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输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92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一端固定安装有输注接头的输入管以及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针的输送管,输入管的管身上,设置有滴管以及流速调节器,输入管和输送管之间设置有与输入管和输送管相连通的加温管,加温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固定相连,加温管的外部设置有将加温管夹持在内部从而对加温管进行加热从而使加温管内的肠内营养液加温的加热装置。其具有对肠内营养输注器进行加热,从而避免肠营养剂受冷凝固的优点。

Enteral nutrition infu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肠内营养输注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
技术介绍
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医院使用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基本操作过程为使用前检查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取出输液器,将圆锥接头部分与营养液相接通,再将营养液挂于输注杆上,随后进行排气直至营养液流至输注管下端,关紧调节器,再将输注器与鼻胃肠管相接通,调整流速进行输注。当冬天时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由肠内营养剂较为粘稠,密度大,使用时间长,故在持续滴入时,易受冷凝固,从而容易造成堵塞,同时病人也要承受一定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其具有对肠内营养输注器进行加热,从而避免肠营养剂受冷凝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包括一端固定安装有输注接头的输入管以及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针的输送管,输入管的管身上,设置有滴管以及流速调节器,输入管和输送管之间设置有与输入管和输送管相连通的加温管,加温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固定相连,加温管的外部设置有将加温管夹持在内部从而对加温管进行加热从而使加温管内的肠内营养液加温的加热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管并通过加热装置对加热管进行加温,从而对流经加热管内的肠内营养液进行加热,从而使避免在冬日进行输注时,肠内营养液因低温出现凝结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加热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呈矩形体的加热座,加热装置的内部灌注有水以及固定有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丝,加热座的外部设置有与加热丝相连通的电线,电线远离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电源相连通的插头,加热座的表面开设有嵌槽,嵌槽向加热座的中空内部凹陷,加热座的上方设置有全面贴合在加热座上表面的翻盖,翻盖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加热座长度方向的一侧相铰接,翻盖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为自由端,加热座上设置有在翻盖贴合在加热座上时将翻盖固定的固定组件,翻盖和加热座的外部套装有保温隔热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温管嵌入到嵌槽内,并通过翻盖将加温管固定在嵌槽内,再通过加热丝对加热座内的水进行加热,使水在对加温管进行热传递,从而对加热管进行加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加热座上与翻盖的自由端相对的一侧侧壁上的绷紧带,绷紧带远离加热座的一端固定有卡环,加热座的侧壁上位于绷紧带靠近翻盖的一侧固定有向下弯折的卡钩,绷紧带绕过加热座的下方并经由翻盖的上方回绕至卡钩处并将卡环套在卡钩上,从而通过绷紧带的弹力使翻盖紧密贴合在加热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绷紧带以及卡环和卡钩的配合,从而能够快速的将翻盖与加热座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嵌槽的形状由若干“S”形结构首尾依次相连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嵌槽的长度增长,从而使加温管处于加热座内的长度边长,使流经加温管中的肠内营养液受热时间更长,确保肠内营养液加热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电线呈螺旋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电源的位置对电线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不需要移动病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加热丝通过连续弯折从而形成蛇形结构分布在加热腔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加热丝的长度增加,从而减少水温上升所需的时间,使水温上升的速度加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翻盖朝向加热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嵌槽相对设置的用于避让加温管的避让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加温管探出嵌槽,从而使翻盖与加热座之间产生缝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组件包括管状的连接帽和连接头,连接帽的内孔开设有内螺纹,连接头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连接帽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连接帽和连接头相背离的一端的外部壁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分别与连接帽和连接头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从而将连接头与连接帽旋在一起,且连接头与连接帽均为管状结构,使连接头与连接帽的内部相连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帽连接连接头的一端外部壁板上设置有若干沿着连接帽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轴向设置的凸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棱加强连接帽的强度,避免在将连接头旋入到连接帽内部的时候,连接帽发生变形从而造成肠内营养液的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帽的内部设置有锥形的导流管,导流管贯穿连接帽,导流管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导流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固定相连,导流管直径较小的一端的尺寸小于连接头的内孔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管进行导流,从而避免肠内营养液在连接帽与连接头处因内孔直径的变化造成堆积,从而凝结出现堵塞。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加热管并通过加热装置对加热管进行加温,从而对流经加热管内的肠内营养液进行加热,从而使避免在冬日进行输注时,肠内营养液因低温出现凝结堵塞;2、通过将固定组件采用绷紧带以及卡环和卡钩的配合,从而能够快速的将翻盖与加热座进行固定;3、通过将嵌槽的形状采用由若干“S”形结构首尾相连而成,使嵌槽的长度增长,从而使加温管处于加热座内的长度边长,使流经加温管中的肠内营养液受热时间更长,确保肠内营养液加热的效果;4、通过将加热丝连续弯折呈蛇形,使加热丝的长度增加,从而减少水温上升所需的时间,使水温上升的速度加快;5、通过凸棱加强连接帽的强度,避免在将连接头旋入到连接帽内部的时候,连接帽发生变形从而造成肠内营养液的流失;6、通过导流管进行导流,从而避免肠内营养液在连接帽与连接头处因内孔直径的变化造成堆积,从而凝结出现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肠内营养输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肠内营养输注器上加热装置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加热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可拆卸固定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入管;2、输注接头;3、滴管;4、流速调节器;5、加温管;6、连接组件;61、连接帽;611、凸楞;612、导流管;613、第一翼板;62、连接头;621、第二翼板;7、输送管;8、锥形插针;9、加热装置;91、加热座;911、嵌槽;912、加热腔;92、翻盖;921、避让槽;93、绷紧带;931、卡环;94、卡钩;95、加热丝;96、电线;97、插头;98、保温隔热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包括一端固定安装有输注接头2的输入管1以及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针8的输送管7。输入管1上带有输注接头2的一端与输送管7上带有锥形插针8的一端相背离。在输入管1和输送管7之间设置有加温管5,加温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6分别与输入管1以及输送管7固定相连且内部相通。在加温管5的外部,设置有将加温管5夹在内部从而对加温管5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9。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包括一端固定安装有输注接头(2)的输入管(1)以及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针(8)的输送管(7),所述输入管(1)的管身上,设置有滴管(3)以及流速调节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1)和输送管(7)之间设置有与输入管(1)和输送管(7)相连通的加温管(5),所述加温管(5)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6)可拆卸固定相连,所述加温管(5)的外部设置有将加温管(5)夹持在内部从而对加温管(5)进行加热从而使加温管(5)内的肠内营养液加温的加热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包括一端固定安装有输注接头(2)的输入管(1)以及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针(8)的输送管(7),所述输入管(1)的管身上,设置有滴管(3)以及流速调节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1)和输送管(7)之间设置有与输入管(1)和输送管(7)相连通的加温管(5),所述加温管(5)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6)可拆卸固定相连,所述加温管(5)的外部设置有将加温管(5)夹持在内部从而对加温管(5)进行加热从而使加温管(5)内的肠内营养液加温的加热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内部中空的呈矩形体的加热座(91),所述加热装置(9)的内部灌注有水以及固定有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丝(95),所述加热座(91)的外部设置有与加热丝(95)相连通的电线(96),所述电线(96)远离加热装置(9)的一端设置有与电源相连通的插头(97),所述加热座(91)的表面开设有嵌槽(911),所述嵌槽(911)向加热座(91)的中空内部凹陷,所述加热座(91)的上方设置有全面贴合在加热座(91)上表面的翻盖(92),所述翻盖(92)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加热座(91)长度方向的一侧相铰接,所述翻盖(92)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为自由端,所述加热座(91)上设置有在翻盖(92)贴合在加热座(91)上时将翻盖(92)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翻盖(92)和加热座(91)的外部套装有保温隔热套(9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内营养输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加热座(91)上与翻盖(92)的自由端相对的一侧侧壁上的绷紧带(93),所述绷紧带(93)远离加热座(91)的一端固定有卡环(931),所述加热座(91)的侧壁上位于绷紧带(93)靠近翻盖(92)的一侧固定有向下弯折的卡钩(94),所述绷紧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爱民刘维华赵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雅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