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44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39
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风险分级处理模块、设备异常监测模块、客服线上干预模块、风险误报反馈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驾驶员画像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和云端数据库;风险分级处理模块包括风险预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识别车辆风险,及时干预风险,提升了风险管控效率,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借助平台对设备异常进行侦测和追踪,自建运维团队或管控运营商维修团队,保障设备正常使用;平台对车队安全运营情况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分析,自动生成车辆行驶数据报表,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车队安全管理状况的可感知、可量化、可决策。

An Intelligent Wind Control Platform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风险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商用车行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事故高发,安全管理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部分智能车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行业车辆安全管理难题,但普遍使用的是GPS系统,虽然有少部分利用智慧物流等车辆联网平台技术获取实时车况,通过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载OBD智能诊断仪等硬件设备监控驾驶员行为(如疲劳驾驶)。但其切入点更多的是提供工具和技术方案,单一的发现风险,简单的处理当前风险,未将单项技术予以集成深入到车辆运营安全管理上,缺乏风险统计分析,没有形成整体风控解决方案;现有技术更多的是提供工具和技术方案,即单一的发现风险,并处理当前风险,缺乏对风险的统计分析,未将单项技术予以集成深入到车辆运营安全管理上,没有形成整体风控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现有技术更多的是提供工具和技术方案,即单一的发现风险,并处理当前风险,缺乏对风险的统计分析,缺乏并未将单项技术予以集成深入到车辆运营安全管理上,没有形成整体风控解决方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本专利技术能够准确识别车辆风险,提升了风险管控效率,有效降低风险;借助平台对设备异常进行侦测和追踪,自建运维团队或管控运营商维修团队,保障设备正常;平台对车队安全运营情况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自动生成车辆行驶数据报表,实现车队安全管理状况的可感知、可量化、可决策。(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风险分级处理模块、设备异常监测模块、客服线上干预模块、风险误报反馈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驾驶员画像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云端数据库;车联网智能终端包括车载智能盒子、ADAS前向摄像头、DMS疲劳监测摄像头和全景摄像头;ADAS前向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拍摄视频;疲劳监测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朝向驾驶员面部拍摄视频;全景摄像头安装在驾驶室内部,并朝向驾驶室拍摄视频;车载智能盒子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与车辆的电源电性连接,车载智能盒子与车辆的ECU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运行的时速等信息;车载智能盒子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定位模块、电子围栏模块和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与ADAS前向摄像头、DMS疲劳监测摄像头、全景摄像头均为通讯连接,便于存取上述摄像头拍摄的照片或视频信息;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和BDS定位模块;电子围栏模块与定位模块通讯连接,基于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中划定一个区域,设定的车辆行驶超出区域产生报警;人脸识别模块设置在服务器中,人脸识别模块与车载智能盒子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载智能盒子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驾驶员照片;风险分级处理模块包括风险预测模块,通过风险评分模型对风险预测模块发现的各类风险进行等级分类;风险预测模块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处;风险预测模块和车联网智能终端无线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信息,发出风险预测信号;风险预测模块包括疲劳驾驶预警模块、超速安全预警模块和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疲劳驾驶预警模块与车载智能盒子通讯连接,便于获取数据存储单元中DMS疲劳监测摄像头所记录的数据;超速安全预警模块与车载智能盒子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ECU中运行的时速信息;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和国家气象局预警数据库通讯连接,便于获取天气信息;设备异常监测模块设置在服务器中;设备异常监测模块与风险预测模块通讯连接,便于获得风险预测信息;客服线上干预模块与设备异常监测模块通讯连接,便于接收设备异常信息;客服线上干预模块包括Web端和APP端;用于时视频查看、行驶轨迹追踪、下发语音提醒、实时对讲、电话微信通知车队安全管理员;风险误报反馈模块设置在服务器中,风险误报反馈模块与客服线上干预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根据客服线上干预获得的反馈结果,消除误报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模块设置在服务器中;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风险分级处理模块、设备异常监测模块、客服线上干预模块和风险误报反馈模块均为通讯连接;便于获取人脸识别信息、风险预测信息、设备异常信息、客服干预信息和风险误报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展示模块,便于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安全行驶报告并在数据展示模块上展示出来;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与驾驶员画像模块通讯连接,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生成驾驶员画像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与云端数据库通讯连接,便于将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与基础信息管理模块通讯连接;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包括系统用户信息管理、驾驶员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车队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便于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与云端数据库通讯连接,通过通讯设备访问云端数据库可以直接读取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优选的,无线通讯模块为WLAN通讯模块或4G通讯模块。优选的,风险预测模块还包括碰撞预警模块、车道偏离预警模块、限高栏预警模块、注意力分散预警模块、手持接打电话预警模块、激烈驾驶预警模块;对驾驶员的驾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多角度的预测。优选的,数据存储单元的容量为128GB。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能够准确识别车辆风险,提升了风险管控效率,有效降低风险;借助平台对设备异常进行侦测和追踪,自建运维团队或管控运营商维修团队,保障设备正常;平台对车队安全运营情况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自动生成车辆行驶数据报表,实现车队安全管理状况的可感知、可量化、可决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中车联网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中车载智能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中风险预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中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车联网智能终端;101、ADAS前向摄像头;102、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3、全景摄像头;2、风险分级处理模块;3、风险预测模块;301、疲劳驾驶预警模块;302、超速安全预警模块;303、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304、碰撞预警模块;305、车道偏离预警模块;306、限高栏预警模块;307、注意力分散预警模块;308、手持接打电话预警模块;309、激烈驾驶预警模块;4、客服线上干预模块;5、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01、数据处理器;502、数据展示模块;6、车载智能盒子;601、数据存储单元;603、定位模块;604、电子围栏模块;605、无线通讯模块;7、设备异常监测模块;8、风险误报反馈模块;9、驾驶员画像模块;10、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1、云端数据库;12、人脸识别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1)、风险分级处理模块(2)、设备异常监测模块(7)、客服线上干预模块(4)、风险误报反馈模块(8)、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驾驶员画像模块(9)、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人脸识别模块(12)和云端数据库(11);车联网智能终端(1)包括车载智能盒子(6)、ADAS前向摄像头(101)、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2)和全景摄像头(103);ADAS前向摄像头(101)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拍摄视频;疲劳监测摄像头(102)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朝向驾驶员面部拍摄视频;全景摄像头(103)安装在驾驶室内部,并朝向驾驶室拍摄视频;车载智能盒子(6)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与车辆的电源电性连接,车载智能盒子(6)与车辆的ECU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运行的时速等信息;车载智能盒子(6)包括无线通讯模块(605)、定位模块(603)、电子围栏模块(604)和数据存储单元(601);数据存储单元(601)与ADAS前向摄像头(101)、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2)、全景摄像头(103)均为通讯连接,便于存取上述摄像头拍摄的照片或视频信息;定位模块(603)包括GPS定位模块和BDS定位模块;电子围栏模块(604)与定位模块(603)通讯连接,基于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中划定一个区域,设定的车辆行驶超出区域产生报警;人脸识别模块(12)设置在服务器中,人脸识别模块(12)与车载智能盒子(6)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载智能盒子(6)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驾驶员照片;风险分级处理模块(2)包括风险预测模块(3),通过风险评分模型对风险预测模块(3)发现的各类风险进行等级分类;风险预测模块(3)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处;风险预测模块(3)和车联网智能终端(1)无线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信息,发出风险预测信号;风险预测模块(3)包括疲劳驾驶预警模块(301)、超速安全预警模块(302)和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303);疲劳驾驶预警模块(301)与车载智能盒子(6)通讯连接,便于获取数据存储单元(601)中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2)所记录的数据;超速安全预警模块(302)与车载智能盒子(6)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ECU中运行的时速信息;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303)和国家气象局预警数据库通讯连接,便于获取天气信息;设备异常监测模块(7)设置在服务器中;设备异常监测模块(7)与风险预测模块(3)通讯连接,便于获得风险预测信息;客服线上干预模块(4)与设备异常监测模块(7)通讯连接,便于接收设备异常信息;客服线上干预模块(4)包括Web端和APP端;用于时视频查看、行驶轨迹追踪、下发语音提醒、实时对讲、电话微信通知车队安全管理员;风险误报反馈模块(8)设置在服务器中,风险误报反馈模块(8)与客服线上干预模块(4)无线通讯连接,根据客服线上干预获得的反馈结果,消除误报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设置在服务器中;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与人脸识别模块(12)、风险分级处理模块(2)、设备异常监测模块(7)、客服线上干预模块(4)和风险误报反馈模块(8)均为通讯连接;便于获取人脸识别信息、风险预测信息、设备异常信息、客服干预信息和风险误报信息;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包括数据处理器(501)和数据展示模块(502),便于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安全行驶报告并在数据展示模块(18)上展示出来;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与驾驶员画像模块(9)通讯连接,并将信息传输至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中保存;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与云端数据库(11)通讯连接,便于将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11);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与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通讯连接;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包括系统用户信息管理、驾驶员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车队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便于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与云端数据库(11)通讯连接,通过通讯设备访问云端数据库(11)可以直接读取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中的数据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智能风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1)、风险分级处理模块(2)、设备异常监测模块(7)、客服线上干预模块(4)、风险误报反馈模块(8)、数据统计分析模块(5)、驾驶员画像模块(9)、基础信息管理模块(10)、人脸识别模块(12)和云端数据库(11);车联网智能终端(1)包括车载智能盒子(6)、ADAS前向摄像头(101)、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2)和全景摄像头(103);ADAS前向摄像头(101)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拍摄视频;疲劳监测摄像头(102)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朝向驾驶员面部拍摄视频;全景摄像头(103)安装在驾驶室内部,并朝向驾驶室拍摄视频;车载智能盒子(6)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并与车辆的电源电性连接,车载智能盒子(6)与车辆的ECU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运行的时速等信息;车载智能盒子(6)包括无线通讯模块(605)、定位模块(603)、电子围栏模块(604)和数据存储单元(601);数据存储单元(601)与ADAS前向摄像头(101)、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2)、全景摄像头(103)均为通讯连接,便于存取上述摄像头拍摄的照片或视频信息;定位模块(603)包括GPS定位模块和BDS定位模块;电子围栏模块(604)与定位模块(603)通讯连接,基于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中划定一个区域,设定的车辆行驶超出区域产生报警;人脸识别模块(12)设置在服务器中,人脸识别模块(12)与车载智能盒子(6)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载智能盒子(6)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驾驶员照片;风险分级处理模块(2)包括风险预测模块(3),通过风险评分模型对风险预测模块(3)发现的各类风险进行等级分类;风险预测模块(3)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处;风险预测模块(3)和车联网智能终端(1)无线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信息,发出风险预测信号;风险预测模块(3)包括疲劳驾驶预警模块(301)、超速安全预警模块(302)和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303);疲劳驾驶预警模块(301)与车载智能盒子(6)通讯连接,便于获取数据存储单元(601)中DMS疲劳监测摄像头(102)所记录的数据;超速安全预警模块(302)与车载智能盒子(6)通讯连接,便于获取车辆ECU中运行的时速信息;道路天气安全预警模块(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赤平初露张建强栗丽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民太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