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469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第一接头,所述连接管右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环连接有第一紫铜管,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环连接有第二紫铜管,所述第二接头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堵管,所述防堵管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防堵管内设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上设有筛孔,所述过滤网筒上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过滤网筒上,所述第一紫铜管、第二紫铜管上均设有连接凹槽,整体结构方便实现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管道堵塞,便于拆卸重复使用。

A copper quick-acting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铜速接管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属于管道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现在的管路连接件存在以下缺点:1.安装费时、费力;2.不能重复使用;3.对安装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紫铜速接管件,方便实现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管道堵塞,便于拆卸重复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第一接头,所述连接管右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环连接有第一紫铜管,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环连接有第二紫铜管,所述第二接头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堵管,所述防堵管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防堵管内设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上设有筛孔,所述过滤网筒上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过滤网筒上,所述第一紫铜管、第二紫铜管上均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滚珠。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一紫铜管连接处设有生料带。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二紫铜管连接处设有生料带。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内壁上均设有与滚珠相匹配的滚珠槽。进一步而言,所述滚珠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连接凹槽上。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管、第一紫铜管、第二紫铜管上均设有镀锌层。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在使用时将第一紫铜管、第二紫铜管远离滚珠一端缠上生料带,将靠近滚珠一端伸入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内,通过转动第一紫铜管、第二紫铜管实现滚珠与滚珠槽的卡接,在使用时将过滤网筒放置在防堵管内,将通水孔方向调整至进水方向,当水管内的杂物经过过滤网筒时会被卡在过滤网筒内,没有水流经过时在重力作用下盖板可以防止杂物跑出,当过滤网筒内的杂物较多时可以打开密封盖将过滤网筒从防堵管中取出清理,当管道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旋转第一紫铜管、第二紫铜管向外拔出即可,方便更换拆卸多次使用,整体结构方便实现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管道堵塞,便于拆卸重复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紫铜速接管件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紫铜速接管件过滤网筒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紫铜速接管件第二紫铜管结构图。图中标号:1、连接管;2、第一接头;3、第二接头;4、第一连接环;5、第二连接环;6、第一紫铜管;7、第二紫铜管;8、防堵管;9、过滤网筒;10、密封盖;11、筛孔;12、通水孔;13、转轴;14、盖板;15、连接凹槽;16、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包括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顶部设有第一接头2,所述连接管1右端设有第二接头3,所述第一接头2上设有第一连接环4,所述第二接头3上设有第二连接环5,所述第一接头2通过第一连接环4连接有第一紫铜管6,所述第二接头3通过第二连接环5连接有第二紫铜管7,将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远离滚珠16一端缠上生料带,将靠近滚珠16一端伸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内,通过转动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实现滚珠16与滚珠槽的卡接,实现了管道的快速连接,所述第二接头3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堵管8,所述防堵管8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0,所述防堵管8内设有过滤网筒9,所述过滤网筒9上设有筛孔11,所述过滤网筒9上设有通水孔12,所述通水孔12内设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顶部通过转轴13活动连接在过滤网筒9上,当水管内的杂物经过过滤网筒9时会被卡在过滤网筒9内,没有水流经过时在重力作用下盖板14可以防止杂物跑出,当过滤网筒9内的杂物较多时可以打开密封盖10将过滤网筒9从防堵管8中取出清理,所述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上均设有连接凹槽15,所述连接凹槽15内设有滚珠16。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接头2与第一紫铜管6连接处设有生料带,所述第二接头3与第二紫铜管7连接处设有生料带,用于密封管道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环4、第二连接环5内壁上均设有与滚珠16相匹配的滚珠槽,用于与滚珠16配合卡住管道,所述滚珠16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连接凹槽15上,方便将滚珠送入连接管1内,所述连接管1、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上均设有镀锌层,具有较好的防腐防锈作用。本技术改进于: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在使用时将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远离滚珠16一端缠上生料带,将靠近滚珠16一端伸入第一接头2、第二接头3内,通过转动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实现滚珠16与滚珠槽的卡接,在使用时将过滤网筒9放置在防堵管8内,将通水孔12方向调整至进水方向,当水管内的杂物经过过滤网筒9时会被卡在过滤网筒9内,没有水流经过时在重力作用下盖板14可以防止杂物跑出,当过滤网筒9内的杂物较多时可以打开密封盖10将过滤网筒9从防堵管8中取出清理,当管道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旋转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向外拔出即可,方便更换拆卸多次使用,整体结构方便实现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管道堵塞,便于拆卸重复使用。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顶部设有第一接头(2),所述连接管(1)右端设有第二接头(3),所述第一接头(2)上设有第一连接环(4),所述第二接头(3)上设有第二连接环(5),所述第一接头(2)通过第一连接环(4)连接有第一紫铜管(6),所述第二接头(3)通过第二连接环(5)连接有第二紫铜管(7),所述第二接头(3)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堵管(8),所述防堵管(8)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0),所述防堵管(8)内设有过滤网筒(9),所述过滤网筒(9)上设有筛孔(11),所述过滤网筒(9)上设有通水孔(12),所述通水孔(12)内设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顶部通过转轴(13)活动连接在过滤网筒(9)上,所述第一紫铜管(6)、第二紫铜管(7)上均设有连接凹槽(15),所述连接凹槽(15)内设有滚珠(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铜速接管件,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顶部设有第一接头(2),所述连接管(1)右端设有第二接头(3),所述第一接头(2)上设有第一连接环(4),所述第二接头(3)上设有第二连接环(5),所述第一接头(2)通过第一连接环(4)连接有第一紫铜管(6),所述第二接头(3)通过第二连接环(5)连接有第二紫铜管(7),所述第二接头(3)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堵管(8),所述防堵管(8)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0),所述防堵管(8)内设有过滤网筒(9),所述过滤网筒(9)上设有筛孔(11),所述过滤网筒(9)上设有通水孔(12),所述通水孔(12)内设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顶部通过转轴(13)活动连接在过滤网筒(9)上,所述第一紫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样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市辉腾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