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58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包括人工加料平台和支撑架,人工加料平台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下部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移动滑座,两个移动滑座的上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构,螺旋输送机构的上端安装有料斗,人工加料平台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加料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材在换色的过程中,无需通过传统的清理混料设备或清理色粉料斗来实现,避免了繁重的人力劳动及管材窜色的隐患;另外整个装置是活性连接,各关键部位移动灵活,使得现场操作以及设备故障排除时的空间更大,除此之外通过料斗的移动快速的进行颜色切换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通过减少废品的产生达到了生产成本的明显降低。

A Color Conversion Device for Plastic Pip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材生产
,具体为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管材为满足市场需求常做成不同的颜色,比如绝缘电工套管最常见的有红色、蓝色和白色,然而生产管材的基料是没有颜色的,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需通过辅助设备对管材进行着色。但是,现有的做法是在混配料的过程中将颜料与基料混合然后上挤出机进行生产,其缺陷是一套混料设备混料后由于清理困难故只能用于一种颜色,否则再混另一种颜色时因清理不彻底导致窜色出现批量废品,后通过技术改进将颜料色粉由辅助设备从侧位料添加,虽然解决了混料设备利用率问题,但因侧位料装置过于固定,导致生产本色管时侧位料口时不时掉落色粉而污染管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容易利用率低下,换色不彻底导致生成过多的废品,掉落色粉易造成本色管污染,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包括人工加料平台和支撑架,人工加料平台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下部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移动滑座,两个移动滑座的上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构,螺旋输送机构的上端安装有料斗,人工加料平台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加料罐,两个加料罐的底端安装有上转动活结,两个加料罐的底端通过上转动活结连接有半硬质连接管,两个半硬质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下转动活结,两个半硬质连接管的底端通过下转动活结与两个料斗的上端连接,滑轨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支撑架的前端面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螺旋输送机构电性连接。优选的,两个移动滑座上均安装有拉环。优选的,螺旋输送机构主要由喂料螺管、输送电机和喂料螺杆构成,喂料螺杆安装在喂料螺管内,喂料螺杆的一端与安装在喂料螺管外侧的输送电机转轴连接。优选的,滑轨的底面安装有蓄电箱。优选的,下料管的底端与塑料管挤出机的进料口连接。优选的,位于两个料斗底端的两个螺旋输送机构相对设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加料罐和两个料斗,可使得管材在换色的过程中,无需通过传统的清理混料设备或清理色粉料斗来实现,避免了繁重的人力劳动及管材窜色的隐患,解决了现有的技术设备利用率低下,并且易出现换色不彻底导致废品率过高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上转动活结和下转动活结,使得整个装置是活性连接,各关键部位移动灵活,使得现场操作以及设备故障排除时的空间更大;除此之外通过在两个料斗的底部各设置滑轨和移动滑座,通过两个移动滑座在滑轨上滑动可带动两个料斗分别进行快速移动,实现对两个料斗内不同颜色的粉料快速切换,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通过减少废品的产生达到了生产成本的明显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螺旋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人工加料平台;2、支撑架;3、加料罐;4、半硬质连接管;5、料斗;6、上转动活结;7、下转动活结;8、螺旋输送机构;9、移动滑座;10、滑轨;11、下料管;12、蓄电箱;13、PLC控制器;14、喂料螺管;15、输送电机;16、喂料螺杆;17、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包括人工加料平台1和支撑架2,人工加料平台1安装在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下部安装有滑轨10,滑轨10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移动滑座9,两个移动滑座9的上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构8,螺旋输送机构8的上端安装有料斗5,人工加料平台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加料罐3,两个加料罐3的底端安装有上转动活结6,两个加料罐3的底端通过上转动活结6连接有半硬质连接管4,两个半硬质连接管4的底端安装有下转动活结7,两个半硬质连接管4的底端通过下转动活结7与两个料斗5的上端连接,滑轨10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11,支撑架2的前端面安装有PLC控制器13,PLC控制器13与螺旋输送机构8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3型号为S7-400,两个移动滑座9上均安装有拉环17,螺旋输送机构8主要由喂料螺管14、输送电机15和喂料螺杆16构成,喂料螺杆16安装在喂料螺管14内,喂料螺杆16的一端与安装在喂料螺管14外侧的输送电机15转轴连接,输送电机15型号为YBSD-315,滑轨10的底面安装有蓄电箱12,下料管11的底端与塑料管挤出机的进料口连接,位于两个料斗5底端的两个螺旋输送机构8相对设置。使用时,先在两个加料罐3内加入不同颜色的料粉,管材要着色时只需通过拉环17带动移动滑座9在滑轨10上滑动,将装有色粉的料斗5向前推使喂料螺杆16的下料口对准与塑料管挤出机的进料口连接的下料管11,然后通过输送电机15带动喂料螺管14内的喂料螺杆16转动将装有有色粉的物料推送至下料管11内并进入挤出机即可,换色时通过拉动拉环17使料斗5后退,将装有另一种色粉的料斗5推过去,生产本色管时将所有色粉的料斗5都拉开即可。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加料罐3、料斗5、上转动活结6、下转动活结7、移动滑座9和滑轨10,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容易利用率低下,换色不彻底导致生成过多的废品,掉落色粉易造成本色管污染,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包括人工加料平台(1)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人工加料平台(1)安装在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下部安装有滑轨(10),滑轨(10)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移动滑座(9),两个移动滑座(9)的上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构(8),螺旋输送机构(8)的上端安装有料斗(5),人工加料平台(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加料罐(3),两个加料罐(3)的底端安装有上转动活结(6),两个加料罐(3)的底端通过上转动活结(6)连接有半硬质连接管(4),两个半硬质连接管(4)的底端安装有下转动活结(7),两个半硬质连接管(4)的底端通过下转动活结(7)与两个料斗(5)的上端连接,滑轨(10)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11),支撑架(2)的前端面安装有PLC控制器(13),PLC控制器(13)与螺旋输送机构(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管材生产颜色转换装置,包括人工加料平台(1)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人工加料平台(1)安装在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下部安装有滑轨(10),滑轨(10)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移动滑座(9),两个移动滑座(9)的上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构(8),螺旋输送机构(8)的上端安装有料斗(5),人工加料平台(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加料罐(3),两个加料罐(3)的底端安装有上转动活结(6),两个加料罐(3)的底端通过上转动活结(6)连接有半硬质连接管(4),两个半硬质连接管(4)的底端安装有下转动活结(7),两个半硬质连接管(4)的底端通过下转动活结(7)与两个料斗(5)的上端连接,滑轨(10)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料管(11),支撑架(2)的前端面安装有PLC控制器(13),PLC控制器(13)与螺旋输送机构(8)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海牛新忠王美乐陈绍禅杨翔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爱康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