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51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包括机壳,在机壳内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超声波雾化换能器,水箱与加湿管通连,在水箱后壁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在机壳后壁上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对的散热出口,在水箱上方设有吸水纤维蒸发器,吸水纤维蒸发器前侧设有风机、加热器和机壳前壁上出风口,在吸水纤维蒸发器后侧的机壳后壁上设有进风口;机壳上下活动支承在机座上,机座通过滚轮可移动支承在两导轨上,在两导轨上设有通过电刷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导电条,控制装置设于机座内。采用本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不仅能调节蚕室内的温湿度,而且能保证蚕室各区域温湿度均衡、提高蚕室内空气清洁度,且自动化程度高。

Mobil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桑蚕饲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桑蚕饲养所需的温湿度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桑蚕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已开始植桑养蚕、利用蚕丝作为纺织原料,是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桑蚕的饲养过程中,蚕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是桑蚕饲养能否成功并取得经济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蚕龄的桑蚕对温湿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也是很敏感的,没有适宜的温湿度桑蚕就不可能正常生长,会导致饲养时间长、成本高,蚕体不健康还极易感染各中蚕病,蚕茧质量不高,蚕丝品级降低。为了在桑蚕饲养过程中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专业的蚕室温湿度控制仪得到了较为普通的应用,但是,现有的温湿度控制仪在工作过程中放置于蚕室内某一位置,在控温加湿过程中其热风、冷气及含湿雾化气流从温湿度控制仪中吹入蚕室内使蚕室内的温湿度随之变化,这样的工作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在靠近温湿度控制仪的空间内,温湿度变化受温湿度控制仪的影响而变化较快,而远离温湿度控制仪的空间内则变化缓慢,这使得蚕室内会有较长时间的温、湿度不均,特别是在加温和制冷过程中,临近温湿度控制仪的空间内温度会一直较高或过低,处于该区域的桑蚕显然会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1)内下部设有水箱(24),在水箱(24)的底板上设有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8),在水箱(24)的上壁板上设有雾化出口管(34)和加湿风扇(37),在机壳(1)左右侧设有加湿管(2),该加湿管(2)与雾化出口管(34)通连;在水箱(24)的后壁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30),在机壳(1)后壁上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30)相对的散热出口(16),在散热出口(16)内设有散热风扇(26),该散热出口(16)可插接于散热风道(14)内,在水箱(24)上方设有吸水纤维蒸发器(20),在吸水纤维蒸发器(20)上端设有进水通道(19),该进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1)内下部设有水箱(24),在水箱(24)的底板上设有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8),在水箱(24)的上壁板上设有雾化出口管(34)和加湿风扇(37),在机壳(1)左右侧设有加湿管(2),该加湿管(2)与雾化出口管(34)通连;在水箱(24)的后壁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30),在机壳(1)后壁上设有与半导体制冷片(30)相对的散热出口(16),在散热出口(16)内设有散热风扇(26),该散热出口(16)可插接于散热风道(14)内,在水箱(24)上方设有吸水纤维蒸发器(20),在吸水纤维蒸发器(20)上端设有进水通道(19),该进水通道(19)通过进水管(21)及进水泵(36)与水箱(24)通连,在吸水纤维蒸发器(20)前侧设有风机(40),风机(40)前侧的机壳(1)前壁上设有出风口(3),在吸水纤维蒸发器(20)后侧的机壳(1)后壁上设有与吸水纤维蒸发器(20)相对的进风口(17);在出风口(3)与风机(40)之间设有加热器(41);所述机壳(1)通过导杆(4)及升降驱动装置(9)活动支承在机座(5)上,该升降驱动装置(9)包括固连在机壳(1)上的螺杆(91)及转动支承在机座(5)上的蜗轮螺母(92),蜗轮螺母(92)通过蜗杆(93)与升降电机(94)相连,所述机座(5)通过滚轮(7)可移动支承在两导轨(6)上,所述滚轮(7)与移动驱动电机(8)传动连接,在两导轨(6)上设有导电条(11),导电条(11)通过电刷(1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设于机座(5)内,控制装置与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8)、加湿风扇(37)、半导体制冷片(30)、散热风扇(26)、进水泵(36)、风机(40)、加热器(41)、升降电机(94)、移动驱动电机(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24)内设有隔板(27),该隔板(27)位于超声波雾化换能器(28)与半导体制冷片(30)之间,所述隔板(27)将水箱(24)分隔成雾化腔(31)和送风腔(32),隔板(27)的上侧边与下侧边分别设有通风口(33)和通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刚姜永红李忠娣卢鸿杨越许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红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