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746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气囊压力管、食道气囊压力管、压力表、止气阀、气管接口、注射管、胃吸引管支架;使用时,将三腔二囊管的胃气囊尾管接在胃气囊压力管前的气管接口上,将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尾管接在食道气囊压力管前的气管接口上,使用充气设备连接注射管为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和胃气囊充气,分别观察胃气囊压力管和食道气囊压力管上的压力表上的示数,当压力表上的示数达到一定值后,关闭止气阀,所述胃吸引管支架中有预留空筒,用于伸出胃吸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压迫止血效率;减轻病人疼痛。

A Pressure Appraiser for Three-chamber Two-sac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
本技术涉及到消化科领域,具体是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
技术介绍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科的一种急、危重疾病,患者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常需要紧急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措施,三腔二囊管在临床上的重要地位很难被取代,由于三腔二囊管的工作性质,需要将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加气膨胀,病人的患处大小,患处位置是不唯一的,所以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内的气压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如果气压过小,会导致出血患处压迫力不够,止血效果不理想,如果气压过大,会导致病人患处胀气难受,甚至会造成二次伤害,但是市面上却很少有能够对三腔二囊管的压力进行鉴定的一种装置,在保证压迫止血的同时,还能够减轻病人的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气囊压力管、食道气囊压力管、压力表、止气阀、气管接口、注射管、胃吸引管支架,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胃气囊压力管、食道气囊压力管、压力表,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闭气机构,所述闭气机构包括止气阀,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加气机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注射管,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吸引管支架;使用时,将三腔二囊管的胃气囊尾管接在胃气囊压力管前的气管接口上,将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尾管接在食道气囊压力管前的气管接口上,使用充气设备连接注射管为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和胃气囊充气,分别观察胃气囊压力管和食道气囊压力管上的压力表上的示数,当压力表上的示数达到一定值后,关闭止气阀,所述胃吸引管支架中有预留空筒,用于伸出胃吸引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的主体包括:胃气囊压力管、食道气囊压力管之间由胃吸引管支架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胃气囊压力管和食道气囊压力管上均设有压力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胃气囊压力管和食道气囊压力管的头部均连接有气管接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胃气囊压力管和食道气囊压力管的尾部均连接有止气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两只止气阀末端连接有注射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保证压迫止血效率:通过压力表的示数使压力值稳定在压迫压力之上,保证压迫止血的效率。②减轻病人疼痛:通过压力表的示数使压力值不会过大,减轻病人疼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胃气囊压力管、2-食道气囊压力管、3-压力表、4-止气阀、5-气管接口、6-注射管、7-胃吸引管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压力表3、止气阀4、气管接口5、注射管6、胃吸引管支架7,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压力表3,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闭气机构,所述闭气机构包括止气阀4,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加气机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注射管6,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吸引管支架7;使用时,将三腔二囊管的胃气囊尾管接在胃气囊压力管1前的气管接口5上,将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尾管接在食道气囊压力管2前的气管接口5上,使用充气设备连接注射管6为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和胃气囊充气,分别观察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上的压力表3上的示数,当压力表3上的示数达到一定值后,关闭止气阀4,所述胃吸引管支架7中有预留空筒,用于伸出胃吸引管。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的主体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之间由胃吸引管支架7连接。所述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上均设有压力表3。所述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的头部均连接有气管接口5。所述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的尾部均连接有止气阀4。所述的两只止气阀4末端连接有注射管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胃气囊压力管、食道气囊压力管、压力表,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闭气机构,所述闭气机构包括止气阀,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加气机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注射管,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吸引管支架;使用时,将三腔二囊管的胃气囊尾管接在胃气囊压力管前的气管接口上,将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尾管接在食道气囊压力管前的气管接口上,使用充气设备连接注射管为三腔二囊管的食道气囊和胃气囊充气,分别观察胃气囊压力管和食道气囊压力管上的压力表上的示数,当压力表上的示数达到一定值后,关闭止气阀,所述胃吸引管支架中有预留空筒,用于伸出胃吸引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压力表(3)、止气阀(4)、气管接口(5)、注射管(6)、胃吸引管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压力表(3),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闭气机构,所述闭气机构包括止气阀(4),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加气机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注射管(6),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吸引管支架(7);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的主体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之间由胃吸引管支架(7)连接;所述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上均设有压力表(3);所述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的头部均连接有气管接口(5);所述胃气囊压力管(1)和食道气囊压力管(2)的尾部均连接有止气阀(4);所述的两只止气阀(4)末端连接有注射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压力表(3)、止气阀(4)、气管接口(5)、注射管(6)、胃吸引管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胃气囊压力管(1)、食道气囊压力管(2)、压力表(3),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闭气机构,所述闭气机构包括止气阀(4),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定器包括加气机构,所述加气机构包括注射管(6),所述三腔二囊管压力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家玺郭闻渊滕飞袁航刘聪季峻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