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41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包括播种杆、移动杆、踩动杆、挖穴口、倒刺、提动钢丝、固定杆,所述播种杆为中空的不锈钢结构,所述移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上端口处,所述踩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下端口处,所述挖穴口设置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挖穴口包括固定切口、移动切口,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提动钢丝的底部,所述提动钢丝上端设有提动把手,所述提动把手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有效,便于移动,挖穴方式简单省力,且达到了疏松土壤的效果。

A burrow digging device for lotus seedling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
技术介绍
荷花为多年生挺水植物,是我国的传统观赏名花,因其花型多样、花色丰富、群体花期长、叶色碧绿、寓意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极好的水景园林美化植物和家庭园艺常用植物,在我国应用和分布都极其广泛。在荷花种植过程中,需要将发芽的莲子播种在土壤里,之后加水,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工具挖穴。目前常使用铁铲直接挖穴,然后将莲子置于其中,这种方式操作繁琐,且挖穴效果不好,土壤结块,对莲子的生长环境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包括播种杆、移动杆、踩动杆、挖穴口、倒刺、提动钢丝、固定杆,所述播种杆为中空的不锈钢结构,所述移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上端口处,所述踩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下端口处,所述挖穴口设置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挖穴口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挖穴口包括固定切口、移动切口,所述固定切口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口处,所述移动切口与所述固定切口相匹配,所述移动切口的上端连接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倒刺设置在所述挖穴口的外壁上,既所述固定切口与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提动钢丝的底部,所述提动钢丝上端设有提动把手,所述提动把手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下方,所述提动钢丝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耳板、第二耳板、固定耳板,所述提动钢丝穿过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焊接在所述提动钢丝上,所述第二耳板焊接在所述播种杆上。进一步,所述播种杆的上端口口径大于所述播种杆的口径。进一步,所述移动切口的上端铰接所述播种杆的下端。进一步,所述固定切口与所述播种杆的下端侧壁设置连接板。进一步,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切口与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本技术提供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使用时提动移动杆,将播种杆置于需要挖穴的位置,通过脚踩踩动杆,将挖穴口置于土壤内部,通过提动提动把手,移动切口撑开,将种苗放入播种杆内部,在重力作用下种苗到达土壤内部,提动移动杆将播种杆提出土壤,在倒刺的作用下,达到疏松穴口周围土壤的目的,松开提动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切口回到原位,完成挖穴播种操作。本技术方便有效,便于移动,挖穴方式简单省力,且达到了疏松土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包括播种杆1、移动杆2、踩动杆3、挖穴口4、倒刺5、提动钢丝6、固定杆7,所述播种杆1为中空的不锈钢结构,所述移动杆2焊接在所述播种杆1近上端口处,所述踩动杆3焊接在所述播种杆1近下端口处,所述挖穴口4设置在所述播种杆1的下端,所述挖穴口4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挖穴口4包括固定切口8、移动切口9,所述固定切口8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播种杆1的下端口处,所述移动切口9与所述固定切口8相匹配,所述移动切口9的上端连接所述播种杆1的下端,所述倒刺5设置在所述挖穴口4的外壁上,既所述固定切口8与所述移动切口9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7设置在所述移动切口9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7上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连接所述提动钢丝6的底部,所述提动钢丝6上端设有提动把手11,所述提动把手11设置在所述移动杆2的下方,所述提动钢丝6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耳板12、第二耳板13、固定耳板14,所述提动钢丝6穿过所述第一耳板12与所述第二耳板13,所述第一耳板12上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固定耳板14,所述固定耳板14焊接在所述提动钢丝6上,所述第二耳板13焊接在所述播种杆1上。进一步,所述播种杆1的上端口口径大于所述播种杆1的口径。进一步,所述移动切口9的上端铰接所述播种杆1的下端。进一步,所述固定切口8与所述播种杆1的下端侧壁设置连接板16。进一步,所述连接板16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切口8与所述播种杆1的下端。本技术提供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使用时提动移动杆,将播种杆置于需要挖穴的位置,通过脚踩踩动杆,将挖穴口置于土壤内部,通过提动提动把手,移动切口撑开,将种苗放入播种杆内部,在重力作用下种苗到达土壤内部,提动移动杆将播种杆提出土壤,在倒刺的作用下,达到疏松穴口周围土壤的目的,松开提动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切口回到原位,完成挖穴播种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杆、移动杆、踩动杆、挖穴口、倒刺、提动钢丝、固定杆,所述播种杆为中空的不锈钢结构,所述移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上端口处,所述踩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下端口处,所述挖穴口设置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挖穴口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挖穴口包括固定切口、移动切口,所述固定切口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口处,所述移动切口与所述固定切口相匹配,所述移动切口的上端连接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倒刺设置在所述挖穴口的外壁上,既所述固定切口与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提动钢丝的底部,所述提动钢丝上端设有提动把手,所述提动把手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下方,所述提动钢丝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耳板、第二耳板、固定耳板,所述提动钢丝穿过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焊接在所述提动钢丝上,所述第二耳板焊接在所述播种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荷花种苗种植挖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杆、移动杆、踩动杆、挖穴口、倒刺、提动钢丝、固定杆,所述播种杆为中空的不锈钢结构,所述移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上端口处,所述踩动杆焊接在所述播种杆近下端口处,所述挖穴口设置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挖穴口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挖穴口包括固定切口、移动切口,所述固定切口的上端焊接在所述播种杆的下端口处,所述移动切口与所述固定切口相匹配,所述移动切口的上端连接所述播种杆的下端,所述倒刺设置在所述挖穴口的外壁上,既所述固定切口与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切口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所述提动钢丝的底部,所述提动钢丝上端设有提动把手,所述提动把手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郁潇唐菲杨明进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市大京九菊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