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79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上过敏原皮试检测装置,包括点刺组件和用于容置检测用液体的容置组件,点刺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固定部上的多个测试头,多个测试头能够同时进行点刺操作,固定部与容置组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容置组件包括多个容置槽,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容置槽与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测试头能够同时分别蘸取多个容置槽中放置的不同的变应原浸液,而后同时点刺患者的皮肤,大大加快了过敏原检测的效率,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痛苦。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与筛查,不仅方便、快捷、方便,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检测过程中的交叉干扰与混淆,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An Allergen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环境的恶化,人类自身免疫程度的不断进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变应原既是过敏性疾病促发的主要因素,又是痊愈后诱发过敏性疾病反复发的重要原因。变应原种类繁多,花粉是其中重要的变应原之一。为了找出患者对多种花粉中的具体哪种花粉类型过敏,需要对患者进行应变原皮肤点刺试验,也即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是目前公认的最经济、方便、安全、有效、最常用的确定过敏原的方法。进行过敏原检测的具体操作为:(1)患者取坐位,双手臂放松放于桌面,用酒精消毒受试者双前臂屈侧皮肤后,等待至皮肤血流恢复正常;(2)将阳性对照液、阴性对照液、各种变应原浸液依次滴在已消毒的双前臂屈侧皮肤上,每两滴之间应相距一定距离,以防止反应红晕互相融合;(3)点刺时,避开患者的血管,将点刺针透过液滴,垂直刺入皮肤,尽可能不刺出血,对每种试液应更换新的点刺针;(4)一段时间后,用棉签拭去皮肤上的残留液,不要混合相邻液滴;(5)观察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变应原及阳性对照的风团大小来确定患者对变应原的反应强度,最终确定患者的过敏原。现有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点刺针是过敏原检测所用的主要设备,容易使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并且,使用点刺针容易刺破皮肤造成感染;(2)变应原浸液的剂量难以控制,浸液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造成结果不准确;(3)使用点刺针进行点刺试验过程中,点刺操作需要依次进行,造成检测过程耗时长、检测效率低;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过敏原检测装置存在的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多次点刺检测,缩短检测过程耗时的过敏原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包括点刺组件和用于容置检测用液体的容置组件,所述点刺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多个测试头,多个所述测试头能够同时进行点刺操作,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容置组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容置组件包括多个容置槽,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容置槽与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板件,所述测试头与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板件相对的两侧壁面上,或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板件的一个侧壁面上。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杆件结构,所述杆件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板件相对的两侧壁面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所述固定部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测试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竖向设置,所述测试头与所述杆件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连接件包括杆件结构,所述杆件结构包括在所述板件的一个侧壁面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所述侧壁面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测试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竖向设置,所述测试头与所述杆件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板件的一个侧壁面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n排m列所述杆件结构,位于同一排上的所述杆件结构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列上的所述杆件结构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120°,位于同一列上的所述杆件结构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或者,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n排m列所述连接杆,位于同一排上的所述连接杆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列上的所述连接杆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测试头包括与所述杆件结构或连接杆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尖齿,多个所述尖齿在所述连接板上均布设置。优选地,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圆形板或方形板;和/或,所述尖齿沿竖向延伸,所述尖齿的长度为2mm±0.5mm。优选地,所述点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定位卡槽,所述容置组件包括设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卡槽构成所述连接结构,所述定位卡槽能够卡在所述定位柱上,以将所述点刺组件固定在所述容置组件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容置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纳标准化变应原浸液西林瓶。优选地,所述点刺组件由有机玻璃、压克力材料或树脂材料采用注塑方式加工成型。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度量尺,所述测量尺用于对过敏反应性状进行度量,所述度量尺包括一侧边具有度量刻度的直尺,所述直尺的另一侧边具有多个半径不同的半圆缺口,所述度量尺由软质透明塑料加工制成。本技术提供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具有点刺组件和容置组件,点刺组件上具有多个测试头,容置组件具有多个容置槽,同一排上的多个容置槽与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测试头能够同时分别蘸取多个容置槽中放置的不同的变应原浸液,而后同时点刺患者的皮肤,大大加快了过敏原检测的效率,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痛苦。使用本技术中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不仅方便、快捷、方便,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检测过程中的交叉干扰,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点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测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容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度量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板件与杆件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板件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1.点刺组件,11.固定部,111.板件,12.测试头,121.连接板,122.尖齿,13.杆件结构,131.第一连接杆,132.第二连接杆,133.第三连接杆,14.定位卡槽,15.连接杆,16.把手,2.容置组件,21.底座,22.容置槽,23.定位柱,3.度量尺,3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临床上过敏原皮试检测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本技术描述过程中的上下左右以图1所示的方向为基准。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包括点刺组件1和用于容置检测用液体的容置组件2,所述点刺组件1能够从所述容置组件2中蘸取进行过敏原检测用的试剂,而后使用点刺组件1对患者进行点刺试验,也即进行过敏原检测试验。其中,所述点刺组件1包括固定部1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1上的多个测试头12,所述测试头12与所述固定部11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1包括长度沿横向延伸的板件111,所述板件111的宽度沿竖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杆件结构13,所述杆件结构13包括第一连接杆131和第二连接杆132,所述第一连接杆131与所述固定部1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131相对所述固定部11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32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3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132的第二端与所述测试头12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所述杆件结构13设置在所述板件111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侧壁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刺组件和用于容置检测用液体的容置组件,所述点刺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多个测试头,多个所述测试头能够同时进行点刺操作,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容置组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容置组件包括多个容置槽,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容置槽与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刺组件和用于容置检测用液体的容置组件,所述点刺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多个测试头,多个所述测试头能够同时进行点刺操作,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容置组件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容置组件包括多个容置槽,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容置槽与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板件,所述测试头与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板件相对的两侧壁面上,或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板件的一个侧壁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杆件结构,所述杆件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板件相对的两侧壁面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所述固定部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测试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竖向设置,所述测试头与所述杆件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连接件包括杆件结构,所述杆件结构包括在所述板件的一个侧壁面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所述侧壁面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测试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沿竖向设置,所述测试头与所述杆件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板件的一个侧壁面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头一一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敏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n排m列所述杆件结构,位于同一排上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佳周俊雄王茜顾建青王瑞琦文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