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87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椅车架,包括车体、第一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及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轮椅车架可以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各个车轮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正常行驶。

Wheelchai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各个车轮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正常行驶的轮椅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椅车一般都具有一个大轮,然后为了保证轮椅车的平衡,在大轮的前后方向两侧增加辅助的小轮,大轮通常是直接安装在轮椅车的车架上,由固定于车架上的马达驱动。而小轮通常是枢接于支臂上,支臂枢接于车架上,并通过避震器来进行避震,而小轮与支臂则对车架进行辅助支撑,防止车架失失去平衡。现有的这种轮椅车虽然在平整的路面上适应性较好,但是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有可能会无法前进。这是由于前、后的小轮是通过独立的支臂及避震器来实现支撑,当所述大轮通过低洼的地面而前后的小轮处于较高的地面时,两小轮有可能会直接支撑起所述轮椅轮,而所述大轮则会被架起,无法与低洼的地面接触,并且整个车架是通过马达输出动力到大轮进行驱动前进的,因此,此时的马达的驱动力便无法转变成前进的动力,从而使轮椅车架无法前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平的路面上保持各个车轮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正常行驶的轮椅车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轮椅车架包括车体、第一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及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第一支臂,将所述第一支臂通过第一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上,并且将所述主动轮及第一辅助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两端,由于所述第一支撑轴及所述第二辅助轮与车体枢接的枢接轴之间形成两个支撑点,因此,可以有效的支撑所述车体,使其保持平衡;并且,由于所述第一支臂可沿所述第一支撑轴摆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辅助轮的高度可以通过摆动自动调整,因此,当遇到上坡、下坡及凹凸不平等路面时,所述第一支臂能及时调整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辅助轮的高度,从而自动适应路面的情况,避免传统车子在遇到斜路面时,中间的主动轮被前、后辅助轮抬起而不能着地,导致车子无法前进的情况;本技术通过第一支臂的摆动自动调整,可以保证所述主动轮在任何时候都能与地面有效接触,保证轮椅车架能正常行驶。较佳地,所述轮椅车架还包括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轮枢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支臂,使所述第二辅助轮也能实现摆动,进而达到自动调整的目的。具体地,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避震器。所述避震器可以对第二支臂进行减震,避免震动直接传到车体上并且有利于将所述第二辅助轮保持与地面接触。具体地,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之间设有避震器。所述避震器可以对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进行减震,避免震动直接传到车体上并且有利于将所述第一辅助轮及第二辅助轮保持与地面接触。具体地,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第一抵顶部,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抵顶部相互抵顶的第二抵顶部。所述第一抵顶部与所述第二抵顶部可以相互限位,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过度摆动。较佳地,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避震器。所述避震器可以对第一支臂进行减震,避免震动直接传到车体上,提高舒适性。较佳地,所述第一支臂包括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轴相互枢接,且所述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之间设有避震器。较佳地,所述轮椅车架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上且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轴呈平行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轴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轴的水平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一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一的上坡时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二的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二的上坡时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二的下坡时的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图。图11是本技术轮椅车架实施例三的上坡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图中展开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轮椅车架100,其包括车体1、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主动轮4、第一辅助轮5及第二辅助轮6,所述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主动轮4、第一辅助轮5及第二辅助轮6均分布于所述车体1的两侧,所述第一支臂2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2a枢接于所述车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5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2的一端。所述主动轮4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2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5与所述第二辅助轮6之间。所述第二支臂3设置于所述车体1与所述第二辅助轮6之间,具体是,所述第二支臂3的一端延伸出枢接部,在枢接部上通过第二支撑轴3a枢接于所述车体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轮6枢接。所述第二支臂3可以使所述第二辅助轮6也能实现摆动,进而达到自动调整的目的。所述第一支撑轴2a与所述第二支撑轴3a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轴2a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轴3a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辅助轮5及第二辅助轮6的枢接中心均呈竖直向上。再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臂2与所述第二支臂3之间设有避震器7。所述避震器7为避震弹簧。所述第一支臂2大致呈L型,所述减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2的L型的短边下端,两者的枢接轴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a的水平高度;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支臂3,两者的枢接轴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轴3a的水平高度,以使所述避震器7呈倾斜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支臂2与所述第二支臂3摆动时对所述避震器7的施力方向是沿着所述避震器7的中心轴方向的。所述避震器7可以对第一支臂2及第二支臂3进行减震,避免震动直接传到车体1上并且有利于将所述第一辅助轮5及第二辅助轮6保持与地面接触。所述第一支臂2上设有第一抵顶部2b,所述第二支臂3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抵顶部2b相互抵顶的第二抵顶部3b。所述第一抵顶部2b与所述第二抵顶部3b可以相互限位,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支臂2与所述第二支臂3过度摆动。所述第一支臂2包括第一支杆21及第二支杆22,所述第一支杆21与所述第二支杆22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支撑轴2a及第一辅助轮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21上,所述主动轮4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杆22上,所述第一辅助轮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21上。所述轮椅车架100还包括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马达及减速器,所述驱动装置8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2上且驱动所述主动轮4转动。综合上述再请参阅图4,下面对本实施例一的轮椅车架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当所述轮椅车架100在平整的路面上行走时,所述车体1的重力施加于所述第一支撑轴2a及第二支撑轴3a,此时,所述第一辅助轮5提供一向上的支撑力,所述主动轮4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两者同时支撑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第一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及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第一支臂、主动轮、第一辅助轮及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通过第一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轮枢接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车架还包括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撑轴枢接于所述车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轮枢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避震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之间设有避震器。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