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84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包括两个主体支架,主体支架包括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前支撑杆的顶部为弧形的扶手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行走辅助架还包括座椅垫,座椅垫的一端旋转连接在任一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座椅垫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搭接的方式设置,方便携带,同时也方便座椅垫的打开和收回。

A Walking Aid Frame with Seat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辅助下肢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腋下拐杖或者行走辅助架的结构和功能较单一,仅能提供行走时的支撑,而大多数伤患者在单独使用拐杖进行行走训练时,由于伤患问题,不能进行长时间的训练,而且还需要其他人员的协助才能进行休息,拐杖的使用效果单一,不能及时为伤患者提供休息的方式和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行走辅助架既能够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还能够为伤患者提供暂时的休息场所,使用方便且便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包括两个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所述前支撑杆的顶部为弧形的扶手部,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行走辅助架还包括座椅垫,所述座椅垫的一端旋转连接在任一所述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另一端搭接在另一所述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座椅垫的一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座椅垫的另一端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弧形结构为弧形凹槽。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与另一所述主体支架的支撑架相匹配搭接。优选的,所述座椅垫上安装有交叉式安全带。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分别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通过定位孔和调节旋钮连接,可以根据不同伤患者的不同身高进行整个行走辅助架高度的调整,为不同身高的伤患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2、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的底端还可以设置万向轮,使得主体支架可以滑动,方便伤患者的操作使用;3、设置阶梯式的高位防滑手柄和低位防滑手柄,可以为伤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握持方式和位置,也可以根据伤患者自身的身高进行握持位置的选择;4、座椅垫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搭接的方式设置,方便携带,同时也方便座椅垫的打开和收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行走辅助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处安装万向轮的示意图;图3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主体支架;2前部底座;3后部底座;4支撑架;5座椅垫;6低位防滑手柄;7高位防滑手柄;8调节旋钮;9辅助杆;10收缩固定架;11万向轮;12定位孔;13踏板;14交叉式安全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行走辅助架既能够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还能够为伤患者提供暂时的休息场所,使用方便且便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包括两个主体支架,主体支架包括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前支撑杆的顶部为弧形的扶手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行走辅助架还包括座椅垫,座椅垫的一端旋转连接在任一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行走辅助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处安装万向轮的示意图;图3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包括两个主体支架1,主体支架1包括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为前部底座2和后部底座3,前支撑杆的顶部为弧形的扶手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支撑架4固定;行走辅助架还包括座椅垫5,座椅垫5的一端旋转连接在任一主体支架1的支撑架4上,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主体支架1的支撑架4上。行走辅助架还包括辅助杆9和收缩固定架10,辅助杆9可拆卸固定在后支撑杆的顶部,收缩固定架10用于将两个主体支架1的后支撑杆相固定连接。后支撑杆垂直设置,前支撑杆相对于后支撑杆向前倾斜,使得行走辅助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前部底座2和后部底座3均包括一带防滑橡胶的底座和一调节旋钮8,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底部以及底座的顶部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2,调节旋钮8依次穿过底座和支撑杆上的定位孔12进行固定,底座的底端连接设置有万向轮11。前部底座2和后部底座3可以直接通过定位孔12和调节旋钮8分别与前后支撑杆固定连接,通过与不同位置的定位孔12连接来实现整体支撑杆的高度调整,从而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伤患者。在上述可以调整整体辅助架高度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前部底座2和后部底座3的底端连接万向轮11,既可以同时在前部底座2和后部底座3同时安装万向轮11,实现整个辅助架的滑动使用,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选择前部底座2和后部底座3中的任一者底端设置万向轮11,只要保证整体辅助架的支撑架4处于水平状态即可。还可以在底座的下部或者万向轮11的内侧安装一踏板13,便于伤患者休息时踩踏。扶手部呈阶梯式设置的S型,扶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高位防滑手柄7和低位防滑手柄6,可以为伤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握持方式和位置,也可以根据伤患者自身的身高进行握持位置的选择。座椅垫5的一端通过转轴20旋转固定在任一主体支架1的支撑架4上,座椅垫5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搭接在另一主体支架1的支撑架4上,可以方便的将座椅垫5收放。同时在座椅垫5上还可以设置有交叉式安全带14,起到保护和固定作用。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所述前支撑杆的顶部为弧形的扶手部,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行走辅助架还包括座椅垫,所述座椅垫的一端旋转连接在任一所述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另一端搭接在另一所述主体支架的支撑架上;所述座椅垫的一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座椅垫的另一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为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另一所述主体支架的支撑架相匹配搭接;所述座椅垫上安装有交叉式安全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座椅垫的行走辅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后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为前部底座和后部底座,所述前支撑杆的顶部为弧形的扶手部,所述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行走辅助架还包括座椅垫,所述座椅垫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宗兰梁朝朝张贤生高晶晶徐岩波陈萍萍扬巧兰陈梅霞刘玲汪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