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92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包括框体、导光板和灯条,所述框体的右侧面为加厚部,加厚部的左侧面上设有一安装槽,灯条通过胶水固定于安装槽内部,导光板设置于框体内部,加厚部的右侧面上沿着安装槽设有一个以上的螺丝孔,灯条包括硅胶条和一个以上的灯珠,硅胶条朝向螺丝孔处均设有一凹槽,凹槽内部均通过强力胶固定安装两块第一弧形板,灯珠的两个引脚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分别与凹槽内部的两块第一弧形板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外部直接的更换灯珠,无需更换整根灯条,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能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灯珠,增加了光的均匀性,同时无需碰触到导光板,避免了损坏。

A Backlight Structure for Easy Replacement of La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指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以及结构件组成。其中,光源的选用尤其重要。所用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而当光源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更换。传统背光源上的光源会以双面胶固定在铁框、导光板或胶框、胶铁一体上,从而达到发光效果的保证,但该固定方式在灯条光源的维修时,需要拆卸下导光板,拆卸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导光板上扩散膜或者增光膜的损坏,且直接拆卸的方式非常麻烦,同时现在的灯条不能改变内部灯珠的数量,使得会因灯珠过少而造成发光的不均,同时在损坏后,需要更换整根灯条,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外部直接的更换灯珠,无需更换整根灯条,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能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灯珠,增加了光的均匀性,同时无需碰触到导光板,避免了损坏的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包括框体、导光板和灯条,所述框体的右侧面为加厚部,加厚部的左侧面上设有一安装槽,灯条通过胶水固定于安装槽内部,导光板设置于框体内部,导光板的右侧面与灯条相对设置,导光板剩余的三个面均与框体的内壁面相抵,加厚部的右侧面上沿着安装槽设有一个以上的螺丝孔,灯条包括硅胶条和一个以上的灯珠,硅胶条朝向螺丝孔处均设有一凹槽,凹槽均与螺丝孔相通,凹槽内部均通过强力胶固定安装两块第一弧形板,凹槽之间均设有一连接片,连接片两端分别与两侧凹槽中的第一环形块焊接固定,灯珠分别设置于凹槽中,灯珠的反光端均朝向导光板设置,灯珠的两个引脚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分别与凹槽内部的两块第一弧形板相抵,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一螺柱,螺柱一端均通过胶水固定于灯珠上,另一端均延伸至外界,并热熔固定安装一挡板,挡板均与加厚部的外壁面相抵,挡板的外壁面上均设有一十字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导光板的底面上粘贴一遮光膜,导光板的表面上至下而上分别粘贴下扩散膜、增光膜和上扩散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凹槽内部均设有两块透明板,两块透明板均呈一上一下设置,透明板的相对面均粘贴一透明导电膜,透明板的相反面上均嵌入安装一黄铜片,黄铜片一端均通过导电胶固定于透明导电膜上,另一端均焊接固定于第一弧形块的内壁面上,两块透明板均被灯珠撑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框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布线孔,位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弧形块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电线,电线一端均穿过硅胶层和布线孔延伸至外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外部直接的更换灯珠,无需更换整根灯条,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能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灯珠,增加了光的均匀性,同时无需碰触到导光板,避免了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灯珠和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透明板在未被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包括框体7、导光板12和灯条1,所述框体7的右侧面为加厚部,加厚部的左侧面上设有一安装槽,灯条1通过胶水固定于安装槽内部,导光板12设置于框体7内部,导光板12的右侧面与灯条1相对设置,导光板12剩余的三个面均与框体7的内壁面相抵,加厚部的右侧面上沿着安装槽设有一个以上的螺丝孔,灯条1包括硅胶条22和一个以上的灯珠3,硅胶条为透明硅胶条,硅胶条22朝向螺丝孔处均设有一凹槽2,凹槽2均与螺丝孔相通,凹槽2内部均通过强力胶固定安装两块第一弧形板4,凹槽2之间均设有一连接片21,连接片21两端分别与两侧凹槽2中的第一环形块4焊接固定,该连接片均由黄铜材料制成,灯珠3分别设置于凹槽2中,灯珠3的反光端均朝向导光板12设置,灯珠3的两个引脚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第二弧形板16,第二弧形板16分别与凹槽2内部的两块第一弧形板4相抵,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一螺柱5,螺柱5一端均通过胶水固定于灯珠3上,另一端均延伸至外界,并热熔固定安装一挡板6,挡板6均与加厚部的外壁面相抵,挡板6的外壁面上均设有一十字槽,可将螺丝刀插入十字槽中,从而方便了旋转挡板,方便了将灯珠拧下。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2的底面上粘贴一遮光膜13,导光板12的表面上至下而上分别粘贴下扩散膜11、增光膜10和上扩散膜9。本实施例中,凹槽2内部均设有两块透明板20,两块透明板20均呈一上一下设置,透明板20的相对面均粘贴一透明导电膜19,透明板20的相反面上均嵌入安装一黄铜片18,黄铜片18一端均通过导电胶固定于透明导电19膜上,另一端均焊接固定于第一弧形块4的内壁面上,两块透明板20均被灯珠撑开,在装入灯珠的时,通过灯珠能将透明板顶开,避免了接触,其中,由于透明板和透明导电膜为透明材料,从而不会阻挡光线。本实施例中,框体7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一布线孔(未图示),位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弧形块4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电线15,电线15一端均穿过硅胶层和布线孔延伸至外界,布线孔中均通过胶水固定安装一橡胶层,橡胶层与电线之间相抵,增加了密封性。工作原理:当发光不均后,可顺着螺丝孔将灯珠拧入凹槽中,灯珠在进入凹槽中后,灯珠会将两块透明板向外顶开,使得灯珠上的第二弧形板与凹槽内部的第一弧形块相抵,使得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之间连通,外界的电源能顺着电线传递到第一弧形块上,在通过第一弧形块传递到第二弧形块上,接着通过第二弧形块传递到灯珠上,灯珠之间串联,通过灯珠的增加增加了发光的均匀性,当取出其中一个凹槽内部的灯珠后,透明板在失去灯珠的支撑后,通过黄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导光板和灯条,所述框体的右侧面为加厚部,加厚部的左侧面上设有一安装槽,灯条通过胶水固定于安装槽内部,导光板设置于框体内部,导光板的右侧面与灯条相对设置,导光板剩余的三个面均与框体的内壁面相抵,加厚部的右侧面上沿着安装槽设有一个以上的螺丝孔,灯条包括硅胶条和一个以上的灯珠,硅胶条朝向螺丝孔处均设有一凹槽,凹槽均与螺丝孔相通,凹槽内部均通过强力胶固定安装两块第一弧形板,凹槽之间均设有一连接片,连接片两端分别与两侧凹槽中的第一环形块焊接固定,灯珠分别设置于凹槽中,灯珠的反光端均朝向导光板设置,灯珠的两个引脚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分别与凹槽内部的两块第一弧形板相抵,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一螺柱,螺柱一端均通过胶水固定于灯珠上,另一端均延伸至外界,并热熔固定安装一挡板,挡板均与加厚部的外壁面相抵,挡板的外壁面上均设有一十字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灯条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导光板和灯条,所述框体的右侧面为加厚部,加厚部的左侧面上设有一安装槽,灯条通过胶水固定于安装槽内部,导光板设置于框体内部,导光板的右侧面与灯条相对设置,导光板剩余的三个面均与框体的内壁面相抵,加厚部的右侧面上沿着安装槽设有一个以上的螺丝孔,灯条包括硅胶条和一个以上的灯珠,硅胶条朝向螺丝孔处均设有一凹槽,凹槽均与螺丝孔相通,凹槽内部均通过强力胶固定安装两块第一弧形板,凹槽之间均设有一连接片,连接片两端分别与两侧凹槽中的第一环形块焊接固定,灯珠分别设置于凹槽中,灯珠的反光端均朝向导光板设置,灯珠的两个引脚上均焊接固定安装一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分别与凹槽内部的两块第一弧形板相抵,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一螺柱,螺柱一端均通过胶水固定于灯珠上,另一端均延伸至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家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