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82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包括基板,还包括用于防止基板出现翘曲的固定组件和增强基板和材料之间稳定性的限位组件;所述基板的内侧设置有转盘;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盘顶端的支撑盘、设置在支撑盘上的环形板,环绕设置在支撑盘顶端的插槽块,所述插槽块至少设置有十六个,所述插槽块的高度由位于支撑盘两侧的插槽块依次升高,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环形板内侧的升降板。该3D打印固定装置,通过支撑盘、环形板、插槽块、升降板、软胶插杆、内槽块和软胶插板的配合使用,可增强生产产品和基板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在3D打印的过程中,因产品的温度较高或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钛、钽产品出现翘曲的现象。

A Fixed Device for 3D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在医疗领域中,常常将3D打印技术引用至骨缺损患者的医疗救治中,利用钛、钽等亲生物金属作为原材料,并结合3D打印技术,制造出可代替人体骨骼的仿生骨骼假体,然而在目前的3D打印骨骼假体中,打印产品常常出现翘曲的现象,会有致使刮刀撞到产品的危险,此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浪费了工作人员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财力、物力的损失。钽,作为一种亲生物金属,其价格相对于常规金属物质较于昂贵,因此,在医疗领域的3D打印过程中,使用者有必要避免亲生物金属出现浪费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提出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3D打印的过程中产品容易出现翘曲的现象。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包括基板,还包括用于防止基板出现翘曲的固定组件和增强基板与材料之间稳定性的限位组件;所述基板的内侧设置有转盘;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盘顶端的支撑盘、设置在支撑盘上的环形板,环绕设置在支撑盘顶端的插槽块,所述插槽块至少设置有十六个,所述插槽块的高度由位于支撑盘两侧的插槽块依次升高,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环形板内侧的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板底端两侧与插槽块相卡合的软胶插杆,所述升降板的内侧设置有内槽块;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合设置在基板四周的夹体、设置在基板底端四角的卡体、在基板底端四角倾斜方向的两个卡体之间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设置在四个复位弹簧中间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用于对四个复位弹簧进行连接,所述四个复位弹簧交叉形成的形状为X型。进一步,所述内槽块上卡合设置有软胶插板。进一步,所述夹体为疏松多孔结构。进一步,所述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和基板连接,所述轴承的内侧和转盘连接。进一步,所述夹体的内侧设置有软胶垫。进一步,所述转盘的底端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底端贯穿基板并延伸至基板的外部。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3D打印固定装置,通过支撑盘、环形板、插槽块、升降板、软胶插杆、内槽块和软胶插板的配合使用,可增强生产产品和基板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在3D打印的过程中,因产品的温度较高或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钛、钽产品出现翘曲的现象。2.该3D打印固定装置,通过夹体、软胶垫、卡体、复位弹簧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可增强基板的自身稳定牢固性,防止在3D打印的过程中,基板因温度过高超出其自身的热承受力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再或者因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基板出现形状变化的现象,在保证了基板避免出现形状变化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钛、钽打印材料不出现翘曲的现象,从而保障了3D打印工作的顺利进行。3.该3D打印固定装置,通过转盘、卡合块和通孔的配合使用以及夹体的特殊疏松多孔结构,当3D打印工作初步完成后,基板的底端可外接电机等电气设备,电机开始工作,带动转盘以及支撑盘等结构进行旋转,以达到对基板和产品进行散热的目的,以避免基板因温度过高超出基板的热承受力而导致钛、钽产品出现翘曲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插板工作正视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插板工作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板升高正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软胶插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体;2、基板;3、转盘;4、升降板;5、支撑盘;6、内槽块;7、插槽块;8、环形板;9、软胶插板;10、软胶垫;11、卡体;12、复位弹簧;13、通孔;14、卡合块;15、限位组件;16、固定组件;17、固定块;18、软胶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包括基板2,还包括用于增强基板2自身稳定性的固定组件16和增强基板2和材料之间稳定性的限位组件15;基板2的内侧设置有转盘3;限位组件15包括设置在转盘3顶端的支撑盘5、设置在支撑盘5上的环形板8,环绕设置在支撑盘5顶端的插槽块7,插槽块7至少设置有十六个,插槽块7的高度由位于支撑盘5两侧的插槽块7依次升高,插槽块7的高度依次增高且等距离分布于支撑盘5的顶端,限位组件15还包括设置在环形板8内侧的升降板4、设置在升降板4底端两侧与插槽块7相卡合的软胶插杆18,升降板4的内侧设置有内槽块6,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当使用者将钛、钽材料初步打印在支撑盘5的顶端,形成产品的初步基体时,使用者可先行将升降板4拔出,并根据产品初步基体的实际高度规格,选择合适的插槽块7,将软胶插杆18插入插槽块7的内部,由此得以对钛、钽材料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以增强钛、钽材料和基板2之间的连接性和稳定性,防止钛、钽材料因温度过高而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保证了钛、钽材料避免出现翘曲的变化,而且在钛、钽材料3D打印的过程中,若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或使用者的错误操作也容易导致钛、钽材料出现翘曲的现象,此时的环形板8则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上述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环形板8的内侧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强基板自身稳定性的固定组件和增强基板与材料之间稳定性的限位组件;所述基板的内侧设置有转盘;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盘顶端的支撑盘、设置在支撑盘上的环形板,环绕设置在支撑盘顶端的插槽块,所述插槽块至少设置有十六个,所述插槽块的高度由位于支撑盘两侧的插槽块依次升高,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环形板内侧的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板底端两侧与插槽块相卡合的软胶插杆,所述升降板的内侧设置有内槽块;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合设置在基板四周的夹体、设置在基板底端四角的卡体、在基板底端四角倾斜方向的两个卡体之间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设置在四个复位弹簧中间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用于对四个复位弹簧进行连接,所述四个复位弹簧交叉形成的形状为X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固定装置,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强基板自身稳定性的固定组件和增强基板与材料之间稳定性的限位组件;所述基板的内侧设置有转盘;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盘顶端的支撑盘、设置在支撑盘上的环形板,环绕设置在支撑盘顶端的插槽块,所述插槽块至少设置有十六个,所述插槽块的高度由位于支撑盘两侧的插槽块依次升高,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环形板内侧的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板底端两侧与插槽块相卡合的软胶插杆,所述升降板的内侧设置有内槽块;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合设置在基板四周的夹体、设置在基板底端四角的卡体、在基板底端四角倾斜方向的两个卡体之间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设置在四个复位弹簧中间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用于对四个复位弹簧进行连接,所述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友杨柳范华全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