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84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属于静脉滤器技术领域。它由回收管、滤网、尾管构成,所述滤网中部设有两层支撑脚,两层支撑脚之间的滤网向内凹陷,每层支撑脚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针构成,定位针由一根记忆金属丝折弯形成平直支撑部、U形弯曲部、连接部,平直支撑部与滤网中轴线平行,平直支撑部末端与U形弯曲部开口一侧连接,U形弯曲部开口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与滤网表面连接。定位针的平直支撑部与滤网中轴线平行,能够减小对血管的伤害;定位针的U形弯曲部,一方面能够限制平直支撑部插入过深,减小对血管伤害,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滤网与血管壁固定牢固。

A Double-layer Supporting Venous Filter for Easy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属于静脉滤器

技术介绍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逐日增加,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动脉血栓塞栓(PE)的临床表现,在美国,D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1000人。将近1/3未经治疗的症状性患者合并为PE。预防PE最有效的物理疗法是在静脉置入血栓滤器。血栓滤器分两种:永久性滤器或可回收滤器。永久性滤器是用来提供终身的过滤功能,它拥有最大的腔静脉内膜固定力,有研究证实滤器植入后可有效降低PE的发生率,但由于长期植入体内可引发下腔静脉穿孔、滤器移位、继发血栓导致下腔静脉闭塞以及DVT复发等并发症,故限制了其推广;可回收滤器,其优势在于既可作为永久性滤器长期置于体内,也可作为非永久性滤器取出。但其缺点在于作为非永久性滤器在体内放置的时间窗较短,一般仅为2周,时间过长因倒钩引发内皮化问题使滤器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而不易取出,国内外临床资料显示能被成功取出的可回收滤器不足30%,绝大多数留在体内,从而使可选择滤器的优势没有突显。并且其取出需要更加复杂的操作技术和额外的器材,使治疗成本增加。可回收滤器,它由回收管、滤网、尾管构成,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制成的镂空的纺锤形结构,滤网下端固定有回收管,顶端固定有尾管,回收管上设有方便抓取的倒钩,回收时,通过抓捕器抓住回收管上的倒钩,将滤器从体内取出。因此,设计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它能够防止滤器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而不易取出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它解决了目前滤器容易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不易取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它由回收管、滤网、尾管构成,所述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制成的镂空的纺锤形结构,滤网下端固定有回收管,顶端固定有尾管,所述滤网中部设有两层支撑脚,两层支撑脚之间的滤网向内凹陷,每层支撑脚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针构成,定位针由一根记忆金属丝折弯形成平直支撑部、U形弯曲部、连接部,平直支撑部与滤网中轴线平行,平直支撑部末端与U形弯曲部开口一侧连接,U形弯曲部开口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与滤网表面连接,两层支撑脚的所有定位针的U形弯曲部开口均朝向尾管一端。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定位针通过焊接固定在滤网表面。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定位针和滤网通过对记忆金属进行激光切割一体成型。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滤网上每层支撑脚设有4-8个定位针,各定位针均匀分布在同一层的圆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定位针的平直支撑部与滤网中轴线平行,能够减小对血管的伤害;(2)定位针的U形弯曲部,一方面能够限制平直支撑部插入过深,减小对血管伤害,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滤网与血管壁固定牢固;(3)滤网中部向内凹陷,仅仅依靠定位针完成定位及贴壁,最大程度减少贴壁面积,解决由于内皮生长导致的滤器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导致滤器回收失败的问题;(4)双层支撑脚支撑,防止出现倾斜或者移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定位针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回收管1,滤网2,尾管3,定位针4,平直支撑部41,U形弯曲部42,连接部4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它由回收管1、滤网2、尾管3构成,滤网2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制成的镂空的纺锤形结构,滤网2下端固定有回收管1,顶端固定有尾管3,滤网1中部设有两层支撑脚,两层支撑脚之间的滤网2向内凹陷,每层支撑脚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针4构成,定位针4由一根记忆金属丝折弯形成平直支撑部41、U形弯曲部42、连接部43,平直支撑部41与滤网2中轴线平行,平直支撑部41末端与U形弯曲部42开口一侧连接,U形弯曲部42开口另一侧通过连接部43与滤网2表面连接,两层支撑脚的所有定位针4的U形弯曲部42开口均朝向尾管3一端。定位针4通过焊接固定在滤网2表面。或者定位针4和滤网2通过对记忆金属进行激光切割一体成型。滤网2上每层支撑脚设有4-8个定位针4,各定位针4均匀分布在同一层的圆周上。定位针4的平直支撑部41与滤网2中轴线平行,能够减小对血管的伤害;定位针4的U形弯曲部42,一方面能够限制平直支撑部41插入过深,减小对血管伤害,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将滤网2与血管壁固定牢固;滤网2中部向内凹陷,仅仅依靠定位针4完成定位及贴壁,最大程度减少贴壁面积,解决由于内皮生长导致的滤器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导致滤器回收失败的问题;双层支撑脚支撑,防止出现倾斜或者移位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它由回收管、滤网、尾管构成,所述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制成的镂空的纺锤形结构,滤网下端固定有回收管,顶端固定有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中部设有两层支撑脚,两层支撑脚之间的滤网向内凹陷,每层支撑脚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针构成,定位针由一根记忆金属丝折弯形成平直支撑部、U形弯曲部、连接部,平直支撑部与滤网中轴线平行,平直支撑部末端与U形弯曲部开口一侧连接,U形弯曲部开口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与滤网表面连接,两层支撑脚的所有定位针的U形弯曲部开口均朝向尾管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出的双层支撑静脉滤器,它由回收管、滤网、尾管构成,所述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制成的镂空的纺锤形结构,滤网下端固定有回收管,顶端固定有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中部设有两层支撑脚,两层支撑脚之间的滤网向内凹陷,每层支撑脚由多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针构成,定位针由一根记忆金属丝折弯形成平直支撑部、U形弯曲部、连接部,平直支撑部与滤网中轴线平行,平直支撑部末端与U形弯曲部开口一侧连接,U形弯曲部开口另一侧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善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