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44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设有相对称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打磨装置,所述滑轨中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两侧设有火花收集器,所述火花收集器连接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连接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360°匀速运转的双向打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液压气缸的推动力足,配合定位器的使用有效提高定位效果,通过自动锁紧器的使用有效提高固定性,自动化程度高,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A Bidirectional Grind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Synchron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同时汽车零件也得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汽车同步器作为汽车零件之一,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以达到光滑度,使其提高精度,而现有的打磨装置大多是采用半自动化程度进行加工,不仅工作效率低,同时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降低精度,从而加大产品的误差,导致不合格率上升,增加成本,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设有相对称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打磨装置,所述滑轨中间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两侧设有火花收集器,所述火花收集器连接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连接电机;所述打磨装置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第二液压气缸,所述第二液压气缸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磨刀,所述驱动轴连接稳速器,所述稳速器固定于电机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凹槽,所述凹槽顶部设有第一压缩气缸,所述凹槽与打磨装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汽车同步器相匹配的自动锁紧器,所述工作台中间内嵌有定位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回收管道内部设有吸尘风机,所述回收管道连接回收箱,所述回收管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通过弧度为140°的弧形段连接,所述第一段通过支撑架连接,与水平面呈25°-35°,所述第二段与回收箱相垂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上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内部镶嵌有定位器,所述支撑层采用厚度为0.8-1.2cm的高锰钢,所述缓冲层采用厚度为3-4mm的缓冲板,所述耐磨层采用厚度为3-5mm工具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两侧相对称的打磨装置有效实现双向打磨,提高工作效率,在稳速器的转动下,促使驱动轴进行360°的匀速转动,有效提高稳定性,同时加强打磨的精确度,降低误差,节约成本;2、本专利技术第一液压气缸的使用,动力足,伸缩范围广,配合定位器的使用有效实现推动的定位效果,工作台底部设有的伸缩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伸缩,使其工件进行匹配磨刀的高度,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精度;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火花收集器能有效的手机打磨时产生的火花,降低工件打磨温度,保证结构的安全,同时配合回收装置的使用,有效将废屑等进行及时回收,确保整体结构的洁净度,从而确保打磨的精度,多段位的回收管道有效提高回收率,同时提高缓冲性,延长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作台通过多层结构组成,具有良好的抗压、缓冲、耐磨等性能,使用时间长,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表面设有的自动锁紧器能有效进行提高固定性,确保打磨过程中工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位移,提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相对称的滑轨2,所述滑轨2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上设有打磨装置4,所述滑轨2中间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两侧设有火花收集器6,所述火花收集器6连接回收装置7,所述回收装置7连接电机8。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4包括轴承座41,所述轴承座41上设有第二液压气缸42,所述第二液压气缸42上设有驱动轴43,所述驱动轴43连接磨刀44,所述驱动轴43连接稳速器45,所述稳速器45固定于电机8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凹槽51,所述凹槽51顶部设有第一压缩气缸52,所述凹槽51与打磨装置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设有工作台53,所述工作台53底部设有伸缩杆54,所述伸缩杆54底部固定在固定座55上,所述工作台53上设有与汽车同步器相匹配的自动锁紧器56,所述工作台53中间内嵌有定位器57。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7包括回收管道71,所述回收管道71顶部通过支撑架7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回收管道71内部设有吸尘风机73,所述回收管道71连接回收箱74,所述回收管道71包括第一段75和第二段76,所述第一段75与第二段76之间通过弧度为140°的弧形段77连接,所述第一段通过支撑架72连接,与水平面呈25°-35°,所述第二段76与回收箱74相垂直。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53包括支撑层531,所述支撑层531上设有缓冲层532,所述缓冲层532上设有耐磨层533,所述耐磨层533内部镶嵌有定位器57,所述支撑层531采用厚度为0.8-1.2cm的高锰钢,所述缓冲层532采用厚度为3-4mm的缓冲板,所述耐磨层533采用厚度为3-5mm工具钢。工作原理:开启电机,根据定位器的信号传输,工件在第一伸缩气缸的作用下推动至工作台上,通过自动锁紧器将工件进行锁紧,并通过伸缩杆进行调节高度,进行匹配磨刀的高度,同时调整两侧滑块的距离和第二液压气缸的伸缩长度,使其磨刀与工件位置相匹配,在稳速器的作用下,带动驱动轴360°匀速转动,从而使磨刀对工件进行双向打磨,在打磨过程中,火花收集器进行收集打磨时产生的火花,而废屑等通过吸尘风机的吸力进行回收管道中,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至回收箱中,打磨完成后,滑块滑动至原位,伸缩杆进行缩回,使其工作台的高度与凹槽想匹配,在第一伸缩气缸的作用下,推动其离开工作台进行下一步。以上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360°匀速运转的双向打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液压气缸的推动力足,配合定位器的使用有效提高定位效果,通过自动锁紧器的使用有效提高固定性,自动化程度高,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相对称的滑轨(2),所述滑轨(2)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上设有打磨装置(4),所述滑轨(2)中间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两侧设有火花收集器(6),所述火花收集器(6)连接回收装置(7),所述回收装置(7)连接电机(8);所述打磨装置(4)包括轴承座(41),所述轴承座(41)上设有第二液压气缸(42),所述第二液压气缸(42)上设有驱动轴(43),所述驱动轴(43)连接磨刀(44),所述驱动轴(43)连接稳速器(45),所述稳速器(45)固定于电机(8)上;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凹槽(51),所述凹槽(51)顶部设有第一压缩气缸(52),所述凹槽(51)与打磨装置(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设有工作台(53),所述工作台(53)底部设有伸缩杆(54),所述伸缩杆(54)底部固定在固定座(55)上,所述工作台(53)上设有与汽车同步器相匹配的自动锁紧器(56),所述工作台(53)中间内嵌有定位器(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同步器专用双向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相对称的滑轨(2),所述滑轨(2)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上设有打磨装置(4),所述滑轨(2)中间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两侧设有火花收集器(6),所述火花收集器(6)连接回收装置(7),所述回收装置(7)连接电机(8);所述打磨装置(4)包括轴承座(41),所述轴承座(41)上设有第二液压气缸(42),所述第二液压气缸(42)上设有驱动轴(43),所述驱动轴(43)连接磨刀(44),所述驱动轴(43)连接稳速器(45),所述稳速器(45)固定于电机(8)上;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凹槽(51),所述凹槽(51)顶部设有第一压缩气缸(52),所述凹槽(51)与打磨装置(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设有工作台(53),所述工作台(53)底部设有伸缩杆(54),所述伸缩杆(54)底部固定在固定座(55)上,所述工作台(53)上设有与汽车同步器相匹配的自动锁紧器(56),所述工作台(53)中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仕云解健庞广道周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利达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