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15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状导体的保持稳定性的连接件。连接件(1)对线缆(7)插入保持,其具备:具有插入部(11)的前侧引导部(10);在插入方向上的前后设置的前侧腿部(13)以及后侧腿部(14)、(15);将前侧腿部(13)以及后侧腿部(14)、(15)相互连结的连结部(16);和将线缆(7)的芯线(7a)向连结部(16)按压的板簧部(12)。连结部(16)具有纵缘部(17)、(18)、和横缘部(19)。通过板簧部(12)和纵缘部(17)、(18)以及横缘部(19)来夹持芯线(7a)。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例如导体线或导体销那样的线状导体插入保持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为了例如将基板和线缆相互电连接,而使用了由金属板加工而得的连接件。如下专利文献1的连接件通过具有弹簧弹性的第一触点部、和由切开并拉起而设的弹性片构成的第二触点部来夹持线状导体。如下专利文献2的连接件构成为,由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来保持供电用电线,第二弹簧部的前端部成为缘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045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794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往的连接件中,将导体线夹持的两个触点部均具有弹性,由此具有导体线的保持变得不稳定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状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状导体的保持稳定性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为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由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来保持从插入部插入的线状导体,其中,所述第一触点部形成于进行弹性变形而将所述线状导体向所述第二触点部侧按压的按压部,所述第二触点部形成于不进行弹性变形的固定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缘部。也可以为,所述连接件具有:在插入方向上的前后分别设置的前侧腿部以及后侧腿部;和将所述前侧腿部以及所述后侧腿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所述第二触点部设于所述连结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式为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对线状导体插入保持,其中,其具备:具有插入部的前侧引导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后分别设置的前侧腿部以及后侧腿部;将所述前侧腿部以及所述后侧腿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和将所插入的线状导体向所述连结部按压的按压部,所述连结部具有至少一个缘部,通过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缘部来夹持所述线状导体。也可以为,所述缘部包括从所述按压部侧来看以横穿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式延伸的横缘部。也可以为,所述连结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前后中间位置分支为两叉,在成为分支根部的部分设有所述横缘部。也可以为,所述连结部具有以使所述横缘部向所述按压部侧成为凸状的方式倾斜的部分。也可以为,所述缘部包括从所述按压部侧来看沿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纵缘部。也可以为,所述纵缘部以向所述按压部侧成为凸状的方式弯曲。也可以为,所述纵缘部从所述按压部侧来看分别设在所述插入方向的左右两侧。也可以为,所述按压部是以趋向顶端而向所述缘部接近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的板簧部,顶端部的倾斜比基端部的倾斜平缓。也可以为,所述连接件由板金部件构成。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将本专利技术的表达在方法和系统等之间变换所得的方案也是有效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状导体的保持稳定性的连接件。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安装于基板5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连接件1被盖3覆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连接件1中插入保持有线缆7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前斜上方观察连接件1的立体图。图6是在图5的连接件1中插入保持有线缆7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将连接件1由水平面剖切后的状态的上方立体剖视图。图8是从后斜下方观察连接件1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连接件1中插入保持有线缆7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连接件1的主视图。图11是连接件1的后视图。图12是连接件1的后剖视图(图18的B-B剖视图)。图13是与图12的两者的截面共同的、将板簧部12以及吸附部23省略后的连接件1的后方立体图。图14是连接件1的俯视图。图15是连接件1的仰视图。图16是连接件1的左侧视图。图17是连接件1的左侧剖视图(图14的A-A剖视图)。图18是图17的连接件1中插入保持有线缆7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对各图中所示的相同或者同等的构成要素、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专利技术,仅为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特征和其组合并非全部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必要构成。参照图1~图18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如图1所示,连接件1载置于基板5的电极5a而电连接,通过软钎焊等安装(固定)于基板5。例如,基板5是用于LED照明等的COB(ChipOnBoard:板上芯片)基板,连接件1是向COB基板的线缆连接用的导线插座。如图2所示,根据需要而使绝缘树脂制的盖3覆盖于连接件1。如图3所示,连接件1对线缆7插入保持,能够实现基板5和线缆7的电连接。如图3以及图4所示,线缆7是在作为线状导体的由导体构成的芯线(导体线)7a上实施了绝缘包覆件7b而成的,向连接件1插入的部分中去除了绝缘包覆件7b。芯线7a可以为单线也可以为捻线。但在为捻线的情况下,优选为,至少去除了绝缘包覆件7b的部分以不会散开的方式由导电材料包覆。如图5以及图8所示,连接件1优选为一个板金部件,具有前侧引导部10、板簧部12、前侧腿部13、后侧腿部14、15、连结部16、后侧引导部21、吸附部23、左框架部24、以及右框架部26。此外,由图5来定义连接件1的前后、上下、左右的各方向。前侧引导部10是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部,在中央部具有线缆7的插入口(插入部)11。插入口11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圆形的贯穿孔,但也可以为圆形以外的贯穿孔,也可以为将开口缘连结的线不闭合的(没有成为封闭环的)缺口。作为按压部的板簧部12从前侧引导部10的上端部向后方折曲,并向后方的斜下方延伸。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板簧部12具有倾斜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的弯折部12a,弯折部12a的后侧的部分(板簧部12的顶端部)与弯折部12a的前侧的部分(板簧部12的基端部)相比较,倾斜变得平缓。板簧部12的弯折部12a附近的下表面成为与从插入口11插入的线缆7的芯线7a接触的触点(第一触点部),所述触点与后述的纵缘部17、18以及横缘部19相对地配置。前侧腿部13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部,从前侧引导部10的下端部向后方折曲,并向着后方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前侧腿部13的下表面成为与基板5的电极5a接触的接触面。另外,前侧腿部13成为用于将连接件1通过软钎焊等安装至基板5的电极5a的安装部。后侧引导部21是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部,在中央部具有供线缆7穿过的出口部22。出口部22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后方来看是将开口缘连结的线没有闭合的缺口,但也可以为圆形的贯穿孔或圆形以外的贯穿孔。吸附部23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部,从后侧引导部21的上端部向前方折曲,并向着前方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吸附部23在通过表面安装装置将连接件1向基板5安装时,上表面成为被未图示的吸附头吸附的吸附面。后侧腿部14、15分别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部,从后侧引导部21的下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方折曲,并向着前方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平行地延伸。后侧腿部14、15的下表面成为与基板5的电极5a接触的接触面。另外,后侧腿部14、15成为用于将连接件1通过软钎焊等安装至基板5的电极5a的安装部。作为固定部的连结部16将前侧腿部13的后端部和后侧腿部14、15的前端部相互连结。若以前侧腿部13的后端部为起点来说明,则连结部16从前侧腿部13的后端部立起,在比前侧腿部13高的位置向后方延伸,并以向上方成为凸状的方式弯曲(弯曲部20),且向下方延伸而到达至后侧腿部14、15的前端部。如图7所示,连结部16具有以向上方(板簧部12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件,由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来保持从插入部插入的线状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部形成于进行弹性变形而将所述线状导体向所述第二触点部侧按压的按压部,所述第二触点部形成于不进行弹性变形的固定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6 JP 2016-2513281.一种连接件,由第一触点部和第二触点部来保持从插入部插入的线状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部形成于进行弹性变形而将所述线状导体向所述第二触点部侧按压的按压部,所述第二触点部形成于不进行弹性变形的固定部,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插入方向上的前后分别设置的前侧腿部以及后侧腿部;和将所述前侧腿部以及所述后侧腿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所述第二触点部设于所述连结部。3.一种连接件,对线状导体插入保持,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插入部的前侧引导部;在插入方向上的前后分别设置的前侧腿部以及后侧腿部;将所述前侧腿部以及所述后侧腿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和将所插入的线状导体向所述连结部按压的按压部,所述连结部具有至少一个缘部,通过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缘部来夹持所述线状导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缘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