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插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30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头,具体为一种快插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一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内壁上的连接环、开设在连接环靠近第一连接管一侧上的第一导向面、若干组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一端上的连接片、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一端外壁上的连接块、开设在连接块远离连接片的侧壁上的第二导向面,连接片呈间隔设置形成抵紧槽,连接片呈圆弧设置且所述连接片形成的圆形直径与第二连接管内径相同,第一导向面驱动连接块运动,连接块带动连接片发生形变,连接块卡接在连接环上,方便了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起来,同时也方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插接头
本技术涉一种接头,具体为一种快插接头。
技术介绍
管子接头是用于将两组管子连接起来,在施工中,管子需要经常的拔出和插接。现有快插和管子连接时,有些产品插起来很费劲,插进后不易被再次拔出,施工时连接后需改换设计施工时不易更改,快插和管子连接时,有些产品插起来不费劲,但进后不易被再次拔出,施工时连接后需改换设计施工时不易更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插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插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二连接管,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一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内壁上的连接环、开设在连接环靠近第一连接管一侧上的第一导向面、若干组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一端上的连接片、固定连接在连接片一端外壁上的连接块、开设在连接块远离连接片的侧壁上的第二导向面,所述连接片呈间隔设置形成抵紧槽,所述连接片呈圆弧设置且所述连接片形成的圆形直径与第二连接管内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向面驱动连接块运动,连接块带动连接片发生形变,连接块卡接在连接环上,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起来,同时也方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拆卸。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连接块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块外壁上固定连接一第一挡环,通过第一挡环的设置,第一挡环的侧壁抵紧在连接环侧壁上,通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第二连接管在第一连接管内的连接强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连接片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连接管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第二挡环,第二挡环抵紧在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侧壁上,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握着第二挡环将第二连接管从第一连接管中取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二挡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挡环,所述第三挡环外壁抵紧在第一连接管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连接管靠近第二挡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第三挡环,第三挡环外壁抵紧在第一连接管内壁上,通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方便第一导向面驱动连接块运动的第一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块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外壁上开设第一圆角,通过第一圆角和第一导向面的配合,方便了驱动连接片的形变,方便将第二连接管卡接进第一连接管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挡环靠近连接片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挡环靠近连接片的一端外壁上开设第二圆角,第二圆角与连接环之间的配合,方便了将第二连接管从第一连接管中取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内壁上均开设第三导向面,通过设置了第三导向面,方便了第二连接管卡接进第一连接管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连接管一端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了防滑纹,提高了操作者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摩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起来,同时也方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拆卸;方便了第二连接管卡接进第一连接管内;方便了将第二连接管从第一连接管中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连接机构;4、连接环;5、第一导向面;6、连接片;7、第二导向面;8、抵紧槽;9、第一挡环;10、第二挡环;11、第三挡环;12、第一圆角;13、第二圆角;14、第三导向面;15、防滑纹;16、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快插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对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设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环4、第一导向面5、连接片6、连接块16和第二导向面7,连接环4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靠近一端的内壁上,第一导向面5开设在连接环4远离第一连接管1内壁的侧壁一端上;八组连接片6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一端上,连接片6呈圆弧状设置且连接片6形成的圆的直径与第二连接管2内径相同;连接块16固定连接在连接片6远离第二连接管2的一端上;第二导向面7开设在连接块16远离连接片6的侧壁上。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第二连接管2插接在第一连接管1的稳定性,在连接块16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9,当第二连接管2在第一连接管1中滑动时,不需要将第二连接管2从第一连接管1中取出时,第一挡环9抵紧在连接环4一端侧壁上。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第二连接管2直接划入第二连接管2内,在第二连接管2远离连接片6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10。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在第二连接管2靠近第二挡环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挡环11,第三挡环11外壁抵紧在第一连接管1内壁上。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第一导向面5驱动连接块16运动,在连接块16远离连接片6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圆角12。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第二连接管2从第一连接管1内取出,在第一挡环9靠近连接片6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圆角13。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第二连接管2插进第一连接管1中,在第一连接管1两端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导向面14。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操作者在安装和拆卸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在第一连接管1一端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纹15。工作原理:第二连接管2一端通过第三导向面14后进入第一连接管1内;第一圆角12和第一导向面5的作用下,连接片6发生弯折后,第二连接管2卡接在第一连接管1内;第一挡环9的侧壁抵紧在连接环4侧壁上;当需要将第二连接管2从第一连接管1中取出,连接环4通过第二导向面7驱动连接片6发生形变,在第二圆角13和连接环4之间的配合作用,将第二连接管2从第一连接管1中取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插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1)、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第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设有一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内壁上的连接环(4)、开设在连接环(4)远离第一连接管(1)内壁的侧壁一端上的第一导向面(5)、若干组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2)一端上的连接片(6)、固定连接在连接片(6)一端外壁上的连接块(16)、开设在连接块(16)远离连接片(6)的侧壁上的第二导向面(7),所述连接片(6)呈间隔设置形成抵紧槽(8),所述连接片(6)呈圆弧设置且所述连接片(6)形成的圆形直径与第二连接管(2)内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插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1)、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第二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之间设有一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内壁上的连接环(4)、开设在连接环(4)远离第一连接管(1)内壁的侧壁一端上的第一导向面(5)、若干组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2)一端上的连接片(6)、固定连接在连接片(6)一端外壁上的连接块(16)、开设在连接块(16)远离连接片(6)的侧壁上的第二导向面(7),所述连接片(6)呈间隔设置形成抵紧槽(8),所述连接片(6)呈圆弧设置且所述连接片(6)形成的圆形直径与第二连接管(2)内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块(16)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浙锋陈明单建国张自军贾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