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302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包括根据检测对象的频率响应特性选取高低频率成分,将高频成分进行延时处理并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采用单激励‑单接收方式进行信号采集,由单一激励换能器激发已调制的含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的调制载波信号,载波信号传播时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非线性调制效应,并通过透射法由接收换能器采集;根据高频成分的到达时间和端面反射回波时间截取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滤波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各IMF频谱信息选取包含基频和非线性频率成分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提取高频与低频调制旁瓣的差频分量,即非线性成分分量,计算非线性系数,以无损伤非线性系数为基准,对材料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A Carrier Modulation Nonlinear Ultrasound Guided Wave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损检测技术及结构健康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飞行器、桥梁工程、船舶工程以及输油管道等大型工程结构在长期服役中,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如疲劳、腐蚀效应及材料老化等影响,结构表面或内部不可避免的会有缺陷形成。缺陷的产生严重破坏了工程材料的结构完整性,致使其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引发严重事故。为避免引起突发事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简称SHM)是一种在线监测技术,在不破坏结构件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工程材料进行不间断监测,对收集到的结构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并对材料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进行评估。为保证工程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损伤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具有传播距离长、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对人体无害等优点,在无损检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线性超声导波和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两大类。线性超声导波检测技术通常根据信号的时间与幅值特征的变化进行检测,对于尺寸大于波长的裂纹和孔洞等损伤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但对于微裂纹、疲劳损伤、分层损伤进行检测时,时间和幅值特征的变化非常不明显,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不受传播波长的限制,在材料内部存在的微缺陷或状态变化非常敏感。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技术通常对接收信号的频域进行分析,主要观测的是材料存在的非线性效应,如高次谐波和调制旁瓣等。其中高次谐波法由于受仪器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影响测量结果不能准确描述由缺陷产生的非线性效应。调制旁瓣法通过两列超声信号在传播途径中与缺陷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可以更准确的描述缺陷的非线性效应。但是,调制旁瓣法需要多个激励源,且非线性分量相对基频分量而言非常微弱,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检测对象的频率响应特性选取高低频率成分,将高频成分进行延时处理并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步骤S2采用单激励-单接收方式进行信号采集,由单一激励换能器激发已调制的含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的调制载波信号,载波信号传播时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非线性调制效应,并通过透射法由接收换能器采集;步骤S3根据高频成分的到达时间和端面反射回波时间截取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滤波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各IMF频谱信息选取包含基频和非线性频率成分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步骤S4提取高频与低频调制旁瓣的差频分量,即非线性成分分量,计算非线性系数,以损伤非线性系数为基准,对材料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实现对工程材料反射信号弱微小损伤进行有效、准确的检测;通过载波调制信号使用单压电换能器实现多频率成分信号的激励,降低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方法成本;通过IMF各分量频谱信息提取高低频调制旁瓣中的差频(即高频与低频之差)分量,提高调制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准确性并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附图说明图1是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流程图;图2是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检测系统框架图;图3a和3b是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图;图4是载波调制高低频延时激励信号图;图5是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原理示意图;图6是截取含差频调制旁瓣时域信号图;图7是信号EMD后的本征模态图;图8是EMD分解后各本征模态频谱图图9是包含基频及差频旁瓣成分重构信号的频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入图2检测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根据检测对象的频率响应特性分别选取280kHz和160kHz作为高频率和低频率成分,将高频成分做延时处理后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对检测对象进行扫频实验,其时域信号如图3a及频域信号如图3b所述。分别选取280kHz和160kHz作为高低频率成分构成调制载波信号,此时选取的频率响应强度接近响应最大值的1/2,调制效果较好。调制的激励载波信号如图4所示。上述低频成分采用连续正弦波,高频成分采用汉宁窗调制20峰正弦波,将高频成分进行延时处理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高频成分延时长度取值大于低频信号到达接收换能器的时间。步骤20采用载波调制的超声检测信号对检测对象实现单激励-单接收方式损伤检测;即:采用单激励-单接收方式进行信号采集,由单一激励换能器激发已调制的含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的调制载波信号,载波信号传播时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非线性调制效应,并通过透射法由接收换能器采集;单一激励换能器产生包含两种频率成分的激励信号,采用单激励-单接收方式进行信号采集,由单个超声换能器单元激励调制载波信号,在经过损伤后由单个压电超声换能器单元接收透射信号。发射与接收传感器均使用正逆压电效应的PZT换能器,T为激励换能器,激发包含高低频率成分的载波调制信号,R为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透射信号包含由载波调制信号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线性调制旁瓣。当超声波在非线性介质上传播时,其波形会产生失真与变形,而非线性调制现象是材料非线性特性中的一种形式,在频谱上表现为能量的重新分配。载波调制信号由高低频率成分相互调制而成,包含两个频率成分,假设输入载波调制信号为u(0)(x,t)=A01cos(ω1τ)+A02cos(ω2τ),根据非线性调制原理,信号经过裂纹损伤,接收信号包含高频分量、低频分量、非线性调制分量以及非线性谐波分量,非线性调制分量分为幅值调制与频率调制,如公式(1)所示,从不同频率分布的角度看,上式中包含原来ω1与ω2的频率,同时有2ω1与2ω2,以及和频ω1+ω2和差频ω1-ω2,取差频成分ω1-ω2进行分析。步骤30根据高频成分的到达时间和端面反射回波时间截取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滤波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各IMF频谱信息选取包含基频和非线性频率成分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高频成分设置了延时,到达接收换能器的时间比低频成分晚,高频成分在整个传播路径中均存在低频成分,为获取准确的调制旁瓣信息,根据高频成分的到达时间和材料端面反射回波截取信号中一定时间长度的信号进行分析,截取信号的起点为高频成分到达接收换能器的时间,终点为端面反射回波到达接收换能器的时间,截取信号如图6所示。对截取信号进行滤波及归一化处理,消除由传感器等外在因素产生的误差,截取信号中包含了基频及其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线性分量。将归一化处理应用于信号分解之前,即将时域信号归一化后再进行分析,消除由传感器外在因素产生的误差。对信号进行EMD分解,如图7为某一延时信号的EMD分解结果,对各个IMF分量进行频谱分析,如图8为EMD分解各IMF分量的频谱图,选取包含基频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检测对象的频率响应特性选取高低频率成分,将高频成分进行延时处理并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步骤S2采用单激励‑单接收方式进行信号采集,由单一激励换能器激发已调制的含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的调制载波信号,载波信号传播时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非线性调制效应,并通过透射法由接收换能器采集;步骤S3根据高频成分的到达时间和端面反射回波时间截取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滤波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各IMF频谱信息选取包含基频和非线性频率成分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步骤S4提取高频与低频调制旁瓣的差频分量,即非线性成分分量,计算非线性系数,以无损伤非线性系数为基准,对材料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检测对象的频率响应特性选取高低频率成分,将高频成分进行延时处理并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步骤S2采用单激励-单接收方式进行信号采集,由单一激励换能器激发已调制的含高频成分与低频成分的调制载波信号,载波信号传播时与损伤相互作用产生非线性调制效应,并通过透射法由接收换能器采集;步骤S3根据高频成分的到达时间和端面反射回波时间截取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滤波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解的各IMF频谱信息选取包含基频和非线性频率成分的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步骤S4提取高频与低频调制旁瓣的差频分量,即非线性成分分量,计算非线性系数,以无损伤非线性系数为基准,对材料损伤程度进行评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高频成分延时处理后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的调制载波信号为单一信号源,其中选取的高频率成分与低频率成分分别为响应强度接近响应最大值1/2的左右两边两个频率成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调制非线性超声导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低频成分采用连续正弦波,高频成分采用汉宁窗调制20峰正弦波,将高频成分进行延时处理与低频成分组合构成调制载波信号,高频成分延时长度取值大于低频信号到达接收换能器的时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斌刘远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