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07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座,在分离器座的底部设有与分离器座连接的分离器外筒体,在分离器外筒体内设有分离器内分筒,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安装在分离器座设置的安装孔中,在安装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安装孔相切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与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连通,进气口与分离器外筒体内壁和分离器内分筒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在分离器外筒体内壁设有下旋的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上端与进气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将分离器筒体内壁设置为螺旋通道,使得从进气口进入的压缩空气通过安装孔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在空腔内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液体通过螺旋通道储存且向下流动,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且提高了分离效率。

A New Type of Steam-Water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特别是对于一些应用环境恶劣、要求高的场合如铁路机车等,对于压缩机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而压缩空气净化程度是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能否有效、持续输出干燥、无杂质的压缩气体称为关键。因此,空压机中均设有空气净化装置,而空气净化装置中对气体净化的关键在于对其进行汽水分离,然后在进行各种净化处理。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的汽水分离器的分离器筒体内设有可将进入其中的压缩空气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的扇叶结构,使压缩空气在分离器筒体内以中立旋流离心向下倾斜变向运动时通过扇叶结构进行汽水分离,然而该扇叶结构对压缩空气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效果不是很好,分离后的气体中还会含有一定的液体,从而影响空压机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座,在所述分离器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分离器座连接的分离器外筒体,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设有分离器内分筒,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分离器座设置的安装孔中,在所述安装孔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切的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和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设有下旋的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使得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安装孔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在空腔内以中立旋流离心向下倾斜变向运动从而使气体和液体分离。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器内分筒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上端,所述螺旋通道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上端并向下延伸出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下端相对位置下方。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端部沿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直径向外延伸出环形的第一卡台,沿所述第一卡台侧壁一周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分离器座的安装孔内设置的第二螺纹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上端沿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直径向内延伸出环形的第二卡台,在所述第二卡台的下方设有穿过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通孔。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分离器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卡台上方,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分离器座与所述出气口所在侧的相对一侧并位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的卡台下方。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下端设有分离器集液底座,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端与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紧密连接,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上端设置为多层的碟片结构,所述碟片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在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中间设有内腔,在所述碟片结构间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通道,在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通道。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最上层所述碟片结构与所述螺旋通道的最下圈相对应。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端上表面设置为下斜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弧面结构与最下层所述碟片结构之间。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端与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连接处设置为第三螺纹结构,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与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端连接处设置为与所述第三螺纹结构相对应的第四螺纹结构。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上的第四螺纹结构的上端沿所述分离器外筒体内壁一周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凹槽的底端相对应;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端外壁向所述内腔倾斜设置。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分离器集液底座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导管、设置在所述导管端部的排气部和设置在所述导管一侧的排水部,所述排水部通过一针管结构连接在所述导管和所述排气部之间,所述排水部的下端设有多个排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汽水分离器通过将分离器筒体内壁上设置的螺旋通道代替现有的可将进入其中的压缩空气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的扇叶结构,使得压缩空气沿螺旋通道旋转的过程中将气体和液体分离的更彻底,同时,通过在分离器外筒体内下端设置的分离器集液底座再次进行分离过滤,使得汽水分离的效果更好,且提高了分离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分离器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分离器筒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分离器内分筒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分离器集液底座结构图。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实施例1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如图1-5所示:包括分离器座1,在分离器座1的底部设有与分离器座1连接的分离器外筒体2,在分离器外筒体2内设有分离器内分筒3,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安装在分离器座1设置的安装孔11中,在安装孔1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安装孔11相切的出气口12和进气口13,出气口12与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连通,进气口13与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和分离器内分筒3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在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设有下旋的螺旋通道21,螺旋通道21的上端与进气口13相连,使得从进气口13进入的压缩空气通过安装孔11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在空腔内以中立旋流离心向下倾斜变向运动从而分离。而分离器内分筒3设置在分离器外筒体2内上端,螺旋通道21设置在分离器外筒体2内上端并向下延伸出与分离器内分筒3的下端相对位置下方,使得分离后的气体从分离器内分筒3下端进入分离器内分筒3中并通过分离器内分筒3上端从出气口12排出,而分离后的液体沿螺旋通道21向下流动,且多余的液体可在螺旋通道21中存储。本技术中,在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端部沿分离器内分筒3的直径向外延伸出环形的第一卡台31,沿第一卡台31侧壁一周设有第一螺纹结构,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通过第一螺纹结构与分离器座1的安装孔11内设置的第二螺纹结构固定连接;在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沿分离器内分筒3的直径向内延伸出环形的第二卡台32,在第二卡台32的下方设有穿过分离器内分筒3的通孔33;可使进入分离器内分筒3内的气体在旋转过程中进行二次汽水分离后的液体或水分子通过,再次沿螺旋通道21向下流动。且进入分离器内分筒3内的气体进行二次分离后,使得从出气口12排出的气体更加干净、无杂质。在分离器外筒体2内下端设有分离器集液底座4,分离器集液底座4的下端与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紧密连接,分离器集液底座4的上端设置为多层的碟片结构41,碟片结构41的端部与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可使分离的液体沿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下滑,同时,没有进入分离器内分筒3的气体也可从此间隙通过;在分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座(1),在所述分离器座(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分离器座(1)连接的分离器外筒体(2),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设有分离器内分筒(3),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分离器座(1)设置的安装孔(11)中,在所述安装孔(1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1)相切的出气口(12)和进气口(13),所述出气口(12)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气口(13)与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和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设有下旋的螺旋通道(21),所述螺旋通道(21)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13)相连,使得从所述进气口(13)进入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安装孔(11)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在空腔内以中立旋流离心向下倾斜变向运动从而使气体和液体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座(1),在所述分离器座(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分离器座(1)连接的分离器外筒体(2),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设有分离器内分筒(3),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分离器座(1)设置的安装孔(11)中,在所述安装孔(1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1)相切的出气口(12)和进气口(13),所述出气口(12)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气口(13)与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和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壁设有下旋的螺旋通道(21),所述螺旋通道(21)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13)相连,使得从所述进气口(13)进入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安装孔(11)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在空腔内以中立旋流离心向下倾斜变向运动从而使气体和液体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上端,所述螺旋通道(21)设置在所述分离器外筒体(2)内上端并向下延伸出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下端相对位置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端部沿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直径向外延伸出环形的第一卡台(31),沿所述第一卡台(31)侧壁一周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分离器座(1)的安装孔(11)内设置的第二螺纹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上端沿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直径向内延伸出环形的第二卡台(32),在所述第二卡台(32)的下方设有穿过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通孔(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2)位于所述分离器座(1)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卡台(31)上方,所述进气口(13)位于所述分离器座(1)与所述出气口(12)所在侧的相对一侧并位于所述分离器内分筒(3)的卡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有朋杨洪庆张明杨宗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标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