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组件及包含该滑轨组件的滑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7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滑轨组件及包含该滑轨组件的滑轨总成,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强化结构的滑轨组件,及包含该滑轨组件的滑轨总成,该滑轨组件进一步可内藏一自动复归及缓冲装置,并可结合单段或双双段的另外滑轨组件,而使这些滑轨组件及滑轨总成具有高结构强度及运行平稳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轨组件及包含该滑轨组件的滑轨总成,特别是指适用于 底装式抽屉滑轨(Undermount Drawer Slide),而可内藏自动复归及缓冲装置 的滑轨组件,并若另结合单段或双双段的另外滑轨组件,可为滑轨总成而具有 高强度及运行平稳的特性。
技术介绍
一般底装式抽屉滑轨,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案第200628097号、台湾专利 公告案第588611号(美国专利公告案第6, 682, 160 B2号)、台湾专利公开案第 200628097号(美国专利临时案第60/625,555号)、美国专利案公告案第 6,854,817 Bl号、美国专利公告案第6,945,620 B2号及美国专利公开案第 2005/0231083 Al号、美国专利公开案第2006/0097609 Al号,均已揭露这类 滑轨的基本构造。然而,这类滑轨组件及总成,受限轨道结构强度不足,以及轨道附属元配 件配设置外露,在使用寿命及滑轨运行平稳度上,普遍较低,容易产生损坏及 故障等情形,影响使用时的质量与性能。由于习用滑轨组件、附属配件及其总成,存在上述的缺失与不足,基于产 业进步的未来趋势前提下,实在有必要提出具体的改善方案,以符合产业进步 所需,更进一步提供业界更多的技术性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组件及包含该滑轨组件的滑轨总成,以实现解决轨道强度不足、附属配组件外露致使滑轨易产生干涉等问题。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行的技术手段及方案包括一种滑轨组件,其具有包含一安装壁、 一底壁及一轨道,其中,安装壁垂 直向延伸,底壁水平向延伸相连于安装壁,轨道为一倒U型体,轨道的一侧壁 为垂直向延伸相连于底壁者。一种滑轨总成,包含有滑轨组件,该滑轨组件具有一安装壁、 一底壁及一 轨道,其中,安装壁垂直向延伸,底壁水平向延伸相连于安装壁,轨道为一倒 U型体,轨道的一侧壁为垂直向延伸相连于底壁,轨道的一端顶部设有第一挡 止连动件,且轨道的两侧壁设有第一悬挂轮,及于滑轨组件的轨道上迭合套接 有第一轨,第一轨为一倒U型体,其两侧壁下缘相向设有弯折部,而以弯折部 扣抵于第一悬挂轮,另,第一轨的一端顶部设有连动件,且第一轨与轨道之间 设有第一轴承滑动件者。其中,第一挡止件设有第一支撑轮,第一支撑轮局部外露于第一挡止件的 上方。其中,第一轴承滑动件包含有倒U型的第一座体,其第一座体的顶面与两 侧设有第一滚轮。其中,滑轨组件的轨道下设有一回归基座,回归基座具有包含一垂直的嵌 合部与一水平的底板,该嵌合部上具有凸榫与穿孔,回归基座的嵌合部嵌入轨 道内,且回归基座的底板上设有滑槽,该滑槽穿设有拉引件,另于第一轨的一 侧壁设有第一连动件,且轨道上的第一悬挂轮以一轴杆穿接,并于轨道的侧壁 设有卡孔,而回归基座以嵌合部嵌入轨道内,凸榫对应卡孔卡入,并以轴杆穿 过嵌合部的穿孔。其中,轨道内部与回归基座的嵌合部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两 端分别连结于嵌合部与拉引件,且第一轨的第一连动件以拉引件结合而受弹性 组件牵拉。其中,轨道内部与回归基座的嵌合部之间另设有一缓冲件及一弹性组件, 缓冲件具有一固定端与一缓冲杆,其固定端抵于嵌合部,缓冲杆相向连结于拉引件,且缓冲杆为自动伸出;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结于固定端与拉引件者。其中,拉引件具有一滑块与一勾片,该滑块与弹性组件的一端缓冲件的缓 冲杆连结,勾片则枢接于滑块并穿设于滑槽,而以勾片相对第一轨的第一连动件结合者。其中,第一轨上迭合套接有第二轨,第二轨为倒U型体,第二轨的两侧壁 下缘各相向设有弯折部,第一轨的一端顶部设有第二挡止件另第二轨的一侧壁 设有定位杆,定位杆与勾片可作结合与分离,且第一轨的两侧壁设有第二悬挂 轮,使第二轨以其弯折部扣抵于第二悬挂轮,及于第一轨与第二轨之间设有第 二轴承滑动件者。其中,第二轨的一侧壁设有第二连动件,滑轨组件第二连动件对应结合于 前述回归基座上的拉引件。其中,第二挡止件设有第二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局部外露于第二挡止件的 上方。其中,第二轴承滑动件包含有倒U型的第二座体,其第二座体的顶面与两 侧设有第二滚轮。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 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滑轨组件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滑轨组件与第一轨的滑轨总成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滑轨组件与第一轨的滑轨总成迭合关系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挡止件包含第一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滑轨组件结合自动复归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自动复归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自动复归装置包含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滑轨组件、第一轨与第二轨的滑轨总成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滑轨组件、第一轨与第二轨的滑轨总成迭合关系 剖面图。图IO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挡止件包含第二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滑轨组件、第一轨与第二轨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轨拉伸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轨与第一轨完全拉伸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滑轨组件11的立体图,其中-滑轨组件1 ,其具有一安装壁11 、 一底壁12及一轨道13 ,其中,安 装壁ll垂直向延伸,底壁12水平向延伸相连于安装壁11 ,轨道13为一倒 U型体,轨道13的一侧壁为垂直向延伸相连于底壁12 。而据以上述的滑轨组件1再配合另外一单段滑轨组件组立成基本架构的滑 轨总成时,其实施例如图2与图3所示,于滑轨组件l的轨道13的一端顶部 设有一第一挡止件14 ,且轨道13的两侧壁设有第一悬挂轮15 ,并于滑轨组 件1的轨道13上迭合套接有第一轨2 ,第一轨2为一倒U型体,其两侧壁 下缘相向设有弯折部21 ,而以弯折部21扣抵于第一悬挂轮15 ,另第一轨2 的一端设有第一连动件22 ,且第一轨2与轨道13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滑动件 16 ,其中,第一轴承滑动件16包含有倒U型截面与长条状延伸的第一座体 161 ,其第一座体161的顶面与两侧设有第一滚轮162 ,第一轴承滑动件16并 相对第一挡止件14可相碰撞而被挡止,又,第一挡止件14 ,如图4所示, 另可设有一第一支撑轮141 ,第一支撑轮141局部外露于第一挡止件14的上 方。另,上述滑轨总成进一步设置有自动复归装置时,其实施例如图5与图6 所示,滑轨组件1的轨道13下设有一回归基座4 ,回归基座4具有一垂直 的嵌合部41与一水平的底板42 ,该嵌合部41上具有凸榫411与穿孔412 , 而在回归基座4以嵌合部41嵌入轨道13内并加以固定的方式上, 一种可行 方式是于滑轨组件1的轨道13的侧壁设有卡孔131 ,且轨道13上的第一悬 挂轮15以一轴杆151穿接,藉之,嵌合部41上的凸榫411可对应卡孔131卡 入,并直接利用第一悬挂轮15的轴杆151穿过嵌合部41的穿孔412 。另, 回归基座4的底板42上设有滑槽421 ,该滑槽421穿设有一拉引件43 ,该 拉引件43具有一滑块431与一勾片432 ,该勾片432枢接于滑块431上, 可作小角度的摆动,并且如图3所示,第一轨2上的第一连动件22可卡接于回归基座4处的勾片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轨组件,包括安装壁、底壁及轨道,其特征在于:安装壁,安装壁垂直向延伸;底壁,底壁水平向延伸相连于安装壁;及轨道,为一倒U型体,轨道的一侧壁为垂直向延伸相连于底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金梁秀江王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