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89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包括槽体和设置在槽体背面顶部的背板,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背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挤压脱水机构和收卷轮,挤压脱水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两个螺杆套、两个挤压轮、两个固定杆和两个轴承,两个螺杆套分别与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配合,其中一个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槽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两个导向轮间设置有两个毛刷和两个刷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挤压脱水机构,在对位芳纶纤维运动时,在两个挤压轮的作用下,既不会阻挡对位芳纶纤维的运动,又能对对位芳纶纤维进行挤压,从而能对清洗后的对位芳纶纤维进行挤压脱水,在脱水的同时,还能对水中含有的杂质同时挤出。

A cleaning tank for para-aramid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槽,具体为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
技术介绍
对位芳纶纤维又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的有机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比重轻、抗冲击、耐疲劳、化学稳定性好、低膨胀和低导热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被作用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清洗以待后续步骤使用。目前,现有的清洗槽,仅能对对位芳纶纤维进行简单的浸泡、冲洗,清洗效果较差,且清洗后对位芳纶纤维上还附着有较多的水分,且杂质也易和水分同时残留在对位芳纶纤维上,还需要后续专门的设备进行脱水操作,较为麻烦。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包括槽体和设置在槽体背面顶部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所述背板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收卷轮和挤压脱水机构,所述收卷轮与背板转动连接,所述挤压脱水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两个螺杆套、两个挤压轮、两个固定杆和两个轴承,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套分别与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配合,两个所述螺杆套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挤压轮分别套设在连杆上,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槽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槽体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间设置有两个毛刷和两个刷辊,其中一个所述毛刷的顶部和另外一个所述毛刷的底部均设有减速电机,两个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毛刷的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电机均通过安装架与槽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刷辊的转轴与槽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电机均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盘、摇把和插杆,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呈圆周分布有若干个插孔,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中部穿插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的端部设有拉环,所述插杆的中部设有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导向杆,两个所述螺杆套均与导向杆穿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挤压轮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分别与两个连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通过设有的挤压脱水机构,在对位芳纶纤维运动时,在两个挤压轮的作用下,既不会阻挡对位芳纶纤维的运动,又能对对位芳纶纤维进行挤压,将水挤下,从而能对清洗后的对位芳纶纤维进行挤压脱水,在脱水的同时,还能对水中含有的杂质同时挤出,增强了清洗效果,通过设有的锁紧机构,能根据对位芳纶纤维的厚度,灵活调节两个挤压轮的距离后,使双向螺纹杆无法转动,从而使两个挤压轮的距离被锁死,从而提高对对位芳纶纤维的挤压脱水效果,提高适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的挤压脱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的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的电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槽体;2、背板;3、定滑轮;4、导向轮;5、毛刷;6、减速电机;7、刷辊;8、挤压脱水机构;801、双向螺纹杆;802、螺杆套;803、连杆;804、挤压轮;805、固定杆;806、导向杆;807、轴承;808、限位环;9、收卷轮;10、排水管;11、锁紧机构;1101、转盘;1102、摇把;1103、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槽体1背面顶部的背板2,背板2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3,背板2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收卷轮9和挤压脱水机构8,收卷轮9与背板2转动连接,挤压脱水机构8包括双向螺纹杆801、两个螺杆套802、两个挤压轮804、两个固定杆805和两个轴承807,双向螺纹杆80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807与两个固定杆805转动连接,两个螺杆套802分别与双向螺纹杆801的两侧螺纹配合,两个螺杆套802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杆803,两个挤压轮804分别套设在连杆803上,其中一个固定杆805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11,槽体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0,槽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4,两个导向轮4间设置有两个毛刷5和两个刷辊7,其中一个毛刷5的顶部和另外一个毛刷5的底部均设有减速电机6,两个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毛刷5的转轴连接,两个减速电机6均通过安装架与槽体1固定连接,两个刷辊7的转轴与槽体1转动连接,两个减速电机6均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中,锁紧机构11包括转盘1101、摇把1102和插杆1103,其中一个固定杆805的外侧固定设有转盘1101,转盘1101的表面呈圆周分布有若干个插孔,双向螺纹杆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1102,摇把1102的中部穿插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杆1103,当插杆1103插入到转盘1101上的插孔时,能够阻止双向螺纹杆801转动。其中,插杆1103的端部设有拉环,插杆1103的中部设有挡块,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环拉动插杆1103,挡块能够防止插杆1103掉落。其中,双向螺纹杆801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导向杆806,两个螺杆套802均与导向杆806穿插连接,能对两个螺杆套802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其中,两个挤压轮80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808,限位环808分别与两个连杆803固定连接,使两个挤压轮804能够具有较好的挤压脱水效果。其中,排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便于控制清洗废水的排出,集中处理。工作时,将对位芳纶纤维依次绕过定滑轮3和一侧的导向轮4,并继续穿过两个毛刷5之间和两个刷辊7之间,再通过另一侧的导向轮4和挤压脱水机构8绕卷到收卷轮9上,往槽体1内注入清洗液或清水,转动收卷轮9,使对位芳纶纤维往收卷轮9上绕卷,同时开启减速电机6,减速电机6优选为XD-3420-2型,从而带动毛刷5转动,对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进行摩擦清洗,在对位芳纶纤维移动的过程中,两个刷辊7也与对位芳纶纤维接触,从而进一步起到对对位芳纶纤维清洗的作用,根据对位芳纶纤维的厚度,需要调节两个挤压轮804之间的距离,使之可对清洗后的对位芳纶纤维进行挤压脱水,具体为,通过拉环拉动插杆1103,使插杆1103从转盘1101上的插孔脱离,摇动摇把1102,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杆801转动,在导向杆806的作用下,从而使两个螺杆套802靠近,待到两个挤压轮804的位置合适时,将插杆1103插入到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槽体(1)背面顶部的背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3),所述背板(2)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收卷轮(9)和挤压脱水机构(8),所述收卷轮(9)与背板(2)转动连接,所述挤压脱水机构(8)包括双向螺纹杆(801)、两个螺杆套(802)、两个挤压轮(804)、两个固定杆(805)和两个轴承(807),所述双向螺纹杆(80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807)与两个固定杆(80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套(802)分别与双向螺纹杆(801)的两侧螺纹配合,两个所述螺杆套(802)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杆(803),两个所述挤压轮(804)分别套设在连杆(803)上,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805)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11),所述槽体(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槽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4),两个所述导向轮(4)间设置有两个毛刷(5)和两个刷辊(7),其中一个所述毛刷(5)的顶部和另外一个所述毛刷(5)的底部均设有减速电机(6),两个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毛刷(5)的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电机(6)均通过安装架与槽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刷辊(7)的转轴与槽体(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电机(6)均通过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位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清洗槽,包括槽体(1)和设置在槽体(1)背面顶部的背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一侧设置有定滑轮(3),所述背板(2)的另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收卷轮(9)和挤压脱水机构(8),所述收卷轮(9)与背板(2)转动连接,所述挤压脱水机构(8)包括双向螺纹杆(801)、两个螺杆套(802)、两个挤压轮(804)、两个固定杆(805)和两个轴承(807),所述双向螺纹杆(80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807)与两个固定杆(80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杆套(802)分别与双向螺纹杆(801)的两侧螺纹配合,两个所述螺杆套(802)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杆(803),两个所述挤压轮(804)分别套设在连杆(803)上,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805)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机构(11),所述槽体(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槽体(1)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4),两个所述导向轮(4)间设置有两个毛刷(5)和两个刷辊(7),其中一个所述毛刷(5)的顶部和另外一个所述毛刷(5)的底部均设有减速电机(6),两个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毛刷(5)的转轴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电机(6)均通过安装架与槽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黄森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清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