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能拆卸的连接,所述顶盖板的底面凸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箱体的内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嵌入所述箱体的上端敞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其特征在于:每所述连接件为直角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的两直角端分别开设有一卡槽,且两卡槽互相垂直;相邻两个侧板的相邻端分别对应嵌入同一所述连接件的两卡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其特征在于:每所述卡槽内还凸设有防脱凸块,每所述侧板对称开设有防脱槽,每所述防脱凸块一一对嵌入所述防脱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其特征在于:每所述卡槽内的防脱凸块有两个,且两防脱凸块对应布置在所述卡槽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同时两防脱凸块错位布置,每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九易明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