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3983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所述信息监测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与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连接;所述信息接收终端为手持电话或计算机;所述广播系统为扬声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在高处作业区加强高处作业区的安全管理,能够持续对高处作业区监护。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 Oper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事故频发,屡禁不止。而在所有建筑工人遭受的致命事件中,高处坠落的死亡率最高。以下是各国关于高处坠落事故的统计:1、美国高处坠落事故(1990~2001年)美国劳动部1990~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高处坠落,占37%;电击,占13%;物体打击,占24%;坍塌(挤压),占12%;其它14%。2、加拿大安大略省高处坠落事故(1997~2005年)1997~2005年期间安大略省建筑工地死亡人数共计184人,其中高处坠落75人,占41%;触电26人,占14%;物体打击20人,占11%;车辆逆行16人,占9%;机械伤害15人,占8%;坍塌(挤压)15人,占8%;火灾爆炸5人,占3%;其它12人,占7%。3、中国高处坠落事故统计2018年3月23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关于2017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92起、死亡807人,按照事故类型划分,高处坠落事故最易造成人员伤亡。去年发生331起,占总数的47.83%。至2018年3月20日已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6起,而在近一周的时间内发生了6起。从各国劳动部历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处坠落事故一直居高不下、独占鳌头。高处坠落是每个国家都面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难根除和改善的。之所以高处坠落事故如此之多、占比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一般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点多,而施工管理人员不能时时盯控,总有个别施工人员存在侥幸或麻痹大意的不安全心理,不规范使用安全带,以致酿成惨痛后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处作业智能管理系统,以管理、监控施工人员高处作业时安全带佩戴及悬挂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处作业智能管理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所述信息监测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与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连接;所述信息接收终端为手持电话或计算机;所述广播系统为扬声器。进一步,所述信息监测系统包括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和电子标签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用于读取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和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更进一步,所述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第一电子标签、红外感应开关和电源,当第一电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和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均闭合,第一电子标签向外发送信号,否则不发送。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电路开关和第二电路开关均采用自复位压簧电路开关。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电源和NPN晶体管;所述NPN晶体管的基极与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电源连接,集电极与第一电子标签连接,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包括双向角度开关、第二红外感应开关、第三红外感应开关、第四红外感应开关、第二电子标签、锁扣开关、个人提醒装置和电源;所述电源为整个电路供电;所述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一导电端与第二电子标签、锁扣开关、第二红外感应开关、电源和第一红外感应开关依次串联,当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一导电端、锁扣开关和第二红外感应开关闭合时,第二电子标签向外发送信号;所述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二导电端与第三红外感应开关并联后,依次串联个人提醒装置和电源,当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二导电端或第三红外感应开关闭合时,启动个人提醒装置。更进一步,所述双向角度开关安装在安全带上,靠近锁扣的一端为第二导电端,另一端为第一导电端。更进一步,所述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一导电端具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二导电端具有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在第一导电端与第二导电端之间具有可选择连通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或第三触点与第四触点的滚珠。更进一步,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开关设置在安全带背后与安全绳连接处,当第二红外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时,第二红外感应开关闭合,否则断开。更进一步,所述第三红外感应开关为常闭开关,其设置在锁扣与安全绳连接部位;当第三红外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开关断开,同时向第四红外感应开关发送红外感应信号,使第四红外感应开关闭合,启动个人提醒装置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在高处作业区加强高处作业区的安全管理,能够持续对高处作业区监护。避免高处作业区不通视或难以到达等条件,高处作业区的监控管理出现漏洞或盲区;同时反应迅速,能第一时间处理高处作业区的不安全行为。且本系统装置结构简单,可使用现有安全带安装设备实现目标,元件便宜成本低,使用快捷方便,能够循环使用,可维修度高,维护成本低,便于在施工中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框图;图2为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电路图;图3为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电路图。其中,1为第一电路开关,2为第二电路开关,3为第二红外感应开关,4为第三红外感应开关,5为第四红外感应开关,6为双向角度开关,61为双向角度开关的第二导电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见图1: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信息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安全带使用状态,并将安全带使用状态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高处作业区的施工人员数量,将采集到的高处作业区的施工人员数量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接收安全带使用状态数据和高处作业区的施工人员数量数据,处理得到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施工人员数量,若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施工人员数量少于高处作业区的施工人员数量,则向信息接收终端发送提醒消息,同时控制广播系统播报提醒信息;信息接收终端为手持电话或计算机;广播系统为扬声器。信息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安全带使用状态,安全带使用状态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带,当且仅当监测到正确使用安全带时,信息监测系统将安全带使用状态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系统,其余状态不发送信号。正确使用安全带包括正确穿戴安全带和正确悬挂安全带;正确悬挂安全带为将安全带固定且高挂低用。信息监测系统包括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和电子标签读写器,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安全带穿戴状态,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安全带悬挂状态,电子标签读写器用于采集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和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发送的监测数据。参见图2: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路开关1、第二电路开关2、第一电子标签、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和电源,当第一电路开关1、第二电路开关2和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均闭合,第一电子标签向外发送信号,否则不发送。电源为整个电路供电。第一电路开关1和第二电路开关2均采用自复位压簧电路开关。第一电路开关设置在安全带的胸扣处,用于监测安全带的胸带穿戴状态;当安全带的胸带正确穿戴,第一电路开关1闭合,否则第一电路开关1断开。第二电路开关2设置在安全带的腰扣处,用于监测安全带的腰带穿戴状态;当安全带的腰带正确穿戴,第二电路开关2闭合,否则第二电路开关2断开。第一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所述信息监测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与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连接;所述信息接收终端为手持电话或计算机;所述广播系统为扬声器。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所述信息监测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分别与信息接收终端和广播系统连接;所述信息接收终端为手持电话或计算机;所述广播系统为扬声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监测系统包括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和电子标签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用于读取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和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穿戴监测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第一电子标签、红外感应开关和电源,当第一电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和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均闭合,第一电子标签向外发送信号,否则不发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开关和第二电路开关均采用自复位压簧电路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开关包括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电源和NPN晶体管;所述NPN晶体管的基极与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电源连接,集电极与第一电子标签连接,发射极与电源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悬挂监测装置包括双向角度开关、第二红外感应开关、第三红外感应开关、第四红外感应开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辉张志刚秦小伟徐红龚科罗明任毅白利龙陈斌张童海刘翔云李洪军王双全施伟刘利肖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