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晓丹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90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下表面左侧设有加热棒,所述水箱右侧表面前方设有温控器,所述水箱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下方设有开关,所述水箱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后方加工有一号圆形通口,所述水箱内下表面右侧设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上设有一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从一号圆形通口伸出,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防护外壳内设有电接口,所述电接口通过导线与温控器、开关电性相连,所述温控器通过导线与加热棒电性相连,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型泵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使用完之后自己就可以上药,可以在清洗和上药的时候避免感染,并且造价较低,便于使用。

A bowel catheter for digestiv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用通便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810085560.X,名称为一种新型的消化内科通便器的专利中,科学合理,省时省力,健康舒适,实用高效,有利于患者健康舒适的进行通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在清洗完之后自己上药,不能防止感染,并且造价太高不便于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使用完之后自己就可以上药,可以在清洗和上药的时候避免感染,并且造价较低,便于使用,因此,设计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下表面左侧设有加热棒,所述水箱右侧表面前方设有温控器,所述水箱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下方设有开关,所述水箱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后方加工有一号圆形通口,所述水箱内下表面右侧设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上设有一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从一号圆形通口伸出,所述水箱上表面设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右侧表面下端加工有二号圆形通口,所述二号圆形通口内设有二号导管,所述一号导管与二号导管下端均套装有一次性胶套管,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水箱左侧表面设有防护外壳,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防护外壳内设有电接口,所述电接口通过导线与温控器、开关电性相连,所述温控器通过导线与加热棒电性相连,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微型泵电性相连。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滚轮。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水箱右侧加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表面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右侧表面加工有一对豁口。所述水箱左侧表面上端加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有一号堵头,所述药液箱左侧表面上端加工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设有二号堵头。所述一号导管与二号导管上均设有阀门。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可以在使用完之后自己就可以上药,可以在清洗和上药的时候避免感染,并且造价较低,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水箱;3、加热棒;4、温控器;5、开关;6、微型泵;7、一号导管;8、药液箱;9、二号导管;10、一次性胶套管;11、防护外壳;12、电接口;13、滚轮;14、限位块;15、清洗槽;16、一号堵头;17、二号堵头;18、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下表面左侧设有加热棒3,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前方设有温控器4,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4下方设有开关5,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4后方加工有一号圆形通口,所述水箱2内下表面右侧设有微型泵6,所述微型泵6上设有一号导管7,所述一号导管7从一号圆形通口伸出,所述水箱2上表面设有药液箱8,所述药液箱8右侧表面下端加工有二号圆形通口,所述二号圆形通口内设有二号导管9,所述一号导管7与二号导管9下端均套装有一次性胶套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水箱2左侧表面设有防护外壳1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防护外壳11内设有电接口12,所述电接口12通过导线与温控器4、开关5电性相连,所述温控器4通过导线与加热棒3电性相连,所述开关5通过导线与微型泵6电性相连;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滚轮13;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水箱2右侧加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上表面设有清洗槽15,所述清洗槽15右侧表面加工有一对豁口;所述水箱2左侧表面上端加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有一号堵头16,所述药液箱8左侧表面上端加工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设有二号堵头17;所述一号导管7与二号导管9上均设有阀门18。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通过调节温控器4可以使水箱2内的加热棒3进行加热,并且还能调节水温,打开一号导管7上的阀门18,然后通过一号导管7上套装的一次性胶套管10进行清洗,在清洗完之后一次性胶套管10可以扔掉,清洗完之后,二号导管9上的阀门18打开,通过二号导管9上套装的一次性胶套管10然后使药液箱8内的药液进入到二号导管9内通过一次性胶套管10进行上药,这样在上完药之后一次性胶套管10可以扔掉,这样就可以在使用的时候避免感染,在打开一号堵头16的时候可以对水箱2内加水,打开二号堵头17可以对药液箱8内添加药液,使用完之后对清洗槽15进行清洗,然后限位块14放回到限位槽内,一号导管7与二号导管9可以通过豁口放入到清洗槽15内,可以在使用完之后自己就可以上药,可以在清洗和上药的时候避免感染,并且造价较低,便于使用。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将KSD301系列的温控器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棒3的输入端连接,开关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型泵6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接口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温控器4、开关5的输入端相连接。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电接口12接通电源之后,装置进行通电,装置通过滚轮13可以进行移动,清洗槽15通过限位块14从限位槽内拿出来,然后进行清洗,在使用之后,通过调节温控器4可以使水箱2内的加热棒3进行加热,并且还能调节水温,打开一号导管7上的阀门18,然后通过一号导管7上套装的一次性胶套管10进行清洗,在清洗完之后一次性胶套管10可以扔掉,清洗完之后,二号导管9上的阀门18打开,通过二号导管9上套装的一次性胶套管10然后使药液箱8内的药液进入到二号导管9内通过一次性胶套管10进行上药,这样在上完药之后一次性胶套管10可以扔掉,这样就可以在使用的时候避免感染,在打开一号堵头16的时候可以对水箱2内加水,打开二号堵头17可以对药液箱8内添加药液,使用完之后对清洗槽15进行清洗,然后限位块14放回到限位槽内,一号导管7与二号导管9可以通过豁口放入到清洗槽15内。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下表面左侧设有加热棒(3),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前方设有温控器(4),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4)下方设有开关(5),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4)后方加工有一号圆形通口,所述水箱(2)内下表面右侧设有微型泵(6),所述微型泵(6)上设有一号导管(7),所述一号导管(7)从一号圆形通口伸出,所述水箱(2)上表面设有药液箱(8),所述药液箱(8)右侧表面下端加工有二号圆形通口,所述二号圆形通口内设有二号导管(9),所述一号导管(7)与二号导管(9)下端均套装有一次性胶套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水箱(2)左侧表面设有防护外壳(1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防护外壳(11)内设有电接口(12),所述电接口(12)通过导线与温控器(4)、开关(5)电性相连,所述温控器(4)通过导线与加热棒(3)电性相连,所述开关(5)通过导线与微型泵(6)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下表面左侧设有加热棒(3),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前方设有温控器(4),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4)下方设有开关(5),所述水箱(2)右侧表面且位于温控器(4)后方加工有一号圆形通口,所述水箱(2)内下表面右侧设有微型泵(6),所述微型泵(6)上设有一号导管(7),所述一号导管(7)从一号圆形通口伸出,所述水箱(2)上表面设有药液箱(8),所述药液箱(8)右侧表面下端加工有二号圆形通口,所述二号圆形通口内设有二号导管(9),所述一号导管(7)与二号导管(9)下端均套装有一次性胶套管(10),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水箱(2)左侧表面设有防护外壳(1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防护外壳(11)内设有电接口(12),所述电接口(12)通过导线与温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傅晓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