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52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灯体,所述壳体上对应灯体的位置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是通过在壳体内侧和/或外侧对应设置凹陷区形成的薄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装置采用薄壁结构的方式实现壳体的发光,与现有技术中设置透光孔以及灯罩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过程更简洁,不仅可确保发光效果,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 Kind of Coo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装置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加热类厨房电器为了更加美观时尚,更显科技感,通常都在壳体上增设发光效果,例如电热水壶、煮蛋器、电热锅等,而实现发光效果的方式一般是在壳体上开设透光孔,并在透光孔内安装灯罩,那么位于壳体内的灯体可使灯罩呈现发光效果,该种设置方式虽然能实现发光,但由于其结构相对复杂、工艺步骤较多,而且还需额外设置灯罩,装配过程相对麻烦,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的烹饪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灯体,所述壳体上对应灯体的位置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是通过在壳体内侧和/或外侧对应设置凹陷区形成的薄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烹饪装置采用薄壁结构的方式实现壳体的发光,与现有技术中设置透光孔以及灯罩的方式相比,本技术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过程更简洁,不仅可确保发光效果,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壳体内位于透光部的外侧设有挡光结构;优选的,所述挡光结构包括环设在透光部外周的一圈凸沿,所述凸沿自壳体内壁向内侧延伸,所述挡光结构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可有效地聚集灯光,防止散光,使透光部的发光效果更集中。进一步的,所述灯体的安装方式包括以下两种。作为第一种安装方式,所述挡光结构还包括挡光罩,所述挡光罩内侧设有安装腔,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对应透光部的位置,所述灯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架,所述挡光罩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挡光罩可进一步的防止散光,使灯光更加集中,进一步地提高透光部的发光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固定架,可便于挡光罩的装拆。作为第二种安装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灯体通过支架安装在对应透光部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横向连接部和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壳体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朝靠近透光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灯体安装在纵向连接部上,上述支架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灯体的装配以及简化产品的结构,有利于生产制造。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部是通过在壳体内侧设置第一凹陷区、在壳体外侧设置第二凹陷区形成的薄壁结构,所述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的面积和/或形状不相同,由于不同壁厚所投射的光的亮度不同,因此利用内侧和外侧凹陷区的面积和/或形状的差异来实现发光效果的调节,使发光效果更具层次感。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部的壁厚范围为0.4mm到3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塑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烹饪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透光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在壳体内侧和外侧设置凹陷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在壳体内侧设置凹陷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壳体外侧设置凹陷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烹饪装置的局部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灯体、3-透光部、4-挡光结构、5-固定架、6-支架、30-凹陷区、31-第一凹陷区、32-第二凹陷区、41-凸沿、42-挡光罩、421-安装腔、61-横向连接部、62-纵向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6,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灯体2,所述壳体1上对应灯体2的位置设有透光部3,所述透光部3是通过在壳体1内侧和/或外侧对应设置凹陷区30形成的薄壁结构,其中壳体1的材质为塑料,例如采用聚丙烯,所述透光部3的壁厚范围为0.4mm到3mm之间,优选为0.5mm。参见图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部3是通过在壳体1内侧设置第一凹陷区31、在壳体1外侧设置第二凹陷区32形成的薄壁结构,其中,为了使发光效果更具层次感,利用不同壁厚所投射的光的亮度不同,将第一凹陷区31、第二凹陷区32的面积和/或形状设置为不相同,从而使烹饪装置更美观。当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可以在第一凹陷区31和/或第二凹陷区32内设置凸起图案,从而增强其视觉效果。参见图1至图6,所述壳体1内位于透光部3的外侧设有挡光结构4,所述挡光结构4包括环设在透光部3外周的一圈凸沿41,所述凸沿41自壳体1内壁向内侧延伸,所述挡光结构4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可有效地聚集灯光,防止散光,使透光部3的发光效果更集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壳体1内设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上对应透光部3设有挡光罩42,所述挡光罩42内侧设有安装腔421,所述固定架5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挡光罩42通过固定架5可拆卸地安装在对应透光部3的位置,并且设于凸沿41的内侧,所述灯体2设于安装腔421内。所述挡光罩42可进一步的防止散光,使灯光更加集中,进一步地提高透光部3的发光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固定架5,可便于挡光罩42的装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烹饪装置采用薄壁结构的方式实现壳体1的发光,与现有技术中设置透光孔以及灯罩的方式相比,本技术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过程更简洁,不仅可确保发光效果,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例二:参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灯体2的安装方式的不同,本实施例的壳体1内设有支架6,所述灯体2通过支架6安装在对应透光部3的位置,所述支架6包括横向连接部61和纵向连接部62,所述横向连接部61的一端连接壳体1的凸沿41,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62,所述纵向连接部62朝靠近透光部3的方向延伸,所述灯体2安装在纵向连接部62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6与凸沿41设置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采用支架6代替实施例一的固定架,所述支架6结构简单,不仅便于灯体2的装配,而且还可节省材料成本,简化产品的结构,有利于生产制造。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灯体的位置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是通过在壳体内侧和/或外侧对应设置凹陷区形成的薄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灯体的位置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是通过在壳体内侧和/或外侧对应设置凹陷区形成的薄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位于透光部的外侧设有挡光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结构包括环设在透光部外周的一圈凸沿,所述凸沿自壳体内壁向内侧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结构还包括挡光罩,所述挡光罩内侧设有安装腔,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对应透光部的位置,所述灯体设于安装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固定架,所述挡光罩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郑松杰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