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建平专利>正文

使电扇作回转、摇头和定向供风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68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电扇作回转、摇头和定向供风的装置,将本装置安装在电扇主体与基座之间,就能使电扇具有360°回转,摇头幅角可调和定向供风的功能,本装置包括—中心小轴通过万向接轴与电扇输出蜗轮杆联接,中心小轴上有一主轴和回转套,回转套上设有与主轴平行的副轴与摇头套,由一功能选择拔轮选择三种状态供风。本装置结构合理,造价低廉。(*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电扇作回转、摇头和定向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改进的使电扇多功能供风的装置。目前,通常所使用的电扇只具有在一定仰角范围内摇头或定向供风的功能,同时,其受风面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平面内(包括水平面)。最近已有360°回转电扇问世,但这种回转电扇舍弃了经常要使用的摇头功能,并且,其受风面仍局限于水平面内。因此,也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电扇作360°回转,同时具有摇头和定向供风的装置,且电扇的供风仰角和摇头幅角均可无级调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如下几部分a、一中心小轴10通过万向接轴11与电扇输出锅轮杆16联接;b、中心小轴10下端套有一功能选择拔轮23,后者相对前者只能作轴向移动,功能选择拔轮的上端有2-5个齿,可与偏心轮联接管21啮合,下端为方形截面柱体,可与基座1卡合;c、中心小轴10中段套有一偏心轮联接管21,两者贯穿于管状主轴22的中心,偏心轮联接管21上端与偏心轮7粘合,下端设有弹性卡环2;d、主轴22的上半部套有一回转套5,两者构成一回转副;e、回转套5上设有一与主轴平行的副轴20,后者套有一摇头套6,构成另一回转副;f、一摇头幅角调节销8通过连杆9与偏心轮7联接;g、回转套5的下端有一定向顶杆25,顶杆下端固定在基座上,在基座1与功能选择拔轮23间有一弹簧26。本技术的优点将本装置安装在电扇支架与基座(或开关箱)间,能使电扇实现360°回转,摇头和定向供风的全方位多功能供风,可按使用者的要求,分别作360°回转,或以任意方向为中心的变幅角摇头,或任意定向供风,同时,仰角可无级调节。它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造价低廉,且对实现定时、遥控这类功能均无影响,从而增强了电扇对使用环境的适应性。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结合实施例附图予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变幅角摇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功能选择拔轮结构示意图。图1、图2中1是基座(或开关箱),2是弹性卡环,3是紧定螺钉,4是电刷,5是回转套,6是摇头套,7是偏心轮,8是摇头幅角调节销,9是连杆,10是中心小轴,11是万向接轴,12是铆钉,13是电扇支架,14是仰角调节螺钉,15是电扇主体,16是电扇输出锅轮杆,17是摇头幅角调节螺钉,18是螺钉,19是摇头幅角调节销座,20是副轴,21是偏心轮联接管,22是主轴,23是功能选择拔轮,24是功能选择拔叉,25是定向顶杆,27是紧定螺钉。参照图1,本技术有三种工作状态,它们分别由功能选择拔轮23的上、中、下三个基本位所决定。功能选择拔轮23是套在中心小轴10下端的相对中心小轴10只能作轴向移动的轮子,其上端设有2~5个齿,与偏心轮联接管21啮合时,是为上位状,它的下端为呈方形或六边形或其它非圆横截面的柱体,与基座(或开关箱)1卡合时,是为下位状,介于上述二位之中者,是为中位状。功能选择拔轮23通过一环向槽与功能选择拔叉24卡住,使两者只能作相对转动。功能选择拔轮23处于上位时,它的上端与偏心轮联接管21啮合,带动与其粘合的偏心轮7,再通过连杆9和摇头幅角调节销8,带动摇头套6绕副轴20摇动,实现摇头功能。功能选择拔轮23处于中位时,中心小轴10带动功能选择拔轮23自由转动,电扇方向保持不变,实现定向功能。功能选择拔轮23处于下位时,它的下端与基座(或开关箱)1卡合,并将定向顶杆25压下,使与电刷4脱离,此时,中心小轴10不能转动,而电扇主体15在相对其转动,从而驱动回转套5绕主轴22转动,实现360°回转功能。在摇头套6(或电扇支架13,图中为前者)上开有一弧形孔,该孔位于联接它们的铆钉12的旁边,且以铆钉12的中心轴线为其曲率半径中心,一仰角调节螺钉14穿过该弧形孔与电扇支架13(或摇头套6)旋紧。使用时,只要拧松一下仰角调节螺钉14,便可改变仰角。弹性卡环的作用是阻止偏心轮7与偏心轮联接管21向上移动。图2中,固定于摇头套6上有一摇头幅角调节销8,它与摇角幅角调节销座19之间有一摇头幅角调节螺钉17。后者调节两者之距离,即调节摇头幅角调节销与副轴20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摇头的幅角。图3中,24是功能选择拔叉,28是定位卡簧,29是功能选择轮,30是心杆,31是连杆,32是座板,33是销杆,34是弹簧。定位卡簧28固定座板32上,它与功能选择轮29的边缘贴紧,限定由外侧一旋钮通过心杆30带动的后者的三种位置。功能选择轮上有一销,其通过连杆31与销杆33联接,销杆33又将功能选择拔叉24与座板32串接在一起,使它们只能沿销杆长度方向作相对移动。当旋动旋钮将功能选择拔叉24推向上位或下位,而此时由其驱动的功能选择拔轮23与偏心轮联接管21或与基座(或开关箱)1恰又不在啮合位时,可通过弹簧34产生弹性变形减小功能选择拔叉24的位移量,防止卡坏啮合处,并在功能选择拔轮23转到啮合位时,依靠弹簧34实现自然啮合。反之,当旋动旋钮使销杆33由上位或下位移向中位时,由于弹簧变形到二开口端相碰后受阻,便在外力作用下使前述啮合处脱离开来。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摇头幅角为20~60°,供风仰角为-15~10°,如将万向接轴改为软轴效果更佳。另外,如在回转套5与主轴22间和摇头套6与副轴20间装入滚珠,或改变电扇电机结构使其重心后移,运动阻力将显著减少。本装置对台扇与落地电扇均适用,对台扇来说,安装在电扇主体与基座之间,对落地电扇来说,则安装在电扇主体与开关箱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电扇作回转、摇头和定向供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一中心小轴10通过万向接轴11与电扇输出锅轮杆16联接;b、中心小轴10下端套有一功能选择拔轮23,后者相对前者只能作轴向移动,功能选择拔轮的上端有2—5个齿,可与偏心 轮联接管21啮合,下端为方形截面柱体,可与基座1卡合;c、中心小轴10中段套有一偏心轮联接管21,两者贯穿于管状主轴22的中心,偏心轮联接管21上端与偏心轮7粘合,下端设有弹性卡环2;d、主轴22的上半部套有一回转套5,两者构成一回 转副;e、回转套5上设有一与主轴平行的副轴20,后者套有一摇头套6,构成另一回转副;f、一摇头幅角调节销8通过连杆9与偏心轮7联接;g、回转套5的下端有一定向顶杆25,顶杆下端固定在基座上,在基座1与功能选择拔轮23间有一弹簧2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电扇作回转、摇头和定向供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一中心小轴10通过万向接轴11与电扇输出锅轮杆16联接;b、中心小轴10下端套有一功能选择拔轮23,后者相对前者只能作轴向移动,功能选择拔轮的上端有2-5个齿,可与偏心轮联接管21啮合,下端为方形截面柱体,可与基座1卡合;c、中心小轴10中段套有一偏心轮联接管21,两者贯穿于管状主轴22的中心,偏心轮联接管21上端与偏心轮7粘合,下端设有弹性卡环2;d、主轴22的上半部套有一回转套5,两者构成一回转副;e、回转套5上设有一与主轴平行的副轴20,后者套有一摇头套6,构成另一回转副;f、一摇头幅角调节销8通过连杆9与偏心轮7联接;g、回转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