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发玉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0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包括油缸缸体、油缸活塞和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置于油缸缸体内,与油缸活塞杆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油缸缸体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所述油缸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油缸缸体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高压油的进出完全通过一个进出油口完成,高压油能够完全进入整个油缸缸体,油缸活塞杆和活塞在高压油的挤压作用下上升,出油时,高压油迅速排出油缸缸体,带动冲击锤下降完成冲击作业,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油缸缸体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可以较好的防止油的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工作油缸,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破碎机使用的液压工作油缸。
技术介绍
目前打桩、破碎或其它工程上一般采用冲击作业的方式,这种方式利用高压油泵带动冲击系统如打桩锤、冲击锤等进行作业,有的采用双油缸结构进行作业,有的采用液压油缸与锤体一体式结构,上述方式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能耗大,工作效率低,普遍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寿命长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包括油缸缸体、油缸活塞和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置于油缸缸体内,与油缸活塞杆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油缸缸体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所述油缸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油缸缸体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结构,所述油缸缸体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高压油的进出完全通过一个进出油口完成,所述油缸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具有间隙,高压油能够完全进入整个油缸缸体,油缸活塞杆和活塞在高压油的挤压作用下上升,出油时,高压油迅速排出油缸缸体,带动冲击锤下降完成冲击作业,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油缸缸体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可以较好的防止油的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以下是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油缸缸体顶盖的上部固定设有压缩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油缸活塞杆及油缸活塞撞击缸底,使用期限长。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在油缸缸体内壁上的防尘圈和密封圈。防尘圈防止尘土进入缸体,密封圈能够防止油的泄漏。所述密封圈为U形含氟密封圈。U形含氟密封圈耐磨、使用寿命长。所述油缸活塞杆位于油缸缸体外的端部固设有用来提升工作锤的横担。所述横担包括两块长条形板,所述两块长条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两块长条形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两块长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工作锤的连接装置。所述两块长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的连接工作锤的连接装置为尼龙绳或其它软状物连接。此种结构可以一个油缸带动两个冲击锤,作业效率较高,横担与工作锤之间使用尼龙绳或其它方式的软连接,可以减缓工作锤与横担之间的冲击力,避免因刚性连接而引起的容易断裂的问题,实际使用的效果较好,延长使用寿命。总之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上述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较高,使用寿命更长,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油缸缸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油缸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油缸活塞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装配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油缸缸体;2-油缸活塞;3-油缸活塞杆;4-进出油口;5-缸体顶盖;6-压缩弹簧;7-防尘圈;8-密封圈;9-横担;10-尼龙绳;11、12-工作锤。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液压工作油缸的油缸缸体1,所述油缸缸体1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4;如图2所示为油缸活塞杆3;如图3所示为油缸活塞2;如图4所示,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包括油缸缸体1、油缸活塞2和油缸活塞杆3,油缸活塞2置于油缸缸体1内,与油缸活塞杆2连接,所述油缸活塞2与油缸缸体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油缸活塞杆3与油缸缸体顶盖5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在油缸缸体内壁上的防尘圈7和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为U形含氟密封圈,所述油缸缸体1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4,所述油缸缸体顶盖5的上部固定设有压缩弹簧6,所述油缸活塞杆3位于油缸缸体1外的端部固设有用来提升工作锤的横担9,所述横担9包括两块长条形板,所述两块长条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活塞杆3固定连接于两块长条形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两块长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工作锤11、12的连接装置10,所述连接装置为尼龙绳,当控制高压油的控制阀块开启时,高压油迅速通过进出油管4进入油缸缸体1内,高压油通过油缸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的缝隙充满整个油缸缸体1内,在高压油的挤压作用下,油缸活塞和油缸活塞杆上升,通过横担9带动工作锤11、12上升,在控制阀块的控制下,高压油排出时,油缸活塞和油缸活塞杆在自身及工作锤的重力作用下,迅速下落,进行冲击作业,所述油缸缸体顶盖的上部固定设有压缩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油缸活塞杆及油缸活塞撞击缸底,所述防尘圈防止尘土进入缸体,密封圈能够防止油的泄漏,所述横担用硬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种结构可以一个油缸带动两个冲击锤,作业效率较高,横担与工作锤之间使用尼龙绳或其它方式的软连接,可以减缓工作锤与横担之间的冲击力,避免因刚性连接而引起的容易断裂的问题,实际使用的效果较好,延长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包括油缸缸体(1)、油缸活塞(2)和油缸活塞杆(3),油缸活塞(2)置于油缸缸体(1)内,与油缸活塞杆(2)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油缸缸体(1)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4),所述油缸活塞(2)与油缸缸体(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油缸活塞杆(3)与油缸缸体顶盖(5)之间设有密封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其特征是所述油缸缸体顶盖的上部固定设有压缩弹簧(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在油缸缸体内壁上的防尘圈(7)和密封圈(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为U形含氟密封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其特征是所述油缸活塞杆(3)位于油缸缸体(1)外的端部固设有用来提升工作锤的横担(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其特征是所述横担(9)包括两块长条形板,所述两块长条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活塞杆(3)固定连接于两块长条形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两块长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工作锤(11、12)的连接装置(1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其特征是所述两块长条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的连接工作锤(11、12)的连接装置为尼龙绳或其它软状物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包括油缸缸体、油缸活塞和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置于油缸缸体内,与油缸活塞杆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油缸缸体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所述油缸活塞与油缸缸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油缸缸体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采用上述结构,高压油的进出完全通过一个进出油口完成,高压油能够完全进入整个油缸缸体,油缸活塞杆和活塞在高压油的挤压作用下上升,出油时,高压油迅速排出油缸缸体,带动冲击锤下降完成冲击作业,所述油缸活塞杆与油缸缸体顶盖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可以较好的防止油的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E01C23/00GK1831343SQ20051004255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发玉 申请人:李发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工作油缸,包括油缸缸体(1)、油缸活塞(2)和油缸活塞杆(3),油缸活塞(2)置于油缸缸体(1)内,与油缸活塞杆(2)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油缸缸体(1)的下部设有一个与高压油管连通的进出油口(4),所述油缸活塞(2)与油缸缸体(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油缸活塞杆(3)与油缸缸体顶盖(5)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发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