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62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和回收利用箱,空气源热泵本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出气端、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气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通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回收利用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垂直于箱体底壁的隔板,隔板和箱体左侧内壁之间构成第一冷却室,隔板和箱体右侧壁之间构成第二冷却室,第一冷却室内部设置有换热器和储水箱,第二冷却室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冷管路、第二制冷管路和移动杆,移动杆的右端通过连接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制冷管路和第二制冷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回收废冷,分别实现对水和其他物品的冷却,避免浪费资源。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of Waste Water and Cold from Hot Water Made by Air Sourc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源热泵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舒适节能和安全的需要。空气能热泵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能全天24小时大水量、高水压、恒温提供全家不同热水、冷暖需求,以同时又能消耗最少的能源完成上述要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具体过程是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的冷媒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媒中,冷媒再导入水中,产生热水,但是对于热泵中经换热后的低温空气,目前的处理方式一般外排至空气中,使得废冷直接排出,无法二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空气源热泵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废冷,分别实现对水和其他物品的冷却,避免浪费资源的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和回收利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出气端、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气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通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回收利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垂直于箱体底壁的隔板,所述隔板和箱体左侧内壁之间构成第一冷却室,隔板和箱体右侧壁之间构成第二冷却室,所述第一冷却室内部设置有换热器和储水箱,所述第二冷却室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冷管路、第二制冷管路和移动杆,所述第二冷却室的后侧壁上部设置有平行于其顶壁的滑轨,所述移动杆的左端后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中,以实现移动杆的左右移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和回收利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上设置有进气端、出气端、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气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通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回收利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垂直于箱体底壁的隔板,所述隔板和箱体左侧内壁之间构成第一冷却室,隔板和箱体右侧壁之间构成第二冷却室,所述第一冷却室内部设置有换热器和储水箱,所述第二冷却室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冷管路、第二制冷管路和移动杆,所述第二冷却室的后侧壁上部设置有平行于其顶壁的滑轨,所述移动杆的左端后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中,以实现移动杆的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杆的右端通过连接支管分别连接第一制冷管路和第二制冷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制取热水废冷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室的顶端和第二冷却室的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冷气进口和第二冷气进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非刘彦杰蔡鲁华陈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春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