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713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转子1、变速电机2、密封盖11、人造井壁7、螺杆9组成,转子1通过轴承固定于上、下密封盖之间,转子与变速电机2同轴固定,转子的外部为人造井壁7,人造井壁通过螺杆9同样固定于上、下密封盖之间,上密封盖有进液口、加压口,下密封盖有放液口、滤液口。该方法包括:将钻井液倒入转子与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打开变速电机模拟钻井时井下循环排量;测量钻井液滤饼厚度;再向转子与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装入前置液;打开变速电机模拟固井中前置液顶替排量;计算滤饼清洗效率、抗剪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便于深入研究钻井液滤饼形成及冲洗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and Cleaning Efficiency of Drilling Fluid Filter C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一种可在动态、加压环境下于井壁上压制和冲洗钻井液滤饼的一体化模拟评价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气井的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会在渗透性井壁上、在压差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钻井液滤饼。与钻井液相比,钻井液滤饼的结构强度更大,加之大多数井眼并非标准圆形,井壁表面并不平整光滑,为此,井壁在长时间压差作用下形成的钻井液滤饼更难以冲洗干净、更容易成为油气水窜流通道,加大了固井失效的风险。为研究相关因素对钻井液滤饼冲洗效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需要研制可压制和/或冲洗钻井液滤饼装置及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钻井液滤饼压制方法和冲洗效率评价方法,但是,由于对井眼条件、钻井液滤饼形成和被冲洗过程的简单处理,导致各环节与井下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偏离实际。常用的钻井液滤饼形成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1)将常用六速旋转粘度计的外筒在钻井液中浸泡一段时间,通过钻井液的粘附作用,在外筒表面粘附一层钻井液,用于模拟钻井液在井壁上形成滤饼,可以看出,该方法形成的钻井液滤饼与井下实际不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该装置位于支架(12)上,由转子(1)、变速电机(2)、轴承(3)、密封盖(11)、人造井壁(7)、螺杆(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通过轴承(3)固定于上、下密封盖之间,转子与变速电机(2)同轴固定,转子的外部为人造井壁(7),人造井壁通过螺杆(9)同样固定于上、下密封盖之间,上密封盖设有进液口(4)、加压口(13),进液口、加压口均与转子和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相连通,下密封盖设有放液口(5)、滤液口(6),放液口与转子和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相连通,滤液口与人造井壁和螺杆之间的环形空间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该装置位于支架(12)上,由转子(1)、变速电机(2)、轴承(3)、密封盖(11)、人造井壁(7)、螺杆(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通过轴承(3)固定于上、下密封盖之间,转子与变速电机(2)同轴固定,转子的外部为人造井壁(7),人造井壁通过螺杆(9)同样固定于上、下密封盖之间,上密封盖设有进液口(4)、加压口(13),进液口、加压口均与转子和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相连通,下密封盖设有放液口(5)、滤液口(6),放液口与转子和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相连通,滤液口与人造井壁和螺杆之间的环形空间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井壁(7)设有支撑壁(8),人造井壁与支撑壁紧密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一体化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井壁(7)与密封盖之间设有密封圈(10)。4.利用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对钻井液滤饼压制及清洗效率进行评价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钻井液加热至井底温度,通过进液口将加热后的钻井液倒入转子与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充满后关闭进液口;(2)通过加压口对转子与人造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加压至井底压力,打开变速电机,模拟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超张贵仪濮洪鄢锐蒙雄鹰张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