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926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包括上下ITO层、胆甾相液晶层、上下柔性聚酯薄膜和吸收反射膜;上柔性聚酯薄膜下侧有上ITO层,下柔性聚酯薄膜上侧有下ITO层,上ITO层下涂覆有胆甾相液晶层;ITO层图形为激光刻蚀形成;柔性聚酯薄膜通过封边胶固定;下柔性聚酯薄膜下印刷有吸收反射膜。优点:1)工艺简单,效率高,节省了涂胶、烘烤、曝光、显影、剥离工艺。2)防止柔性聚酯薄膜出现气泡、不平整等,可制备超细线缝宽、高分辨率的高精度ITO电极膜。3)制作大尺寸膜结构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Membrane-structured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
本技术是一种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属于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胆甾相液晶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液晶相的胆甾醇衍生物,其分子内具有手性碳原子和周期性螺旋层状的分子排列结构,层与层间相互平行,分子具有液晶分子的共性,呈现棒状。但其长轴在同一层上具有沿某一方向优先取向,相邻两层分子间优先取向,方向相差15度的差异,并且优先取向方向在空间沿光轴螺旋状旋转。由于这个特殊的结构使得胆甾相液晶具有明显的旋光性、圆偏振光二向色性以及选择性布拉格反射。胆甾相液晶的工作原理为:对处于P态液晶分子施加一定强度电场,液晶就可以从P态转换成FC态,FC态是一种稳态,属于多畴结构,液晶分子螺旋分布没有秩序,但每个畴的螺旋结构还在,FC态对入射光产生散射。如果在胆甾相液晶上施加足够大的电压,这时液晶分子排列就转变成H态。此时液晶是透明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清零”。处于H态的液晶,当电压迅速降为“0”时,液晶分子就会变成P态,当电压慢慢降低时,液晶分子就会变成FC态。P态和FC态在零电场下液晶分子都是处于一种稳态,P态时的反射态和FC态时的散射态形成明暗对比,实现显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其目的在于解决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制作中,柔性聚酯薄膜和辅助玻璃容易出现气泡导致表面不平整的缺陷,提出一种适合于大尺寸的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结构,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包括上ITO层5、下ITO层1、胆甾相液晶层7、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柔性聚酯薄膜9、吸收反射膜10;其中,所述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柔性聚酯薄膜8、上ITO层5、胆甾相液晶层7、下ITO层1、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侧带有上ITO层5,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侧带有下ITO层1,上ITO层5下涂覆有胆甾相液晶层7;所述上ITO层5图形与下ITO层1图形为激光刻蚀形成;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通过封边胶6固定构成膜与膜结构;下柔性聚酯薄膜9下印刷有吸收反射膜10。还包括可焊接柔性连接板2,在所述下ITO层1上表面的左边缘和上ITO层5下表面的下边缘分别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条3固定有可焊接柔性连接板2。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激光刻蚀;(2)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制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廉,厚度薄,重量轻,适宜制作大尺寸膜结构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市场前景良好。附图说明附图1是利用激光刻蚀技术制作的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可焊接柔性连接板连接示意图。图中1是下ITO层、2是可焊接柔性连接板FPC、3是各向异性导电胶条ACF、4是工艺贴合对位孔、5是上ITO层、6是封边胶、7是胆甾相液晶层、8是上柔性聚酯薄膜、9是下柔性聚酯薄膜、10是吸收反射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包括上ITO层5、下ITO层1、胆甾相液晶层7、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柔性聚酯薄膜9、吸收反射膜10;其中,所述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柔性聚酯薄膜8、上ITO层5、胆甾相液晶层7、下ITO层1、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侧带有上ITO层5,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侧带有下ITO层1,上ITO层5下涂覆有胆甾相液晶层7;所述上ITO层5图形与下ITO层1图形为激光刻蚀形成;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通过封边胶6固定构成膜与膜结构;下柔性聚酯薄膜9下印刷有吸收反射膜10。还包括可焊接柔性连接板2,在所述下ITO层1上表面的左边缘和上ITO层5下表面的下边缘分别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条3固定有可焊接柔性连接板2。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激光刻蚀: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中的设计文件转化到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M中,通过CAM排版、编程后发出指令给激光刻蚀仪,激光刻蚀仪根据指令在上ITO层5和下ITO层1上刻蚀出图形。(2)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制备:1)在已经刻好ITO图案的柔性聚酯薄膜的下ITO层1上涂覆胆甾相液晶层7;2)涂覆好胆甾相液晶层7的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采用工艺贴合对位孔4贴合对位,通过封边胶6固定构成膜与膜结构;3)在下柔性聚酯薄膜9下印刷吸收反射膜10。4)在下ITO层1上的左边缘和上ITO层5下的下边缘分别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条3热压固定可焊接柔性连接板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利用激光刻蚀技术制作的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其结构包括下ITO层1、可焊接柔性连接板FPC2、各向异性导电胶条ACF3、工艺贴合对位孔4、上ITO层5、封边胶6、胆甾相液晶层7、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柔性聚酯薄膜9,吸收反射膜10。其中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中间为胆甾相液晶层7,在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涂覆胆甾相液晶层7,再采用工艺贴合对位孔4进行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贴合对位,最后通过封边胶6固定构成膜与膜结构的胆甾相液晶屏。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是上ITO层5,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是下ITO层1,上ITO层5与下ITO层1间是胆甾相液晶层7,所述的上ITO层5与下ITO层1通过激光刻蚀技术刻蚀成所需要图案,在下ITO层1上涂覆胆甾相液晶层7后采用工艺贴合对位孔4进行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贴合对位,再通过封边胶6固定构成膜与膜结构的胆甾相液晶屏。在下柔性聚酯薄膜9下印刷吸收反射膜10。如附图2所示,在下ITO层1上的左边缘和上ITO层5下的下边缘分别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条ACF3热压可焊接柔性连接板FPC2。实施例11)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中设计文件转化为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M中。2)再通过CAM排版、编程后发出指令给激光刻蚀仪,用激光在ITO层上刻蚀形成所需要的图案。3)在刻好图案的下柔性聚酯薄膜上印上HR2C213-510胆甾相液晶层,厚度为5um。4)再把上柔性聚酯薄膜和印好胆甾相液晶层的下柔性聚酯薄膜,按四角的工艺贴合对位孔预对位贴合。5)再把预对位贴合后的上下柔性聚酯薄膜四周用热敏胶1008DL加热50度封边。6)再在下柔性聚酯薄膜的下表面印刷吸收反射膜BM-040。7)再在下柔性聚酯薄膜的ITO层的左边缘和上柔性聚酯薄膜的ITO层的下边缘分别通过50度绑定7个各向异性导电胶条ACFCP9731。8)最后再绑定好的ACF上,通过温度180度,压力0.26Mpa的条件下热压绑定7个FPCE169DPF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其特征是包括上ITO层(5)、下ITO层(1)、胆甾相液晶层(7)、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柔性聚酯薄膜(9)、吸收反射膜(10);其中,所述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柔性聚酯薄膜(8)、上ITO层(5)、胆甾相液晶层(7)、下ITO层(1)、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侧带有上ITO层(5),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侧带有下ITO层(1),上ITO层(5)下涂覆有胆甾相液晶层(7);上柔性聚酯薄膜(8)和下柔性聚酯薄膜(9)通过封边胶(6)固定构成膜与膜结构;下柔性聚酯薄膜(9)下印刷有吸收反射膜(10)。

【技术特征摘要】
1.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其特征是包括上ITO层(5)、下ITO层(1)、胆甾相液晶层(7)、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柔性聚酯薄膜(9)、吸收反射膜(10);其中,所述膜结构胆甾相液晶显示屏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柔性聚酯薄膜(8)、上ITO层(5)、胆甾相液晶层(7)、下ITO层(1)、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柔性聚酯薄膜(8)下侧带有上ITO层(5),下柔性聚酯薄膜(9)上侧带有下ITO层(1),上ITO层(5)下涂覆有胆甾相液晶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建华周小军周学秀蒋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日触控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