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8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部约束装置,主要涉及护理领域。包括相对腕部左右相对设置和使用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垫体、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固定在第一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垫体、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固定在第二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为对称相对设置的弧形垫件,用于分别卡在手腕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够通过相邻侧的互相交叠形成闭合的容纳空间,所述空那空间为扁平结构且高度不超过3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将患者的手腕固定在预期的适当的位置,且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的无意识手部活动。

A Wrist Restrai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腕部约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腕部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的急诊和重症监护病房,经常收治和护理一些昏迷或自我意识丧失或低下的患者,且在急症和监护的患者往往都需要持续性的输液治疗。这些患者在输液时的最大问题,就是其丧失对手部控制的自我意识,容易发生无意识的手部抽动、握拳、抖动、翻掌等情况,这种情况对手部的输液影响非常大,经常因为患者手部姿势的改变,引发注入压迫了输液位置造成鼓针,或直接碰到针头引起受伤,或针头脱落的问题。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护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它能够将患者的手腕固定在预期的适当的位置,且不压迫需要进行输液治疗的血管区域,能够用于对患者的长时间约束,且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的无意识手部活动,使其保持有利于输液治疗的手部状态。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包括相对腕部左右相对设置和使用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垫体、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固定在第一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垫体、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固定在第二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为对称相对设置的弧形垫件,用于分别卡在手腕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够通过相邻侧的互相交叠形成闭合的容纳空间,所述空那空间为扁平结构且高度不超过3cm。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上均设有若干个D字环,所述第一垫体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二垫体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外表面沿其周向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D字环设置于辅助槽内。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的里侧分别设置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为硅胶层。所述第一罩体的高度不超过3cm,所述第一罩体前端的宽度为5~9cm;所述第二罩体的高度不超过3.5cm,所述第二罩体前端的宽度为5~9cm;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自后端至前端的长度相对应,且为8~15cm。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能够将患者的手腕固定在预期的适当的位置,且不压迫需要进行输液治疗的血管区域,能够用于对患者的长时间约束。设置在手掌部分的扁平的罩体,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的无意识手部活动,使其保持有利于输液治疗的手部状态。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垫体;2、第一罩体;3、第二垫体;4、第二罩体;5、D字环;6、辅助槽;7、第一绑带;8、第二绑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包括左右设置和使用的两部分组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垫体1和第一罩体2;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垫体3和第二罩体4;所述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为左右对称设置的弧形垫件,所述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所述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的里侧设置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为硅胶层,致敏性低。所述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在使用时在左右两侧将患者的手腕卡在中间。所述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上的外侧弧面沿其轴向均设有辅助槽6,所述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上均设置2个D字环5,所述D字环5的位置向上、向下对称设置在辅助槽6内,所述辅助槽6能够使绑带固定的更加稳固,防止绑定后发声绑带错位,确保固定效果。所述第一垫体1的上侧侧边和下侧侧边上均固定有第一绑带7,所述第二垫体3的上侧侧边和下侧侧边上均固定有第二绑带8,具体绑定的时候,使用第一绑带7绕过第二垫体3上的D字环5,系紧后,再系紧固定在床边的围栏栏杆上,使用第二绑带8绕过第一垫体1上的D字环5,系紧后,在系紧固定在床边的围栏栏杆上,使患者的手部保持在约束的位置,防止乱动,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所述第一罩体2固定在第一垫体1的前侧(靠近手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罩体4固定在第二垫体3的前侧(靠近手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罩体2的高度不超过3cm,所述第一罩体2的前端的宽度为6cm,所述第一罩体2自第一垫体1至第一罩体2前侧的长度为12cm,使第一罩体2内呈现扁平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罩体4的高度不超过3.5cm,所述第二罩体4的前端的宽度为6cm,所述第二罩体4自后侧至前侧的长度为12cm,使第二罩体4内呈现扁平的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二罩体4与第一罩体2相邻的内侧能够互相交叠覆盖,使第一罩体2和第二罩体4共同围成扁平且围合的容纳空间。用于对昏迷或重症患者的手部进行约束,由于在急诊以及重症监护室内,收治的患者往往存在昏迷、无自我意识、低自我意识等问题。且前述患者往往需要不间断输液治疗。这些患者经常在昏迷或无意识时,出现手部的翻转、抖动、抽动、无意识活动等情况,使得手部姿势不利于输液,或压迫输液位置,导致鼓针。然而急诊及重症监护的护理压力非常大,医护人员不可能盯着每一位患者,故使用这一围合的扁平容纳空间对患者输液的手部进行约束,能够有效的放置患者手部姿势及状态的改变,杜绝翻手、握拳、抖动等影响输液的情况。结合具体使用方式,进一步解释: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1)将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3左右对称的卡在输液一侧的手腕的左右两侧上;2)将第一绑带7绕过第二垫体3上的D字环5,系紧,并绑定在床边围栏上;将第二绑带8绕过第一垫体1上的D字环5,系紧,并绑定在床边围栏上;即可。本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上述固定后,具有很好的约束固定效果,能够将患者的手腕保持在病床一侧的适当位置,避免患者手部乱动。2)上述固定主要施力压迫位置在手腕的左右两侧,手腕左右两侧的表皮压迫感较低且对皮肤的影响较小,且让开手臂、手背的主要的输液用的血管,紧束固定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输液及输液血管。3)前侧的第一罩体2和第二罩体4共同形成扁平的闭合空间,将手部限制为手掌展平的状态,避免其握拳、翻掌、乱动等现象,有效保护输液进行。4)所述两个罩体的内侧通过侧边部分交叠覆盖来实现闭合,当需要查看的时候,直接掀起侧边就能够看清输液区域情况,非常便于快速查看输液。5)形成的手掌罩体对输液位置无压迫,且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能防止外物接触和影响输液部位。经过专利技术人多年的护理经验,经过反复的尝试,形成上述方案,特别针对就诊压力大的急诊及重症监护室,能大大提高对患者的保护,减轻医护人员的压力。特别能够降低昏迷、无意识患者的输液问题,得到科室内广泛的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腕部左右相对设置和使用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垫体、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固定在第一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垫体、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固定在第二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为对称相对设置的弧形垫件,用于分别卡在手腕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够通过相邻侧的互相交叠形成闭合的容纳空间,所述空那空间为扁平结构且高度不超过3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腕部左右相对设置和使用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垫体、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固定在第一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垫体、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固定在第二垫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为对称相对设置的弧形垫件,用于分别卡在手腕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能够通过相邻侧的互相交叠形成闭合的容纳空间,所述空那空间为扁平结构且高度不超过3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腕部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上均设有若干个D字环,所述第一垫体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二垫体的顶侧和底侧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凤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