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92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层、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上表面的第一偏光层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下表面的第二偏光层,所述液晶显示层包括液晶层、设置在液晶层上表面的第一TAC膜层和设置在液晶层下表面的第二TAC膜层;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上方还设有PI膜层,所述第二偏光层的下方还设有半透膜层;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固定设置在PI膜层的下表面。通过在液晶层的上下表面设置第一TAC膜层和第二TAC膜层,第二偏光片的下方设置半透膜层,PI膜层的下表面设置触控层,实现了一种半穿半反的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A Semi-penetrating Semi-anti Flexible Touch LC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柔性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常规结构一般包括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与偏光片等,这些结构的组合影响着柔性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例如通常柔性液晶显示装置是全透的,必须要点亮背光才可以看到图像显示,当外部光线很强的时候,背光需要很亮才可以看到显示,浪费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层的上下表面设置第一TAC膜层和第二TAC膜层,第二偏光片的下方设置半透膜层,PI膜层的下表面设置触控层,实现了一种半穿半反的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在没有背光点亮的情况下,如果有外部光源依旧可以看到图像显示,节省电源。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层、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上表面的第一偏光层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下表面的第二偏光层,所述液晶显示层包括液晶层、设置在液晶层上表面的第一TAC膜层和设置在液晶层下表面的第二TAC膜层;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上方还设有PI膜层,所述第二偏光层的下方还设有半透膜层;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固定设置在PI膜层的下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包括第一PVA膜层、设置在第一PVA膜层上表面的第三TAC膜层和设置在第一PVA膜层下表面的第四TAC膜层。优选地,所述触控层与第一偏光层的第三TAC膜层通过第一胶层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液晶显示层之间通过第二胶层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包括第二PVA膜层、设置在第二PVA膜层上表面的第五TAC膜层及设置在第二PVA膜层下表面的第六TAC膜层。优选地,所述半透膜层与第二偏光层的第六TAC膜层下表面通过第四胶层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PI膜层的上方还设置硬化层。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液晶层的上下表面设置第一TAC膜层和第二TAC膜层,第二偏光片的下方设置半透膜层,PI膜层的下表面设置触控层,实现了一种半穿半反的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实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液晶显示层100;液晶层110;第一TAC膜层120;第二TAC膜层130;第一偏光层200;第一PVA膜层210;第三TAC膜层220;第四TAC膜层230;第二偏光层300;第二PVA膜层310;第五TAC膜层320;第六TAC膜层330;PI膜层400;半透膜层500;触控层600;第一胶层710;第二胶层720;第三胶层730;第四胶层7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层、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上表面的第一偏光层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下表面的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上方还设有PI(聚酰亚胺)膜层,所述第二偏光层的下方还设有半透膜层;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固定设置在PI膜层的下表面,所述PI膜层用于对触控层起保护作用,且PI具有优异的透光率(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和机械性能,其不仅可以满足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还可以使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满足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对耐高温、耐磨损和耐弯曲的需求。可选地,所述PI膜层的上方还可设置硬化层(图中未示出),所述硬化层用于进一步强化PI膜层,防刮伤。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偏光片的下方设置半透膜层,使显示装置具有半穿半反功能;通过将所述触控层先固定在PI膜层上,在将触控层与第一偏光层贴合,可以防止触控层设置在偏光层上因为PVA膜层的不耐高温而导致整个显示装置的光学效果降低的问题。本技术中,所述液晶显示层包括液晶层、设置在液晶层上表面的第一TAC(三醋酸纤维素酯)膜层和设置在液晶层下表面的第二TAC膜层,所述第一TAC膜层和第二TAC膜层代替原有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实现液晶显示层的柔性特性。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包括第一PVA(聚乙烯醇)膜层、设置在第一PVA膜层上表面的第三TAC膜层和设置在第一PVA膜层下表面的第四TAC膜层。其中TAC具有光学均匀性和良好的透光性,可对PVA层起保护作用,防止PVA层因吸水、褪色而丧失偏光性能;PV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对PVA进行染色,同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PVA进行延伸,以使PVA吸收二向色性染料形成偏振性能。优选地,所述触控层与第一偏光层的第三TAC膜层通过第一胶层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胶层优选为PSA胶或者OCA胶,所述PSA胶和OCA胶均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柔韧性,可以满足液晶显示装置的可绕折的需求,同时不会遮挡液晶显示层的出光光路。优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液晶显示层之间通过第二胶层粘接固定,即第一偏光层的第四TAC膜层的下表面与液晶显示层的第一TAC膜层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二胶层优选为PSA胶或者OCA胶。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偏光层包括第二PVA膜层、设置在第二PVA膜层上表面的第五TAC膜层及设置在第二PVA膜层下表面的第六TAC膜层。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和第二偏光层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不作赘述。所述第二偏光层与液晶显示层之间通过第三胶层粘接固定,即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第五TAC膜层上表面与液晶显示层的第二TAC膜层下表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三胶层优选为PSA胶或者OCA胶。优选地,所述半透膜层与第二偏光层的第六TAC膜层下表面通过第四胶层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层、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上表面的第一偏光层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下表面的第二偏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层包括液晶层、设置在液晶层上表面的第一TAC膜层和设置在液晶层下表面的第二TAC膜层;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上方还设有PI膜层,所述第二偏光层的下方还设有半透膜层;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固定设置在PI膜层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层、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上表面的第一偏光层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层下表面的第二偏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层包括液晶层、设置在液晶层上表面的第一TAC膜层和设置在液晶层下表面的第二TAC膜层;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上方还设有PI膜层,所述第二偏光层的下方还设有半透膜层;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固定设置在PI膜层的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层包括第一PVA膜层、设置在第一PVA膜层上表面的第三TAC膜层和设置在第一PVA膜层下表面的第四TAC膜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穿半反柔性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秋龙吴德生赖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