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的致动装置的动态流体动力监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83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第一和第二双阀将加压流体联接至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的控制阀装置。第一双阀包括第一和第二跨越通道以及第一和第二先导阀。第二双阀包括第三和第四跨越通道以及第三和第四先导阀。第一互连部使第一跨越通道与第三先导阀流体入口联接。第二互连部使第二跨越通道与第四先导阀流体入口联接。第三互连部使第三跨越通道与第一先导阀流体入口联接。第四互连部使第四跨越通道与第二先导阀流体入口联接。由此,各个先导阀的操作均依赖于从另外一个双阀接收加压流体,从另外一个双阀接收加压流体仅当另外一个双阀没有处于故障状态时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操作多个致动装置的控制阀系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将用于分离的致动装置的控制阀相互连接起来,以便使得一个控制阀出现故障会快速地导致另外一个控制阀停止工作。
技术介绍
流体动力控制机器,比如机械动力压机的操作,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地控制,会对压机造成损坏或者产生不安全情况。为了满足工程技术标准、政府法令以及良好的习惯做法,对于这种机器来说一般使用双阀(a double valve)作为控制元件,从而使得当不正常工作时,比如当阀失灵、由于阀的单个不正常工作而导致压机重复工作或者超限循环时,可以避免对压机造成损坏或者避免产生不安全情况。使用双阀还提供了在不正常工作过程中自动锁定阀门工作的优点,以防止机器进一步循环,直至不正常工作得以纠正并且阀门被重置。满足前述要求的双阀示例在均转让给Ross Operating Valve公司的美国专利No.6840258和No.6840259中示出,并且通过引用将这两份专利结合入本专利技术。大型压机一般具有分离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用于控制它们的操作。为了供给流体动力压力来使得制动器脱离接合,需要使控制制动器致动装置的双阀进行工作。为了使离合器发生接合,需要使控制离合器致动装置的第二双阀进行工作,从而向压机提供动力。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和停止工作时机必须被准确地控制,以避免对压机造成损坏。例如,制动器双阀的失灵会导致制动器致动装置释放,从而使得制动器在离合器致动装置仍旧处于接合状态的同时被应用,这样将导致试图在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的同时使压机进行循环。试图在制动器处于接合状态的同时使压机进行循环会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情况或者损坏所述致动装置或压机。因此,当所述双阀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另外一个阀必须快速地停止工作,从而避免这种同步工作。用于解决一个双阀在另外一个阀出现故障时继续工作的潜在问题的常规技术,已经显现出各种缺点,这些缺点使得这些常规技术无法满足相关标准。现有方法的示例包括使用连接在各个双阀与其相应致动装置之阀的流动控制阀、连接在离合器致动装置上用于计时的快速倾泄阀、或者用来指示一个阀出现故障并且促使另外一个阀停止工作的压力开关。另外一种现有技术的解决途径是通过约束先导阀的入口供送来延缓离合器控制阀的启动时机。同时,通过约束先导阀的排出口来延缓制动器阀的停止工作时机。这种方案防止了离合器与制动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发生交迭,但是无法针对阀门故障对系统进行监控。因此,必须使用额外组件来对系统进行监控以及只要任一个阀进入故障状态就马上使两个阀都停止工作。一种用于防止离合器与制动器工作过程发生交迭的类似方法是对离合器控制阀的主入口的气流进行约束,并且对制动器控制阀的主排出口加以约束。这种替代方法同样需要额外组件来进行监控以及只要任一个阀出现故障就马上使两个阀都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这样一种方式动态地控制双阀,即有益地确保了只要一个双阀出现故障,那么另外一个双阀将快速地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避免使用额外的阀组件或者有意地降低所述双阀的正时性能。所述双阀被相互连接起来,使得每个先导阀的操作均取决于从另外一个阀接收加压流体,从另外一个阀接收加压流体仅在所述另外一个双阀没有处于故障状态时存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控制阀装置利用第一和第二双阀将加压流体联接到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第一双阀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加压流体的第一入口,用于联接第一致动装置的第一出口,以及第一排出口。第一双阀的第一阀元件具有第一入口提升阀和第一流动限制器。第一双阀的第二阀元件具有第二入口提升阀和第二流动限制器。第一双阀还包括使第一流动限制器与第二入口提升阀流体联接的第一跨越通道(a first crossover passage),和使第二流动限制器与第一入口提升阀流体联接的第二跨越通道。第二双阀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加压流体的第二入口,用于联接第二致动装置的第二出口,以及第二排出口。第二双阀的第三阀元件具有第三入口提升阀和第三流动限制器。第二双阀的第四阀元件具有第四入口提升阀和第四流动限制器。第二双阀还包括使第三流动限制器与第四入口提升阀流体联接的第三跨越通道,和使第四流动限制器与第三入口提升阀流体联接的第四跨越通道。第一先导阀与第一阀元件流体联接,并且具有第一先导阀流体入口。第二先导阀与第二阀元件流体联接,并且具有第二先导阀流体入口。第三先导阀与第三阀元件流体联接,并且具有第三先导阀流体入口。第四先导阀与第四阀元件流体联接,并且具有第四先导阀流体入口。第一互连部使第一跨越通道与第三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第二互连部使得第二跨越通道与第四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第三互连部使得第三跨越通道与第一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第四互连部使得第四跨越通道与第二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方框图,示出了一种用于控制用于机械动力压机的制动器和离合器致动装置的常规系统。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用于将两个双阀相互连接起来。图3是相互连接起来的双阀处于它们停止工作状态下的局部横剖平面图。图4是相互连接起来的双阀处于它们工作状态下的局部横剖平面图。图5是相互连接起来的双阀处于它们故障状态下的局部横剖平面图。图6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一台压机10包括一个制动器致动装置11和一个离合器致动装置12。第一双阀13具有一个通过压力管线15连接在制动器致动装置11上的出口端口14。双阀13还包括一个用于通过压力管线18与加压流体源17联接的入口端口16。双阀13的排出端口19与大气相通,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消声器。第二双阀20具有一个通过压力管线22联接在离合器致动装置12上的出口端口21。入口端口23通过压力管线18的分支与加压流体源17联接,并且排出端口24与大气相通,可以包括一个消声器。一个电控制器25被联接在双阀13上的先导阀26和27以及双阀20上的先导阈28和29上。一个开关125被联接在控制器25上,用于容许压机操作人员通过给控制器25发信号而启动压机10的机械循环过程,其中控制器25将产生一个控制信号来开始压机10的机械循环。控制器25以一种常规方式向先导阀26至29提供电控制信号。所示出的双阀13和20在每个双阀内的阀元件之间具有一种内部跨越结构。各个双阀内的正时腔(the timing chambers)由流动通过相应的限制装置的进入加压流体进行加压。在一个正常的工作循环中,电信号会促使所述先导阀开始工作,并且向所述阀元件施加压力。作用在所述阀元件的主阀活塞上的压力会促使这些阀元件移动至它们的工作位置,从而使得加压流体在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之间经由相应的跨越通道流动。当电信号从所述先导阀去除时,所述先导阀返回它们的正常停止工作位置,并且主阀腔向大气排气。来自正时腔的压力然后作用在所述阀元件上来驱使它们返回它们的停止工作位置。因此,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双阀中的阀元件以一种同步方式一起工作。当出现任何与任一阀元件相关的不正常工作状况时(例如阀元件被卡住),那么这些阀元件将不再同步移动。由此,一个主阀元件处于工作位置(无论是部分地或者全部),此时另外一个主阀元件将处于返回的停止工作位置。这些异常定位会促使双阀一侧的跨越通道和正时腔被以一种正常方式加压,同时该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将加压流体联接至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的控制阀装置,包括:    第一双阀,该第一双阀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加压流体的第一入口;    用于与所述第一致动装置联接的第一出口;    第一排出口;    具有第一入口提升阀和第一流动限制器的第一阀元件;    具有第二入口提升阀和第二流动限制器的第二阀元件;    使所述第一流动限制器与所述第二入口提升阀流体联接的第一跨越通道,以及    使所述第二流动限制器与所述第一入口提升阀流体联接的第二跨越通道;    第二双阀,该第二双阀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加压流体的第二入口;    用于与所述第二致动装置联接的第二出口;    第二排出口;    具有第三入口提升阀和第三流动限制器的第三阀元件;    具有第四入口提升阀和第四流动限制器的第四阀元件;    使所述第三流动限制器与所述第四入口提升阀联接的第三跨越通道,以及    使所述第四流动限制器与所述第三入口提升阀联接的第四跨越通道;    与所述第一阀元件流体联接的第一先导阀,所述第一先导阀具有第一先导阀流体入口;    与所述第二阀元件流体联接的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二先导阀具有第二先导阀流体入口;    与所述第三阀元件流体联接的第三先导阀,所述第三先导阀具有第三先导阀流体入口;    与所述第四阀元件流体联接的第四先导阀,所述第四先导阀具有第四先导阀流体入口;    使所述第一跨越通道与所述第三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的第一互连部;    使所述第二跨越通道与所述第四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的第二互连部;    使所述第三跨越通道与所述第一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的第三互连部;和    使所述第四跨越通道与所述第二先导阀流体入口流体联接的第四互连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C本托NE拉塞尔JE福斯特D齐默林
申请(专利权)人:罗斯控制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