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88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包括两导线固定装置和雷电流导电棒,两导线固定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试验地线两端上,两导线固定装置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到固定架和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到加力装置上,加力装置安装在承力架上,固定架和承力架固定连接在底架上,雷电流导电棒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支架安装在底架旁且雷电流导电棒向下正对试验地线中部,雷电流导电棒通过导线连接到雷电流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力装置能够实现不同拉力条件下进行接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通过拉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拉力大小,确保试验精度更高,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验快速。

A Lightning Current Ablation Test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Line Ground Co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雷电流烧蚀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雷击导地线发生断股不易发现,地线发生断股散丝极易扩大、引起对地短路,导线发生断股损失机械强度,一旦发生断线,容易引起多塔连锁事故,对电网运行影响极大,目前各地已经发生多起雷击断线断股事故,给电网安全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因此目前急需开展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特性试验研究,开展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特性试验涉及不同导线试样长度加载、不同拉力加载以及试验间隙的调节,因此需要一个良好的夹具平台来实现这些功能,传统的夹具平台往往导线加载长度固定单一,试验拉力人工加载、时间间隙手动调节,这些都大大限制了试验的灵活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包括两导线固定装置和雷电流导电棒,两导线固定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试验地线两端上,两导线固定装置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到固定架和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另一端固定连接到加力装置上,加力装置安装在承力架上,固定架和承力架固定连接在底架上,雷电流导电棒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支架安装在底架旁且雷电流导电棒向下正对试验地线中部,雷电流导电棒通过导线连接到雷电流发生器。优选的,上述导线固定装置连接固定架和拉力传感器一侧均设置有绝缘隔离块,固定架和拉力传感器均通过拉杆连接在绝缘隔离块上。优选的,上述支架为倒立L型结构,下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电动推杆的壳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优选的,上述底座下部设置有万向轮一。优选的,上述加力装置采用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直线轴固定连接到拉力传感器,直线电机的壳体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在电机架上,电机架固定连接在承力架顶部。优选的,上述试验地线中部下方安装有废渣收集桶,废渣收集桶位于雷电流导电棒正下方。优选的,上述废渣收集桶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设置有四根支撑腿,四根支撑腿横跨在底架两侧。优选的,上述固定架下端通过滑块导轨副连接到底架上,底架上设置有限位架,限位架下端设置有插销,插销可插入到底架上的限位孔中,限位孔沿着底架长度方向布置多个。优选的,上述拉力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到加力装置。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到电动推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加力装置能够实现不同拉力条件下进行接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通过拉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拉力大小,确保试验精度更高,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验快速;(2)设置绝缘隔离块,实现试样地线与设备两端固定架和承力架的电气隔离,保证施加的雷电流全部施加到导体试样上,同时对试样地线外的设备不会造成任何损伤;(3)电动推杆能够调节导地线烧蚀试验中所需的试验间隙距离;(4)设置万向轮一便于雷电流导电棒正对试验地线调节,调节方便快捷;(5)采用直线电机的加力装置,加力方便快捷,避免人工加力导致的加力不均匀和不稳定,减少误差,大大提高试验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试验效率;(6)设置废渣收集桶,便于将烧蚀试验后掉落的高温废渣进行收集,避免掉落地面难以打扫;(7)设置含支撑腿的支撑板,便于将废渣收集桶移动到雷电流导电棒下方,且支撑稳定可靠;(8)通过滑块导轨副、限位架和多个限位孔,能够实现固定架的移动固定,便于不同地线长度的安装试验,采用限位架进行限位,支撑稳定性高,试验可靠性好,装卸方便;(9)通过拉力传感器和家里装置连接到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加力,试验更精确;(10)采用电动推杆连接到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试验间隙的调整,提高试验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雷电流导电棒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包括两导线固定装置1和雷电流导电棒6,两导线固定装置1分别固定连接在试验地线2两端上,两导线固定装置1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到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拉力传感器4另一端固定连接到加力装置5上,加力装置5安装在承力架8上,固定架3和承力架8固定连接在底架9上,雷电流导电棒6固定连接在支架7上,支架7安装在底架9旁且雷电流导电棒6向下正对试验地线2中部,雷电流导电棒6通过导线连接到雷电流发生器25。优选的,上述导线固定装置1连接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一侧均设置有绝缘隔离块10,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均通过拉杆连接在绝缘隔离块10上,绝缘隔离块10采用绝缘子。优选的,上述支架7为倒立L型结构,下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11的伸缩杆上,电动推杆11的壳体固定连接在底座12上,电动推杆能够调节导地线烧蚀试验中所需的试验间隙距离,间隙调节范围为0-20cm,调节精度为2mm。优选的,上述底座12下部设置有万向轮一13,设置万向轮一便于雷电流导电棒正对试验地线调节,调节方便快捷,万向轮一13上设置有刹车机构,便于固定万向轮一。优选的,上述加力装置5采用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直线轴14固定连接到拉力传感器4,直线电机的壳体15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在电机架16上,电机架16固定连接在承力架8顶部。优选的,上述试验地线2中部下方安装有废渣收集桶17,废渣收集桶17位于雷电流导电棒6正下方。优选的,上述废渣收集桶17安装在支撑板18上,支撑板18设置有四根支撑腿19,四根支撑腿19横跨在底架9两侧,四根支撑腿19设置有万向轮二20。优选的,上述固定架3下端通过滑块导轨副21连接到底架9上,底架9上设置有限位架22,限位架22下端设置有插销23,插销23可插入到底架9上的限位孔24中,限位孔24沿着底架9长度方向布置多个。优选的,上述拉力传感器4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到加力装置5(直线电机)。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到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的电机为步进电机,初始位置设置为零,通过内部旋转多少圈对应推杆移动多少距离,实现距离的自动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找到变化或替换方式,这些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为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导线固定装置(1)和雷电流导电棒(6),两导线固定装置(1)分别固定连接在试验地线(2)两端上,两导线固定装置(1)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到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拉力传感器(4)另一端固定连接到加力装置(5)上,加力装置(5)安装在承力架(8)上,固定架(3)和承力架(8)固定连接在底架(9)上,雷电流导电棒(6)固定连接在支架(7)上,支架(7)安装在底架(9)旁且雷电流导电棒(6)向下正对试验地线(2)中部,雷电流导电棒(6)通过导线连接到雷电流发生器(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导线固定装置(1)和雷电流导电棒(6),两导线固定装置(1)分别固定连接在试验地线(2)两端上,两导线固定装置(1)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到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拉力传感器(4)另一端固定连接到加力装置(5)上,加力装置(5)安装在承力架(8)上,固定架(3)和承力架(8)固定连接在底架(9)上,雷电流导电棒(6)固定连接在支架(7)上,支架(7)安装在底架(9)旁且雷电流导电棒(6)向下正对试验地线(2)中部,雷电流导电棒(6)通过导线连接到雷电流发生器(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固定装置(1)连接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一侧均设置有绝缘隔离块(10),固定架(3)和拉力传感器(4)均通过拉杆连接在绝缘隔离块(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7)为倒立L型结构,下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11)的伸缩杆上,电动推杆(11)的壳体固定连接在底座(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2)下部设置有万向轮一(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导地线雷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胤张迅杜昊马晓红蔡力黄军凯陈沛龙吕乾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