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井钻遇溶洞的体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井钻遇溶洞的体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盐岩油藏在世界已发现油藏中占据重要位置,全世界256个大型油田中,碳酸盐岩油田约占45%,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量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0%、65%,在油田开发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较常见的碳酸盐岩油藏的主体为洞穴型储层储集空间。洞穴型储层储集空间为大型洞穴(和裂缝),洞穴(包括大洞、巨洞)储集空间巨大,加之裂缝对沟通洞穴和改善渗流性能的作用,形成了储集空间巨大、储渗能力极好的有利储层类型,因此,溶洞体积的确定对于确定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量、指导碳酸盐岩油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钻井过程中钻遇溶洞时会有放空漏失现象,往往造成钻井液漏失和储层污染,因此溶洞体积的确定对预防钻井漏失、节省钻井成本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在实际环境中,碳酸盐岩油藏中的溶洞构造十分复杂。例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其主要储层类型为缝洞型储层,是多期岩溶改造作用的结果,储集空间主要有溶洞、孔洞、裂缝等,由这些特征明显不同的储集空间组合形成溶洞型、裂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井钻遇溶洞的体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耦合井筒—溶洞—地层流动的试井分析模型,其中,所述试井分析模型考虑基岩的渗流,基岩向溶洞的窜流,溶洞内的管流和波动;基于所述试井分析模型根据实测的井底压力数据计算井钻遇溶洞的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碳酸盐岩油藏中井钻遇溶洞的体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耦合井筒—溶洞—地层流动的试井分析模型,其中,所述试井分析模型考虑基岩的渗流,基岩向溶洞的窜流,溶洞内的管流和波动;基于所述试井分析模型根据实测的井底压力数据计算井钻遇溶洞的体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耦合井筒—溶洞—地层流动的试井分析模型,包括:针对流体从溶洞流入井筒,再由井筒流出地面的流体流动过程建立井—溶洞中流动模型,其中,所述流体流动过程满足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将地层基岩中的流体流动引入所述井—溶洞中流动模型,建立所述试井分析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耦合井筒—溶洞—地层流动的试井分析模型,其中,所述试井分析模型包括以下模型假设:碳酸盐岩储层由基岩、微裂缝及溶洞组成;基岩作为流体储集空间不参与渗流,但通过窜流方式向溶洞及裂缝间提供流量;裂缝作为主要的渗流通道,满足达西定律,不仅将基岩及溶洞和裂缝进行沟通,而且向井提供流量;地层为各向同性圆形油藏,圆心处有一定产量生产的油井;地层外部为单一均匀介质;考虑流体的微可压缩性,假设流体压缩系数相对较小,运动过程中流体的速度相对较小;溶洞为圆柱形,并且与井筒同心,溶洞内部考虑垂直方向的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流动过程满足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其中:ρ为流体密度,kg/m3;v为流体流动速度,m/s;x轴为由井筒圆心向下建立的一维坐标轴;p为压力,Pa;f为流体受到的摩擦系数,无量纲;D为井筒的直径,m;pwf和pv分别为井筒和溶洞中的压力,Pa;vwf为井筒和溶洞连接处流体的速度,m/s。5.根据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井筒中的压力为:其中:D为油管直径,m;C为油管及流体系统中的波速,m/s;Cv为溶洞的存储常数,m3/MPa;v0为初始时刻的速度,m/s;rv为溶洞半径,m。6.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地层基岩中的流体流动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伟,杜娟,张同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