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93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55
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外管、内管以及针头,后手柄的远端伸入前手柄内并与前手柄滑动连接,前手柄与外管的近端相连接,内管位于外管内,针头置于内管的远端;其特征在于:后手柄在靠近其远端的位置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档位,其中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全部露出在外管外的出针定位档位,另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完全回收在外管内的回针定位档位;定位档位上设有卡槽;前手柄的内壁上设有锁芯,推拉后手柄,使后手柄上的卡槽对准前手柄的锁芯,并旋转后手柄,锁芯能够旋入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定牢固可靠,确保使用安全;同时具有多处结构限位,可使术者选择合理的出针长度;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A disposable long-distance injection needle under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随着消化内镜医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创新,消化内镜技术已从单纯的诊查,发展至兼具诊断与治疗的现代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消化内镜治疗的技术可从黏膜到黏膜下,从腔内到腔外,从直视到间接,可谓无孔不入,无孔也入的情况。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已部分替代了原来的传统手术等治疗手段,正在逐步改变部分疾病的治疗方式。内镜下治疗中往往要向消化道粘膜下或者血管内注射药物,为了满足治疗的预期用途,市面上销售并使用了多款一次性内镜下注射针,其结构无外乎含有前后手柄,以及分别固定在前手柄和后手柄上的外管和内管,通过在使用时使前后手柄发生相对位移,来实现固定在内管上针头相对于外管的伸缩功能,且与药物注射过程中要固定前后手柄的位置,确保注射过载中不发生回针;传统前后手柄固定方式主要采用配合间隙来限制相对移动,此方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可靠性不高,目前市面广泛采用一种后手柄的弹性压块配合前手柄的定位槽的方式固定。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601279U公开了一种弹块锁止式一次性内窥镜注射针,包括内管、连接在内管前端的针头、连接在内管后端的助推管、套在内管外的外管、套在助推管外的护套管、护套管的前端与外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护套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外套,连接外套的后端设置有限位环,还包括与限位环卡接的芯杆,芯杆前半部具有与限位环内圈配合的套筒,套筒外圈对称设置导向槽,限位环内圈对称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凸出的导向条,套筒上还具有一可弹起的定位压块,限位环内开设有与定位压块配合的定位槽。其方式虽然相比上一种结构锁定牢靠,但是其因出针和收针时,压块要压入并压出的,需要操作者需要在此时更多的用力,导致出针和回针过错不平缓,提高了术者操作难度,增加了一定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其具有以下特点:锁定牢固可靠,以及具有针头应急回收方式,确保使用安全;同时具有多处结构限位,可使术者进行单手盲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外管、内管以及针头,定义朝向主治医生的一端为近端,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为远端,所述后手柄的远端伸入前手柄内并与前手柄滑动连接,所述前手柄与外管的近端相连接,所述后手柄内部具有输液通道,输液通道的远端与内管的近端相连接,内管位于外管内,所述针头置于内管的远端;所述后手柄在靠近其远端的位置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档位,其中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全部露出在所述外管外的出针定位档位,另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完全回收在外管内的回针定位档位;所述定位档位上设有向内的呈凹槽状的卡槽;所述前手柄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的呈凸台状的锁芯,推拉所述后手柄,使后手柄上出针定位档位上的卡槽或回针定位档位上的卡槽对准前手柄的锁芯,并旋转后手柄,锁芯能够旋入卡槽内。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后手柄上在出针定位档位和回针定位档位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控制出针长度的针长控制档位。也就是说,后手柄上的卡槽可以在后手柄远端位置上沿轴向多个分布,以实现在前手柄和后手柄的不同位置上锁紧,进而控制针头伸出外管的不同长度。因锁定和解锁只需要旋转后手柄,所以操作过程平稳,针头伸缩平缓,针头不会发生迅速的前冲或后退。2、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在每个所述定位档位上沿所述后手柄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向内的呈凹槽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设有供所述锁芯旋入的起始入口,卡槽的另一端设有止转挡面;所述前手柄的内壁上沿前手柄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向内的呈凸台状的锁芯,锁芯的数量与后手柄周向上卡槽的数量相同,锁芯在前手柄周向上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面,在锁定状态下,锁芯从所述起始入口旋入卡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面能够抵靠在所述止转挡面上。当锁芯旋入卡槽时,第一限位面和止转挡面重合,进而可以控制手柄的旋转角度,避免了旋转角度过大将锁芯从卡槽中旋出而失效。进一步地,所述后手柄在靠近其远端的位置上设有导向平面,该导向平面的长度方向沿着后手柄的轴向方向设置,出针定位档位上卡槽的起始入口和回针定位档位上卡槽的起始入口均与所述导向平面相接;所述锁芯在前手柄周向上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水平共面;在解锁状态下,锁芯的第一限位面未进入所述起始入口内,所述第二限位面能够抵靠在所述导向平面上。也就是说,所述后手柄的远端部分的横截面为不完整的圆形,所述导向平面为不完整的圆形的弦,不完整的圆形的缺失部分面积大于所述锁芯面积。一方面,具有圆弧轮廓截面的后手柄可以保证转动的过程平稳进行,圆形截面缺失部分是为了在手柄前后移动时,避开锁芯的空间。另一方面,在解锁状态下,当需要推动后手柄时,第二限位面抵靠在导向平面上,导向平面对于后手柄在轴向上滑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所述卡槽在所述起始入口处设有导入斜面,可以起到引导锁芯准确旋入卡槽的作用。所述锁芯在前手柄周向方向上是由限位段和锁紧段组成,所述限位段在前手柄轴向上的宽度略小于所述卡槽在后手柄轴向上的宽度,限位段能够与卡槽间隙配合,所述锁紧段在前手柄轴向上的宽度略大于所述卡槽在后手柄轴向上的宽度,锁紧段能够嵌在卡槽内使锁芯锁紧在卡槽内,锁紧段与限位段之间具有过渡斜面。当锁紧段旋入卡槽时,轻微的过盈量可以保证前后手柄卡紧,不会发生非人为的转动而脱离锁定状态,同时一个过渡到平面,可以让旋紧过程平缓进行。3、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后手柄的远端设有向外翘起的弹性限位档杆,弹性限位档杆与后手柄的中心轴线在朝向后手柄近端方向呈锐角;当将所述后手柄装入前手柄的内腔时,弹性限位档杆被径向压缩且能够通过所述锁芯的位置进入前手柄内腔,弹性限位档杆在通过锁芯的位置后展开,弹性限位档杆抵靠在锁芯在前手柄轴向上的侧面上。在非压缩状态下,弹性限位档杆的翘起端与后手柄中心轴线的间距大于前手柄锁芯内表面距离后手柄中心轴线的最大间距。为了防止后手柄从前手柄中拉脱出来,所以在后手柄远端设置了一个弹性限位档杆,当将后手柄装入前手柄内腔时,由于弹性限位档杆与中心轴线在朝向近端方向的夹角成锐角,当弹性限位档杆通过前手柄的锁芯位置时,可使弹性的档杆被径向压缩,确保弹性限位档杆可完全通过锁芯位置进入前手柄内腔;弹性限位档杆在通过锁芯位置后展开,其径向最大的外径尺寸此时将大于前手柄锁芯的内表面最大内径尺寸,当后手柄内回拉时,弹性限位档杆的侧面将抵住前手柄锁芯的侧面,确保后手柄不会被从前手柄中拉脱出来。4、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前手柄的远端上设有旋紧帽,旋紧帽与前手柄的远端设有相配合的内外螺纹。所述前手柄的远端设有手柄锥面,所述旋紧帽螺纹的远端设有旋帽锥面,在装配状态下,所述手柄锥面能够与旋帽锥面紧密贴合。装配时将首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外管、内管以及针头,定义朝向主治医生的一端为近端,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为远端,所述后手柄的远端伸入前手柄内并与前手柄滑动连接,所述前手柄与外管的近端相连接,所述后手柄内部具有输液通道,输液通道的远端与内管的近端相连接,内管位于外管内,所述针头置于内管的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在靠近其远端的位置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档位,其中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全部露出在所述外管外的出针定位档位,另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完全回收在外管内的回针定位档位;所述定位档位上设有向内的呈凹槽状的卡槽;所述前手柄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的呈凸台状的锁芯,推拉所述后手柄,使后手柄上出针定位档位上的卡槽或回针定位档位上的卡槽对准前手柄的锁芯,并旋转后手柄,锁芯能够旋入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外管、内管以及针头,定义朝向主治医生的一端为近端,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为远端,所述后手柄的远端伸入前手柄内并与前手柄滑动连接,所述前手柄与外管的近端相连接,所述后手柄内部具有输液通道,输液通道的远端与内管的近端相连接,内管位于外管内,所述针头置于内管的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在靠近其远端的位置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档位,其中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全部露出在所述外管外的出针定位档位,另一个定位档位为针头完全回收在外管内的回针定位档位;所述定位档位上设有向内的呈凹槽状的卡槽;所述前手柄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的呈凸台状的锁芯,推拉所述后手柄,使后手柄上出针定位档位上的卡槽或回针定位档位上的卡槽对准前手柄的锁芯,并旋转后手柄,锁芯能够旋入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上在出针定位档位和回针定位档位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控制出针长度的针长控制档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定位档位上沿所述后手柄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向内的呈凹槽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设有供所述锁芯旋入的起始入口,卡槽的另一端设有止转挡面;所述前手柄的内壁上沿前手柄的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向内的呈凸台状的锁芯,锁芯的数量与后手柄周向上卡槽的数量相同,锁芯在前手柄周向上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面,在锁定状态下,锁芯从所述起始入口旋入卡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面能够抵靠在所述止转挡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下的一次性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在靠近其远端的位置上设有导向平面,该导向平面的长度方向沿着后手柄的轴向方向设置,出针定位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云苏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特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