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51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包括主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朝向主架体的前方,而变速箱的两端则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在主架体的后方连接有副架体,所述副架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支撑有后轴和被动轴,且在后轴和被动轴上共同缠绕有传送带,在主架体的中部还转动支撑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多个旋耕刀片,且所述的旋耕刀片在中间轴的轴向上均匀分布,在主架体的前端还转动支撑有前轴,所述前轴上设置有多个采捕组,这些采捕组在前轴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采捕组都由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采捕刀片组成。

An Integrated Equipment for Beach Substrate Improvement and Shellfish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海产品采捕领域,特别是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滩涂贝类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和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过程中贝类的代谢产物和贝壳等生物残骸沉积在滩涂底质中,改变了滩涂底质成分及组成结构。同时,由于近岸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围垦,生活和畜牧养殖污水排入海中,重金属、有毒物质和有机化合物等致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大量有机物沉积,甚至形成赤潮,直接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其次近岸工程建设又改变了潮流方向,使水流不畅、加速内湾淤积并且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原有沙质底质泥质化现象加重,致使底质老化、板结,贝类难以存活。传统底质改良方式主要依靠化学、生物和物理改良,但前两者在改良的同时也会污染养殖环境,制约性大,实施难度高。通过物理式的机械翻耕,能够有效改良底质结构,但不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滩涂上养殖的贝类海产品在进行采捕时,或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采捕,或采用大型采捕机械设备进行采捕,但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其功能都相对单一,除了采捕之外并没有额外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提高贝类采捕的工作效率,并在采捕的同时,可以对滩涂的底质进行改良的一体化设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包括主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朝向主架体1的前方,而变速箱2的两端则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在主架体1的后方连接有副架体5,所述副架体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支撑有后轴6和被动轴7,且在后轴6和被动轴7上共同缠绕有传送带8,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转动支撑有中间轴9,所述中间轴9上设置有多个旋耕刀片10,且所述的旋耕刀片10在中间轴9的轴向上均匀分布,在主架体1的前端还转动支撑有前轴11,所述前轴11上设置有多个采捕组,这些采捕组在前轴11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采捕组都由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采捕刀片12组成,所述采捕刀片12由相互连接的平直部分13和采捕部分14两部分组成,且平直部分13的轴线与采捕部分14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输出轴3分别通过两套传动副与后轴6和中间轴9相连,所述第二输出轴3则通过传动副与前轴11相连,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设置有倾斜输送板15,所述倾斜输送板15的末端位于传送带8的上方,而前端则位于采捕刀片12的卸料位置处,并且倾斜输送板15前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后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主架体1和副架体5的底端都设置有滑板16,且所述旋耕刀片10的长度大于中间轴9与滑板16的距离,所述采捕刀片12的长度大于前轴11与滑板16的距离。位于所述中间轴9上的旋耕刀片10相互交错分布,即相邻的旋耕刀片10的朝向相反。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具有采捕挖掘、底质耕整和收集传送三个功能,该设备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设备,通过变速箱的多输出端,带动传送带运动、旋耕刀片转动和采捕刀片转动,它上面的旋耕刀片采用螺旋式的布局,能够减少板结底质对机器的冲击,并更好的破碎板结的底质,从而保证翻耕效果。并且它还能够快速、便捷地在行进过程中将生活在底质中的贝类挖出,并通过倾斜输送板和传送带输送到本设备后方,操作人员只需要将这些裸露在地面上的捡拾起来即可完成贝类的采捕工作,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相对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捕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包括主架体1,在主架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朝向主架体1的前方,而变速箱2的两端则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在主架体1的后方连接有副架体5,所述副架体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支撑有后轴6和被动轴7,且在后轴6和被动轴7上共同缠绕有传送带8,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转动支撑有中间轴9,所述中间轴9上设置有多个旋耕刀片10,且所述的旋耕刀片10在中间轴9的轴向上均匀分布,在主架体1的前端还转动支撑有前轴11,所述前轴11上设置有多个采捕组,这些采捕组在前轴11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采捕组都由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采捕刀片12组成,所述采捕刀片12由相互连接的平直部分13和采捕部分14两部分组成,且平直部分13的轴线与采捕部分14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输出轴3分别通过两套传动副与后轴6和中间轴9相连,所述第二输出轴3则通过传动副与前轴11相连,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设置有倾斜输送板15,所述倾斜输送板15的末端位于传送带8的上方,而前端则位于采捕刀片12的卸料位置处,并且倾斜输送板15前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后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主架体1和副架体5的底端都设置有滑板16,且所述旋耕刀片10的长度大于中间轴9与滑板16的距离,所述采捕刀片12的长度大于前轴11与滑板16的距离。本技术实施例的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装置的主架体1连接在拖拉机的尾部,并将变速箱2的输入轴与拖拉机的后置液压悬挂装置输出轴连接,拖拉机工作时,会带动本装置在滩涂上行进,行进的过程中,变速箱2的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同时转动,并分别通过传动副带动后轴6、中间轴9和前轴11转动,后轴6转动时,会带动传送带8工作;中间轴9转动时,会带动其上的所有旋耕刀片10转动;前轴11转动时,会带动其上的所有采捕刀片12转动;位于最前端的采捕刀片12会在旋转过程中,将位于底质底部的贝壳从底质中挖出,由于采捕刀片12由平直部分13和采捕部分14两部分组成,而采捕部分14为勺状,能够容纳贝壳,因此采捕刀片12在旋转时会将贝壳由下至上运送至高处,当采捕刀片12运动到卸料位置处时,贝壳会在自重的作用下从采捕刀片12上掉落,并直接掉落到倾斜输送板15上,由于倾斜输送板15倾斜设置,因此位于倾斜输送板15上的贝壳会向后方滑落,直至滑落到传送带8上,并在传送带8的作用下输送到本装置的后方地面上,而这些已经裸露在地面上的贝壳,方便操作人员捡拾;经采捕后的底质,会在旋耕刀片10的作用下被翻开,也就是说本装置能够在采捕贝类的同时,对底质进行翻耕,进而起到改善底质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包括主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朝向主架体(1)的前方,而变速箱(2)的两端则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在主架体(1)的后方连接有副架体(5),所述副架体(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支撑有后轴(6)和被动轴(7),且在后轴(6)和被动轴(7)上共同缠绕有传送带(8),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转动支撑有中间轴(9),所述中间轴(9)上设置有多个旋耕刀片(10),且所述的旋耕刀片(10)在中间轴(9)的轴向上均匀分布,在主架体(1)的前端还转动支撑有前轴(11),所述前轴(11)上设置有多个采捕组,这些采捕组在前轴(11)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采捕组都由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采捕刀片(12)组成,所述采捕刀片(12)由相互连接的平直部分(13)和采捕部分(14)两部分组成,且平直部分(13)的轴线与采捕部分(14)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输出轴(3)分别通过两套传动副与后轴(6)和中间轴(9)相连,所述第二输出轴(4)则通过传动副与前轴(11)相连,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设置有倾斜输送板(15),所述倾斜输送板(15)的末端位于传送带(8)的上方,而前端则位于采捕刀片(12)的卸料位置处,并且倾斜输送板(15)前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后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主架体(1)和副架体(5)的底端都设置有滑板(16),且所述旋耕刀片(10)的长度大于中间轴(9)与滑板(16)的距离,所述采捕刀片(12)的长度大于前轴(11)与滑板(16)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滩涂底质改良与贝类采捕一体化设备,包括主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变速箱(2),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朝向主架体(1)的前方,而变速箱(2)的两端则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在主架体(1)的后方连接有副架体(5),所述副架体(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转动支撑有后轴(6)和被动轴(7),且在后轴(6)和被动轴(7)上共同缠绕有传送带(8),在主架体(1)的中部还转动支撑有中间轴(9),所述中间轴(9)上设置有多个旋耕刀片(10),且所述的旋耕刀片(10)在中间轴(9)的轴向上均匀分布,在主架体(1)的前端还转动支撑有前轴(11),所述前轴(11)上设置有多个采捕组,这些采捕组在前轴(11)的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采捕组都由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采捕刀片(12)组成,所述采捕刀片(12)由相互连接的平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辰王万通张国琛母刚白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